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 聊斋 —— 小倩 的故事是什么?

   更新日期:2024.06.01

《聂小倩》,是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则鬼故事。聂小倩是一个美貌的女鬼,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

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

扩展资料

《聊斋志异》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聊斋志异



《聂小倩》,是蒲松龄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一则鬼故事。主人公聂小倩是一个美貌女鬼,生前只活到十八岁,死后葬在浙江金华城北的荒凉古寺旁,不幸被妖怪夜叉胁迫害人。后浙江人宁采臣暂居寺院,小倩受妖怪指使,前来谋害,却被采臣的正气打动,便以实相告,助采臣转危为安。采臣也不负小倩重托,助她逃脱魔爪,并收留她侍奉母亲和久病的妻子,小倩勤劳善良,深受宁家人喜爱。小倩因长期接触活人,逐渐犹如常人,宁家人亦绝口不提她的身份。宁妻病逝后,小倩嫁给宁采臣做鬼妻,之后,又指点采臣除掉前来报复的金华妖怪。几年后,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也生下一子,宁采臣还纳一小妾,小倩、小妾又各生一子,三个儿子长大后也都成了有名望的人。

原著译文:
  宁采臣,是浙江人,性情慷慨豪爽,品行端正。常对人说:“我终生不找第二个女人。”有一次,他去金华,来到北郊的一个庙中,解下行装休息。寺中殿塔壮丽,但是蓬蒿长得比人还高,好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东西两边的僧舍,门都虚掩着,只有南面一个小房子,门锁像是新的。再看看殿堂的东面角落,长着丛丛满把粗的竹子,台阶下一个大水池,池中开满了野荷花。宁生很喜欢这里清幽寂静。当时正赶上学使举行考试,城里房价昂贵,宁生想住在这里,于是就散步等僧人回来。

  太阳落山的时候,来了一个书生,开了南边房子的门。宁采臣上前行礼,并告诉他自己想借住这里的意思。那书生说:“这些屋子没有房主,我也是暂住这里的。你如愿意住在这荒凉的地方,我也可早晚请教,太好了。”宁采臣很高兴,弄来草秸铺在地上当床,支上木板当桌子,打算长期住在这里。这天夜里,月明高洁,清光似水。宁生和那书生在殿廊下促膝交谈,各自通报姓名。书生说:“我姓燕,字赤霞。”宁生以为他也是赶考的书生,但听他的声音不像浙江人,就问他是哪里人,书生说:“陕西人。”语气诚恳朴实。过了一会儿,两人无话可谈了,就拱手告别,回房睡觉。
  宁生因为住到一个新地方,很久不能入睡。忽听屋子北面有低声说话的声音,好像有家口。宁生起来伏在北墙的石头窗下,偷偷察看。见短墙外面有个小院落,有位四十多岁的妇人,还有一个老妈妈,穿着暗红色衣服,头上插着银质梳形首饰,驼背弯腰,老态龙钟,两人正在月光下对话。只听妇人说:“小倩怎么这么久不来了?”老妈妈说:“差不多快来了!”妇人说:“是不是对姥姥有怨言?”老妈妈说:“没听说。但看样有点不舒畅。”妇人说:“那丫头不是好相处的!”话没说完,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好像很漂亮。老妈妈笑着说:“背地不说人。我们两个正说着,小妖精就不声不响悄悄地来了,幸亏没说你的短处。”又说:“小娘子真是漂亮得像画上的人,老身若是男子,也被你把魂勾去了。”女子说:“姥姥不夸奖我,还有谁说我好呢?”妇人同女子不知又说些什么。宁生以为她们是邻人的家眷,就躺下睡觉不再听了。又过了一会儿,院外才寂静无声了。宁生刚要睡着,觉得有人进了屋子,急忙起身查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女子。宁生惊奇地问她干什么,女子说:“月夜睡不着,愿与你共享夫妇之乐。”宁生严肃地说:“你应提防别人议论,我也怕人说闲话。只要稍一失足,就会丧失道德,丢尽脸面。”女子说:“夜里没有人知道。”宁生又斥责她。女子犹豫着像还有话说,宁生大声呵斥:“快走!不然,我就喊南屋的书生!”女子害怕,才走了。走出门又返回来,把一锭黄金放在褥子上。宁生拿起来扔到庭外的台阶上,说:“不义之财,脏了我的口袋!”女子羞惭地退了出去,拾起金子,自言自语说:“这个汉子真是铁石心肠!”
  第二天早晨,有一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仆人来准备考试,住在庙中东厢房里,夜里突然死了。脚心有一小孔,像锥子刺的,血细细地流出来。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第二天夜里,仆人也死了,症状同那书生一样。到了晚上,燕生回来,宁生问他这事,燕生认为是鬼干的。宁生平素刚直不阿,没有放在心上。到了半夜,那女子又来了,对宁生说:“我见的人多了,没见过像你这样刚直心肠的。你实在是圣贤,我不敢欺负你。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就死了,葬在寺庙旁边,常被妖物胁迫干些下贱的事,厚着脸皮伺候人家,实在不是我乐意干的。如今寺中没有可杀的人,恐怕夜叉要来害你了!”宁生害怕,求她给想个办法。女子说:“你与燕生住在一起,就可以免祸。”宁生问:“你为什么不迷惑燕生呢?”小倩说:“他是一个奇人,我不敢靠近。”宁生问:“你用什么办法迷惑人?”小倩说:“和我亲热的人,我就偷偷用锥子刺他的脚。等他昏迷过去不知人事,我就摄取他的血,供妖物饮用;或者用黄金引诱,但那不是金子,是罗刹鬼骨,人如留下它,就被截取出心肝。这两种办法,都是投人们之所好。”宁生感谢她,问她戒备的日期。小倩回答说明天晚上。临别时她流着泪说:“我陷进苦海,找不着岸边。郎君义气冲天,一定能救苦救难。你如肯把我的朽骨装殓起来,回去葬在安静的墓地,你的大恩大德就如同再给我一次生命一样!”宁生毅然答应,问她葬在什么地方。小倩说:“只要记住,白杨树上有乌鸦巢的地方就是。”说完走出门去,一下子消失了 。

