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玩手机游戏,成绩下降的例子或者数据

   更新日期:2024.06.01
我玩游戏10年了,结果得到了什么?人说三十而立,我的同学朋友都有家有事业了,可我呢,还在为一顿饭钱苦苦挣扎!沉迷游戏时间久了消磨意志,大脑功能减弱,记忆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失去很多友情。其实现在想想游戏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一些人编的程序。在读书的几年是不考虑自己生存和社会问题的,但你始终是要进入社会的,年纪大了进入社会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后悔了。你想你现在努力学习各种生存能力,以后有钱了在游戏里买装备一样的叱咤风云,你现在花一年时间在游戏里追寻的东西,也许你工作一个月就能拥有。
游戏只能适度,还在读书多和朋友聊天,多做点运动啥的,沉迷后悔不及。

数据表示,大部分玩手机入迷的学生成绩都很差,因为他们整天刷手机,玩电脑,打游戏,久而久之就成绩下滑,猴孩纸变成了熊孩纸

提问
青少年玩手机游戏,成绩下降的例子或者数据 20
我来答 查看全部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推荐于 2017-11-27

我玩游戏10年了,结果得到了什么?人说三十而立,我的同学朋友都有家有事业了,可我呢,还在为一顿饭钱苦苦挣扎!沉迷游戏时间久了消磨意志,大脑功能减弱,记忆力下降。更重要的是失去很多友情。其实现在想想游戏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是一些人编的程序。在读书的几年是不考虑自己生存和社会问题的,但你始终是要进入社会的,年纪大了进入社会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后悔了。你想你现在努力学习各种生存能力,以后有钱了在游戏里买装备一样的叱咤风云,你现在花一年时间在游戏里追寻的东西,也许你工作一个月就能拥有。

你.......................................................................................................................

