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了诈骗

   更新日期:2024.05.31

法律分析:如果完全不知情,那就没有犯罪故意,仅有帮助行为也不构成共同犯罪。协助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并没有特定的罪名,要看主要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13254389653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诈骗了别人同时自己也被骗了会承担法律责任吗责任吗...
    贡林依4258 :答:法律分析:如果是在对于他人的诈骗行为确不知情的情况下予以了协助行为,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知情应根据证人证言、被害人指控、当事人实施客观行为的合理性等其他证据综合认定。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当知情。如果属于应当知情,同样构成诈骗的共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
  • 13254389653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了诈骗
    贡林依4258 :答:法律分析:如果完全不知情,那就没有犯罪故意,仅有帮助行为也不构成共同犯罪。协助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并没有特定的罪名,要看主要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
  • 13254389653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诈骗会判刑吗
    贡林依4258 :答:当事人在不知情的情形下参与了诈骗的,不构成犯罪,因而不会被判刑。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行为人无犯罪故意的,不可能与他人成立共同犯罪。同时,成立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诈骗,不具有犯罪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不成立诈骗罪,行...
  • 13254389653 :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拿了钱
    贡林依4258 :答: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无意诈骗行为中的参与者,那么可能面临涉及洗钱等罪名的指控。因此,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向警方报案,并协助调查取证。同时,应该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并与经验丰富的律师沟通,为自己辩护。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并拿到了钱,应该尽快退回涉案款项,主动向警方报案,并向法庭说明自己的...
  • 13254389653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诈骗犯法吗
    贡林依4258 :答:不能构成犯罪诈骗罪必须有诈骗的故意,本案中当事人对诈骗事实为未知状态,并无诈骗故意如果确实是不知情的就不构成犯罪,但是法律上经常会不认定为不知情,需要结合很多证据来证明,如果不知情的话,则不构成诈骗犯罪共犯,也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没有任何责任。这种情形,法律...
  • 13254389653 :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怎么办
    贡林依4258 :答:【法律分析】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可以报警,陈述自己的行为争取从宽处理。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一般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最基本的一个构成要件就是主观上存在欺骗的故意,如果对诈骗不知情,也就不存在主观上的故意,所以很难构成犯罪。但知情与否,不以其个人口述,而是以正常成年人的生活常识判断...
  • 13254389653 :不知情协助网络诈骗可判多少年
    贡林依4258 :答: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知情协助的不属于犯罪,不需要量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13254389653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诈骗会判刑吗
    贡林依4258 :答:如果是在对于他人的诈骗行为确不知情的情况下予以了协助行为,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是否知情应根据 证人 证言、被害人指控、当事人实施客观行为的合理性等其他 证据 综合认定。知情包括确实知情和应当知情。如果属于应当知情,同样构成诈骗的共犯。 《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
  • 13254389653 :不知情的情况下帮诈骗犯转了钱
    贡林依4258 :答:法律分析:不知情的证据确凿的话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