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成瘾的案例

   更新日期:2024.06.01
就说我吧~~~
华中农业大学的
每天不上课,每天吃一顿饭
晚上天天通宵,每天晚上9点起床~~~准时开始通宵~~

网络成瘾案例两则
作者:爱教育 2006-11-22 13:18:25
标签:

网络成瘾案例两则

案例一:是不是上网行为都要阻止?
今年初一的李伟(化名)在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一台电脑。然而,李伟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由于父子意见不合,多次发生冲突。后来,父亲干脆干脆在电脑上设置了密码,甚至拔掉了网线。李伟非常气愤,于是省下零用钱,偷偷到外面的网吧去上网。

专家点评:

“网络成瘾”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并不是喜欢使用电脑就是“网络成瘾”。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扬教授修订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分为10个问题,被试在其中5个及以上问题中回答“是”才可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这10个问题是:

1、 你是否对网络过于关注(如下网以后还想着它);

2、 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 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 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

5、 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和无助)的方法?

6、 你是否对家人和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 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或朋友关系?

8、 你是否常常为上网花很多钱?

9、 你是否下网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一上网就来劲?

10、 你上网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所以,家长应对“网络成瘾”有正确和科学的了解,既不能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过于乐观,认为上网就是在“学知识”。也不能将正常的上网活动都视作“危险”信号,对孩子的个人爱好横加阻挠。当孩子每天上网时间仍然在控制范围内时,并不能算是“网络成瘾”,家长大可不必过于紧张。网络上有最新的信息和资讯,使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也是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因此,家长不必一味地担忧孩子沉溺于网络,对此不应该制止,反倒应该鼓励,因为网络上一些先进的资讯,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恰恰是对孩子十分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之间正常的沟通技巧,很多孩子之所以沉溺于网络正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加之,青春期孩子本身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长用粗暴的方式强制性阻止孩子的上网行为,不仅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反而会加深亲子之间的隔膜,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初中生李伟一样,最后选择逃避家长的管制,以家长所不喜欢的行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案例二:流连于网吧的少年
罗章(化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刚上初中的时,罗章的学习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他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里,而且于周围同学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罗章的父母非常焦虑。

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很多有“网瘾”的青少年常常都有相似的原因:1)家庭教育问题。2)缺乏学习积极性,或在学业上受挫。3)不善于与周围同伴交往。4)不是老师的“宠儿”,缺少老师的关心。

在这个案例中,罗章是典型由于家庭教育问题引起的。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加之祖父母年纪很大,对他的管教不严。加之,平时和父母交流沟通很少,没有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因此在内心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另一方面,进入初三后,由于学业紧张,频繁的考试中容易导致学生受挫。而在考试成绩不佳后,如果父母不能及时鼓励孩子,而是加以指责和教训,则更容易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积极性,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因为在网络中没有“失败”。

再次,罗章在开始迷恋上网络后,老师和家长也没有能适时阻止,而是听之任之,这种不加重视的态度,其实就是一种纵容,使得孩子越陷越深。

所幸,罗章的父母带着他及时来到咨询中心寻求治疗和帮助。咨询师帮助罗章认识到自己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帮助罗章的父母和他进行良好的沟通,使整个家庭意识到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也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在咨询最后,罗章的父母非常懊悔自己过去对孩子关心不够,管教方式也不恰当。他们表示,愿意加强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帮助罗章重新投入学校的正常学习。另外,咨询师也帮罗章建立“行为契约”,通过行为矫正的方式逐步戒断对网络的迷恋。经过3个月的治疗,罗章逐步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专家希望所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们,一定要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有效”是指要把握孩子的思想状况,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而不是引起他们反感的一再“要求”和“训诫”。另外,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仍然有限,因此家长对他们适当的管束仍然必不可少,尤其是在他们的时间规划和执行任务方面,家长的监督将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当然,前提是这些规划是他们自己所希望的,而不是家长们或老师所强加的。最后,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后要多加赞扬,在他们受挫后也要及时给予鼓励,青春期的自信多是源于他人的鼓励和肯定。在家长和朋友的鼓励中,孩子对目前的学习或业余爱好更加有兴趣,迷恋网络或其他不适当的爱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了。

