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去,10元又买回来,11元又卖出去。问:他盈利多少?

   更新日期:2024.06.01

根据题目,这个人一共可以盈利2元。

其中,总的购买价格为:8+10=18元(购买鸡的花费);

总的出售价格为:9+11=20元(出售鸡的价格)

因此,盈利=20-18=2元。

虽然本题题目说的是把鸡一会儿买一会儿卖的,但我们可以把鸡当做是不同的鸡,买来买去两回就当作买了两只鸡,也卖了两只鸡,总的卖出去的钱减去总的买的钱就是利润。

扩展资料: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对这类问题可以拆分每次买卖进行计算。

第一次,9元利润-8元成本=获利1元。

第二次,11元利润-10元成本=获利1元。

两次相加为1元+1元=获利2元。

所以总共盈利2元。

扩展资料:

关于盈利计算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参考资料:盈利 百度百科



一个人花8元买进一只鸡9元卖出,10元买回11元又卖出,赚了多少呢?



根据题目,这个人一共可以盈利2元。

其中,总的购买价格为:8+10=18元(购买鸡的花费);

总的出售价格为:9+11=20元(出售鸡的价格)

因此,盈利=20-18=2元。

虽然本题题目说的是把鸡一会儿买一会儿卖的,但我们可以把鸡当做是不同的鸡,买来买去两回就当作买了两只鸡,也卖了两只鸡,总的卖出去的钱减去总的买的钱就是利润。

扩展资料: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根据题目,这个人一共可以盈利2元。其中,总的购买价格为:8+10=18元(购买鸡的花费);总的出售价格为:9+11=20元(出售鸡的价格)因此,盈利=20-18=2元。虽然本题题目说的是把鸡一会儿买一会儿卖的,但我们可以把鸡当做是不同的鸡,买来买去两回就当作买了两只鸡,也卖了两只鸡,总的卖出去的钱减去总的买的钱就是利润。
扩展资料: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关于盈利计算问题的公式: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的概念。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日常中经济问题主要分为两点:
1.研究人预期在不同的选择下“将会怎样”;
2.探讨人在选择下“该要怎样”。
前者称为“实证经济学”,后者称为“规范经济学”,而日常在学校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属于“实证经济学”。

  • 17743599736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以9元卖出去。再花10元买回来、再以
    怀范钞1993 :答:赚两元
  • 17743599736 :一个人花了8元钱买了只鸡,9元卖掉。10元又买回来,11元再卖掉,问这人...
    怀范钞1993 :答: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钱?我的计算如下:第一次交易:-8(成本)第二次交易:-8+9=1(含成本的利润)---此时有9元的成本 第三次交易:-8+9-10=-9(9元的成本,再加1元的成本买进,此时的成本为...
  • 17743599736 :一个人八块钱买了一只鸡,九块钱卖出去,感觉赔钱,又十块钱买回来,十一块...
    怀范钞1993 :答:解析:八块买进,九块卖出 第一次交易:赚了一块 十块又买进,从腰包掏一块 二次交易,赔了一块 十一块又卖出 第三次交易找回陪的一块,他赚了两块。看起来似乎是赚了三块 但除了第一次付出的八块,他还从腰包又掏了一块 一翻折腾他实际付出九块,最后十一块钱又卖出,实际赚了两块 答...
  • 17743599736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在卖出去。请问他赚...
    怀范钞1993 :答:第二个方向就是从做生意的方向去想:他一开始可以一口气买2个8元的鸡,又以11元的价格卖出这两只鸡,他就赚了(11-8)*2=6元,但是,他只赚了两元(理由同上),,所以,其实他亏了4元(2-6=-4)如果是当面试题来答就应该答第二个方向的答案,其实还有其它答案的,面试题其实是考做生意的...
  • 17743599736 :一道小学题,一个人用8元买了一只鸡,9元卖了出去。他觉得不划算,又以10...
    怀范钞1993 :答: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赚了一块,此时此人有9块.但是要花10元买回来,所以说他必须去借一元钱,然后就有10块了,10块买回来,本来没亏,但是由于借了一元,所以亏了一元.然后10元的鸡以11元卖出去,就是11元-买鸡的成本10(9元本钱+借的钱)=1元 所以,从数学上来说赚了1元 简单的说就是,+1...
  • 17743599736 :一个人,8元钱买了一只鸡,9元钱卖出,10元钱买回来,11元卖出去。请问他...
    怀范钞1993 :答:损失一只鸡;第三次买卖,主人公损失10块,获得一只鸡;第四买卖,主人公 获得11块,损失一只鸡 所以 整个产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是8+9+10+11=38元+4只鸡 4、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
  • 17743599736 :花8元买只鸡,9元卖出去,10元买回来,11元卖出去.请问赚了多少
    怀范钞1993 :答:是8+9+10+11=38元+4只鸡 整个事件有3次交易,我门来看看具体是哪3次?第一次交易:8元买进,9元卖出,利润1元;第二次交易:9元卖出,10元买进,利润-1元;第三次交易:10元买进,11元卖出利润1元;整个过程:1-1+1=1元\x03所以分析得知:这个人是个傻子,因为后两次交易等于白干了 ...
  • 17743599736 :一个人,花8元买只鸡,以9元卖出去。再花10元买回来、再以11元在卖出去...
    怀范钞1993 :答:简单分析一下 一个人,第一天,花8元从卖鸡人那买只鸡,9元卖出去(给B)。第二天,10元又从卖鸡人那买只鸡,11元卖出去(给C)。请问他赚了多钱? 2次交易,一共卖掉2只鸡,一共赚了2元。平均每次交易卖一只鸡,赚了一元,这就是数学上的赚一元。他的确赚了2元,但是花了双倍时间,...
  • 17743599736 :问:一个人8元钱买了一只鸡,9元卖出后,最后他觉得亏,所以10元又买了一 ...
    怀范钞1993 :答: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 9块钱卖掉了, 然后他觉得不划算, 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快卖给另外一个人 问他赚了多少钱? 我 的计算如下: 第一次交易:-8(成本) 第二次交易:-8 9=1(含成本的利润)---此时有9元的成本 第三次交易:-8 9-10=-9(9元的成本,再加1元的成 本买进...
  • 17743599736 :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
    怀范钞1993 :答:赚了2元钱。假设,这个人本来有10元钱,第一次,花8元钱买鸡,那么,现在还有10-8=2元钱,再加一只鸡;第二次,将鸡以9元价格卖出,那么,现在只有钱2+9=11元了;第三次,又以10元的价格把鸡买回,那么,现在有11-10=1元,再加一只鸡;第四次,再以11元的价格卖出这只鸡,那么,...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