 近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3—2014)》。
  本蓝皮书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国务院新闻办、教育部等单位指导下,在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基础上,以数据为依据,吸收和借鉴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编写而成。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娱乐和参与社会过程中已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有害信息和负面影响,如暴力、色情内容、网络过度依赖等,也极大地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互联网是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载体,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导向也会通过互联网直接影响他们。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在2006年成立了“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以教育部所定义的全日制学校从小学到高中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调查对象,对他们使用互联网的态度、行为及其父母对于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态度和行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每年基于大规模样本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成为了解和认识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的宝贵资料。
  研究结论——
  1.城镇未成年人8岁以前首次触网比例已超五成
  青少年蓝皮书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所调查的十个省份中,沿海省份相较于中西部省份有较高的上网普及率。北京地区上网普及率高达96%,四川上网普及率最低,为77.8%。农村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为80.2%,略低于城镇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但是,以从未上网的比率来看,农村有近20%,而城镇只有不到10%,两者相差约10个百分点。可见,城乡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存在差异。这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来看,2010年有超过五成的城镇未成年人在10岁以前第一次接触网络,至2013年,在8岁以前首次触网的比例已经超过五成。农村也有超过五成的未成年人在10岁以前首次接触互联网,略低于城镇未成年人。由此可见,未成年人的首次触网更趋向低龄化,且具有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的态势。
  2.未成年人成绩好坏与手机上网频率高低呈现负相关
  蓝皮书指出,未成年人的成绩越差,越可能使用手机上网。不同成绩的未成年人在使用手机上网上具有较大差异。成绩“较差”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74.9%)比“优等”生(53.36%)高出21.54个百分点。而成绩“中等”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则处于二者之间(62.27%),这显示出成绩好坏与手机上网比例高低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成绩较差的未成年人手机上网频率明显高于成绩较好的未成年人。不同成绩的未成年人在使用手机上网频率上具有较大差异。成绩“较差”的学生手机上网“一天多次”(29.69%)和“一天一次”(27.86%)的比例分别比“优等”生高出18.81个百分点和7.63个百分点。成绩“中等”的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则处于二者之间,成绩好坏与手机上网频率高低呈现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3.微信正逐渐取代微博满足未成年人上网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未成年人使用微信,其中44.6%的使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微信中的好友,大多以生活中的熟人为主,同学、家人、朋友三者累计的比例高达96.4%。与以往数据相比,微信逐渐取代微博在未成年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在2012年的调查数据中,微信在未成年人常用的手机功能中所占比例仅为7.7%,而微博为16.1%。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微信的常用比例上升到10.7%,微博的常用比例下降为7%。对比这两个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微信以其“短小精练”的特点集即时通信、网络社交、生活服务于一体,逐渐满足了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主要需求。
  4.近八成父母对孩子上网情况没有任何监控
  未成年人对使用互联网持一定的矛盾态度,他们能够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但有的未成年人仍以较高频率使用互联网。而未成年人的父母对孩子使用互联网基本上持中立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有39.32%的家长认为使用互联网的利弊相当,有28.26%的家长认为相对而言弊大于利,有47.58%的家长认为沉迷于网络已经在我国未成年人中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比较而言,有近五成的未成年人认为父母“不太支持”其使用互联网,但有53.97%的家长选择“一般”。在中立的态度下,父母有意识地规范孩子具体的上网情况,但碍于自身互联网技术能力的缺乏而未能实现全面的指导。调查结果显示,有52.41%的家长规定了孩子的上网时间长度,并且有74.17%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内容有所要求,但有77.38%的父母对孩子的上网情况没有任何监控。
  5.“后喻文化”悄然兴起,半数孩子认为父母上网技术不如自己
  大多数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受到父母的管束,但他们普遍认为父母的技术不如自己在“父母对你上网的时间和内容有规定吗(只选一项)”的调查结果中,超过八成的未成年人表示家长对于自己上网有一定的规定和指导,只不过规定和指导的方式有所不同,如“规定时间,没规定内容”为32.6%,“规定时间,也规定内容”为45%,“规定内容,没规定时间”为4.9%。仅有13.4%的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上网“没规定,没指导”。这表明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父母对未成年人上网表示担忧,所以对未成年人上网做出规定和提出要求。不过调查显示,未成年人认为父母的技术不如自己。在问及“当你父母上网不会操作时,是否向你请教如何解决(只选一项)”时,近八成的未成年人表示父母请教过自己,选“经常”和“有时”的比例分别为22.7%和56.1%。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互联网的使用方面,存在子代向父代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反向社会化现象。“你父母的上网技术和你相比怎么样(只选一项)”的调查显示,在未成年人对父母互联网技术的评价中,“比我差很多”、“比我差一些”分别占到21.3%和21.1%,累计占42.4%;“比我好很多”和“比我好一些”分别占22.5%和14.7%,累计占37.2%;“和我差不多”的比例为15.5%。从数据来看,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父母使用互联网的技术不如自己。整体来看,家长在互联网的使用技术方面滞后于未成年人。这说明在数字时代,现代家庭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已经不是单纯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而是需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而调查中两代人在互联网运用上所表现出来的代沟,也需要政府、专家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6.互联网是未成年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蓝皮书认为,最初人们常说的,“在网络空间,人们的交往更像是一场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游戏”。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变化,尤其对更年轻的一代而言。2013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当前的未成年人以2000年以后出生的为主,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比例已经远远小于21世纪出生的未成年人。2013年调查数据显示,53.6%的孩子8岁前就已经上网了,而等到10岁超过七成(72%)的孩子都上网了。而2012年10岁以前(含10岁)第一次触网的孩子比例为61.8%。未成年人群体的互联网应用和学习的速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大部分的家长认为自己的上网技术和水平不如孩子,这也成为家长指导孩子的最大困难。随着更年轻的一代人成为家长,这种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7.四成孩子每月为网游付款