  • 19284464792 :沉迷网络的事例
    姬怨独5103 :答:1、事例1 2008年6月5日,高桥藕缆桥一快餐店老板娘惨死店中。6月10日,凶手落网,这名19岁的少年杀人动机竟是为了抢劫上网的费用,作案前他已在网吧连续奋战近一周,抢钱杀人后他又回到了网吧,继续网络游戏。胡安戈是遂宁射洪县人,父亲胡明是当地某企业领导。2006年,20岁的胡安戈从绵阳某大专院校...
  • 19284464792 :有没有小学生沉迷网络的不良案例
    姬怨独5103 :答: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
  • 19284464792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犯罪的案例
    姬怨独5103 :答:经查,傅某今年刚考上杭城某高校,因玩传奇网络游戏上瘾后,利用互联网上某论坛里介绍的办法,于2005年9月2日凌晨将舟渔住宅楼其他住户的电话线剪断后,接上自己的电话机拨打声讯电话,盗得账号和密码,然后用盗得账号和密码进行游戏账号充值,共利用盗得的账号充值7000余元。 傅某曾在2002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理,且目...
  • 19284464792 :中学生网瘾的案例都有哪些?
    姬怨独5103 :答:案例一:\x0d\x0a\x0d\x0a重庆市区某重点中学的一个男生王X(化名),品学兼优,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同学一句话不对就举拳相向,对家长和邻居也动不动喊打,父母从其书包里还找到一把匕首,最后竟对谁都不说话。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弄明白,他已背着...
  • 19284464792 :学生网瘾案例
    姬怨独5103 :答:案例一:是不是上网行为都要阻止?今年初一的李伟(化名)在考上重点初中后,获得了父母的奖励——一台电脑。然而,李伟对电脑的喜爱引起了父母的不安。父母由于常常看到他上网,害怕儿子会染上“网络成瘾”,父亲只要一看到孩子坐在电脑前就开始紧张不已,想方设法阻止他“玩电脑”。由于父子意见不合,...
  • 19284464792 :沉迷网络或引发社交恐惧症
    姬怨独5103 :答:首先要探明晓冬上网成瘾的可能原因:第一是工作不顺利下岗在家,以及生活中受到父母的批评和责备,由此产生的挫败感,促使他转而寻求各种途径缓解心理压力,而网络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的内心需要。第二是同伴关系不良。沉重的再就业压力和家长的过分保护以及城镇居民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使得晓冬...
  • 19284464792 :那些沉迷网络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姬怨独5103 :答:案例一,2006年4月17日,三个12到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36元钱回到网吧继续上网。案例二,2006年7月14日,某市一个15岁青少年,因为上网成瘾,整天迷恋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期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
  • 19284464792 :关于网络游戏危害少年儿童的真实事例
    姬怨独5103 :答:本案死者之所以最终走向自杀这一结局,其原因绝非用“网络成瘾”、“沉溺游戏”所能够予以科学的、正确的解释和说明。被告在谈话时讲到:被告神州奥美网络有限公司的股东神州通信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4月至10月对奥美电子(武汉)有限公司进行收购的。而被告依法注册登记、成立的时间是2005年8月15日(此日期在...
  • 19284464792 :上网的害处100字(须有具体事例)
    姬怨独5103 :答:过去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主要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沉迷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并且迅速上升为主因之一。一些学生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但耽误学业,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以致于荒废了他们的学业。2003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
  • 19284464792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犯罪的案例
    姬怨独5103 :答:【玉林市博白县公安局龙潭派出所青少年盗窃案案例】2009年10月10日早上6时许,广西玉林博白县公安局龙潭派出所接到辖区内群众报警,称其美好超市被人翻墙入内盗走部分现金及香烟等物品,具体损失不详。接警后,民警经过走访了解到,约半小时前有人看见3名可疑少年提了一只纤维袋子从报案人家门口的巷道出去...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