  第二天,宁生怕燕生外出,早早把他请来。辰时后就备下酒菜,留意观察燕生的举止,并约他在一个屋里睡觉。燕生推辞说自己性情孤癖,爱清静。宁生不听,硬把他的行李搬过来。燕生没办法,只得把床搬过来,并嘱咐说:“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很仰慕你。有些隐衷,很难一下子说清楚。希望你不要翻看我的箱子包袱,否则,对我们两人都不利!”宁生恭敬地答应。说完两人都躺下,燕生把箱子放在窗台上,往枕头上一躺,不多时鼾声如雷。宁生睡不着,将近一更时,窗子外边隐隐约约有人影。一会儿,那影子靠近窗子向里偷看,目光闪闪。宁生害怕,正想呼喊燕生,忽然有个东西冲破箱子,直飞出去,像一匹耀眼的白练,撞断了窗上的石棂,倏然一射又马上返回箱中,像闪电似地熄灭了。燕生警觉地起来,宁生装睡偷偷地看着。燕生搬过箱子查看了一遍,拿出一件东西,对着月光闻闻看看。宁生见那东西白光晶莹,有二寸来长,宽如一韭菜叶。燕生看完了,又结结实实地包了好几层,仍然放进箱子里,自言自语说:“什么老妖魔,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来弄坏箱子!”接着又躺下了。宁生大为惊奇,起来问燕生,并把刚才见到的情景告诉他。燕生说:“既然我们交情已深,不能再隐瞒,我是个剑客。刚才要不是窗户上的石棂,那妖魔当时就死了。虽然没死,也受伤了。”宁生问:“你藏的是什么东西?”燕生说:“是剑。刚才闻了闻它,有妖魔的气味。”宁生想看一看,燕生慷慨地拿出来给他看,原来是把莹莹闪光的小剑。宁生于是更加敬重燕生。天亮后,发现窗户外边有血迹。宁生出寺往北,见一座座荒坟中,果然有棵白杨树,树上有个乌鸦巢。等迁坟的事情安排妥当,宁生收拾行装准备回去。燕生为他饯行送别,情谊深厚。又把一个破皮囊赠送给宁生,说:“这是剑袋,好好珍藏,可以避邪驱鬼。”宁生想跟他学剑术,燕生说:“像你这样有信义、又刚直的人,可以作剑客;但你是富贵中人,不是这条道上的人。”宁生托词有个妹妹葬在这里,挖掘出那女子的尸骨,收敛起来,用衣、被包好,租船回家了。