  对于手机与平板电脑游戏的选择,儿童最喜欢的是神庙逃亡(49.60%),其次是植物大战僵尸(27.80%)和跑跑卡丁车(27.20%)。从年级的角度看,各年级喜欢的游戏前五位与全国前五位重叠,只是排名不同。可见,各年级对于游戏的选择趋同。
  从游戏的种类上看,孩子们喜欢玩的手机/平板电脑游戏,和成年人喜欢的游戏类型以及种类没有太大分别。换句话说,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孩子和成人在玩几乎相同的游戏。
  蓝皮书调研数据显示,有四成以上(42.00%)的孩子每月为网络游戏支付费用。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儿童零用钱开支里的重要项目。
  8.男生和家住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是网络沉迷的高危人群
  蓝皮书借助曾进行的“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策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及数据分析,发现了容易网络成瘾的高危中小学生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该次研究在全国向中小学生、家长、教师共发放问卷1208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64份。其中学生与家长一一对应问卷5325对。同时还对65家网瘾矫治机构进行了调查摸底,并深入27家机构对网瘾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矫治工作人员等进行立体式访谈。
  在本次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网民约占73.5%,沉迷网络的中小学生约占中小学生网民的6.8%。其中程度较重(平均每次上网5小时以上,或者经常因深夜上网而睡眠不足)的约占1.4%。
  数据显示,男生、生活在城乡接合部的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按年级来看,高一有9.1%、高二有7.8%、初二有8.7%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超过此次调查中网络成瘾的总体平均水平(6.8%)。初三有6.7%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与总体水平相当。
  按生活区域分析,家住城乡接合部的被调查者有7.8%的有网络沉迷现象,高于家住郊县(6.9%)和市区(5.8%)的被调查者;按性别分析,男生网络沉迷比例为9.0%,女生网络沉迷比例为4.8%,比男生低大约4个百分点。可见,男生、家住城乡接合部的中小学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 19268957312 :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有哪些
    曲吴韵5091 :答: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 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游戏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玩。但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应该过度沉迷于游戏当中,容易毁了自己的前程,无数的案例就是鲜活的例子,下面分享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相关内容。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真实案例1 近日泰国一位17岁少年被发现死于卧室,其父母称...
  • 19268957312 :青少年玩手机游戏,成绩下降的例子或者数据
    曲吴韵5091 :答:数据表示,大部分玩手机入迷的学生成绩都很差,因为他们整天刷手机,玩电脑,打游戏,久而久之就成绩下滑,猴孩纸变成了熊孩纸
  • 19268957312 :关于同学们网络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建议书450字,题目是给同学们的...
    曲吴韵5091 :答:随着现在人们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电脑渐渐的走入了千家万户。网络的互动性、信息的海量性、游戏的趣味性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其中,网络游戏可以说是一位“学习杀手”,它“夺”走了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不少同学迷恋上网络游戏,上课思想不...
  • 19268957312 :网络游戏的危害案例(短一点)
    曲吴韵5091 :答:有的同学沉迷于电脑游戏,有时直接打一个通宵,第二天上课时精神不好,也是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而且,玩网络游戏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害。有些同学长期玩网络游戏,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早早地戴上了近视镜,严重的甚至视网膜脱落。玩网络游戏时,我们的眼睛一直盯着电脑屏幕,电脑散发出的辐射就在伤害我们。网络游戏对小...
  • 19268957312 :中学生玩游戏有什么坏处?
    曲吴韵5091 :答:如果你能节制,能控制得好,那它带给你的只有好处。如果控制不当,沉迷于游戏,那它带给你的只有坏处。小学生上网聊天玩游戏有什么坏处? 坏处很多——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网聊,游戏上,成绩下降,被老师骂!家长揍!天天上网玩游戏有什么坏处 沉溺于网路游戏,等同于自毁前程,其危害不亚于...
  • 19268957312 :有哪些小学生玩网络游戏而导致学习一落千丈等的事例
    曲吴韵5091 :答:手机答题 我的 有哪些小学生玩网络游戏而导致学习一落千丈等的事例 还可以因视力下降,道德受到影响的事例... 还可以因视力下降,道德受到影响的事例 展开...由于PK所具有的强刺激,所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2005年底,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首次正式发布的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的...
  • 19268957312 :我女儿天天玩游戏导致考试成绩下降,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解决?
    曲吴韵5091 :答:小孩沉迷于游戏是一个让父母比较头疼的问题,有一些小孩为了玩手机游戏甚至晚上熬夜不休息。生活中不少家长都碰见过这样问题。[整天沉迷游戏对身体有一定的不利作用],尤其是对小孩而言,手机屏幕有很大的辐射效果,整天看手机屏幕不仅仅容易让小孩得近视眼,还可能对小孩的大脑造成伤害。针对这个问题,父母...
  • 19268957312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都有哪些?
    曲吴韵5091 :答:另外对于小孩子来说的话,他们非常容易沉迷于手机 ,其中就包括了网络电子游戏 ,那么由于长期的沉迷于电子网络游戏的话,那么就会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降低 ,那么是不利于他们的学习的 。并且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话,可能就会失去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乐趣,可能就会导致他们长期打游戏,从而缺乏锻炼 ,...
  • 19268957312 :沉迷手机真能毁掉孩子吗
    曲吴韵5091 :答:手机成为亲情杀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会让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凉。4、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
  • 19268957312 :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危害
    曲吴韵5091 :答:青少年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危害1 1、伤害身体 迷恋游戏,通宵达旦地玩,能达到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地步。身体伤害很大!尤其对脑部的伤害很大,上网打游戏时会暂时降低智商,时间长了会导致智商下降。2、心理方面 由于网迷对网络有着很大的依赖心理,轻者影响学习,使注意力难以集中,重者可能会心理变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