  宁生的书房靠着荒野,他就在那儿营造坟墓,把小倩葬在了书房外面。祭奠的时候,他祈祷说:“怜你是个孤魂,把你葬在书房边,相互听得见歌声和哭声,不再受雄鬼的欺凌。请你饮一杯浆水,算不得清洁甘美,愿你不要嫌弃。”祷告完了就要回去。这时后边有人喊他:“请你慢点,等我一起走!”宁生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倩。小倩欢喜地谢他说:“你这样讲信义,我就是死十次,也不能报答你!请让我跟你回去,拜见公婆,给你做婢妾都不后悔。”宁生细细地看她,白里透红的肌肤,如同细笋的一双脚,白天一看,更加艳丽娇嫩。于是,宁生就同她一块来到书房,嘱咐她坐着稍等一会儿,自己先进去禀告母亲。母亲听了很惊愕。这时宁生的妻子已病了很久,母亲告诫他不要走漏风声,怕吓坏了他的妻子。倒说完,小倩已经轻盈地走进来,跪拜在地上。宁生说:“这就是小倩。”母亲惊恐地看着她,不知如何是好。小倩对母亲说,“女儿飘然一身,远离父母兄弟,承蒙公子照顾,恩泽深厚。愿意作婢妾,来报答公子的恩情。”母亲见她温柔秀美,十分可爱,才敢同她讲话,说:“小娘子看得起我儿,老身十分喜欢。但我这一生就这一个儿子,还指望他传宗接代,不敢让他娶个鬼媳妇。”小倩说:“女儿确实没有二心,我是九泉下的人,既然不能得到母亲的信任,请让我把公子当兄长侍奉。跟着老母亲,早晚伺候您,怎么样?”母亲怜惜她的诚意,答应了。小倩便想拜见嫂子,母亲托词她有病,小倩便没有去;又立即进了厨房,代替母亲料理饮食,出来进去,像早就住熟了似的。天黑了,母亲害怕她,让她回去睡觉,不给她安排床褥。小倩知道母亲的用意,就马上走了。路过宁生的书房,想进去,又退了回来,在门外徘徊,好像害怕什么。宁生叫她,小倩说:“屋里剑气吓人,以前在路上没有见你,就是这个缘故。”宁生明白是那个皮囊,就取来挂到别的房里,小倩才进去。她靠近烛光坐下,坐了一会儿,没说一句话。过了好长时间,小倩才问:“你夜里读书吗?我小时候读过《楞严经》,如今大半都忘了。求你给我一卷,夜里没事,请兄长指正。”宁生答应了。小倩又坐了一会儿,还是不说话;二更快过去了,也不说走。宁生催促她,小倩凄惨地说:“我一个外地来的孤魂,特别害怕荒墓。”宁生说:“书房中没有别的床可睡,况且我们是兄妹,也应避嫌。”小倩起身,愁眉苦脸的像要哭出来,脚步迟疑,慢慢走出房门,踏过台阶不见了。宁生暗暗可怜她,想留她在别的床上住下,又怕母亲责备。小倩清晨就来给母亲问安,捧着脸盆侍奉洗漱。操劳家务,没有不合母亲心意的。到了黄昏就告退辞去,常到书房,就着烛光读经书。发觉宁生想睡了,才惨然离去。
  先前,宁生的妻子病了,不能做家务,母亲累得疲惫不堪。自从小倩来了,母亲非常安逸,心中十分感激。待她一天比一天亲热,就像自己的女儿,竟忘记她是鬼了,不忍心晚上再赶她走,就留她同睡同起。小倩刚来时,从不吃东西、喝水,半年后渐渐喝点稀饭汤。宁生和母亲都很溺爱她,避讳说她是鬼,别人也就不知道。没多久,宁生的妻子死了。母亲私下有娶小倩作媳妇的意思,又怕对儿子不利。小倩多少知道母亲的心思,就乘机告诉母亲说:“在这里住了一年多,母亲应当知道儿的心肠了。我为了不祸害行人,才跟郎君来到这里。我没有别的意思,只因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下人所敬重,实在是想依靠他帮助三几年,借以博得皇帝封诰,在九泉之下也觉光彩。”母亲也知道她没有恶意,只是怕她不能生儿育女。小倩说:“子女是天给的。郎君命中注定有福,会有三个光宗耀祖的儿子,不会因为是鬼妻就没子孙。”母亲相信了她,便同儿子商议。宁生很高兴,就摆下酒宴,告诉了亲戚朋友。有人要求见见新媳妇,小情穿着漂亮衣服,坦然地出来拜客。满屋的人都惊诧地看着她,不仅不疑心她是鬼,反而怀疑她是仙女。于是宁生五服之内的亲属,都带着礼物向小倩祝贺,争着与她交往。小倩善于画兰花和梅花,总是以画酬答。凡得到她画的人都把画珍藏着,感到很荣耀。
  一天,小倩低头俯在窗前,心情惆怅,像掉了魂。她忽然问:“皮囊在什么地方?”宁生说:“因为你害怕它,所以放到别的房里了。”小倩说:“我接受活人的气息已很长时间了,不再害怕了。应该拿来挂在床头!”宁生问她怎么了,小倩说:“三天来,我心中恐惧不安。想是金华的妖物,恨我远远地藏起来,怕早晚会找到这里。”宁生就把皮囊拿来,小倩反复看着,说:“这是剑仙装人头用的。破旧到这种程度,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我今天见了它,身上还起鸡皮疙瘩。”说完便把剑袋挂在床头。第二天,小倩又让移挂在门上。夜晚对着蜡烛坐着,叫宁生也不要睡。忽然,有一个东西像飞鸟一样落下来,小倩惊慌地藏进帷幕中。宁生一看,这东西形状像夜叉,电目血舌,两只爪子抓挠着伸过来。到了门口又停住,徘徊了很久,渐渐靠近皮囊,用爪子摘取,好像要把它抓裂。皮囊内忽然格的一响,变得有两个竹筐那么大,恍惚有一个鬼怪,突出半个身子,把夜叉一把揪进去,接着就寂静无声了,皮囊也顿时缩回原来的大小。宁生既害怕又惊诧。小倩出来,非常高兴地说:“没事了!”他们一块往皮囊里看看,见只有几斗清水而已。几年以后,宁生果然考取了进士,小倩生了个男孩。宁生又纳了个妾,她们又各自生了一个男孩。三个孩子后来都做了官,而且官声很好。

  宁采臣,浙江人。生性慷慨豪爽,洁身自好。经常对人说:“我一生不会喜欢第二个女子。”恰逢他到金华(今浙江金华)去,到了城北,下榻在兰若寺里。寺中佛殿佛塔非常壮丽;但是蒿草比人还高,好像没有人迹。东西两旁的和尚住处,两扇门都虚掩着;只有南边一小座房子,门窗还像新的。宁采臣又向佛殿东边的角落大量,修长的竹子一簇簇的;台阶下有个大池子,野荷花已经开花了。宁采臣非常喜欢这里的幽远安静。赶上朝廷派来的学府的官员来视察,城里的客店价格昂贵,于是打算就在这里住宿,于是一边散步一边等着和尚回来。到了傍晚,有个书生来了,打开了南边那扇房门。宁采臣赶快过去行礼,并告诉自己的想法。书生说:“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借宿的。如果您能甘于这里的荒凉,早晚对我有所教会,我非常荣幸。”宁采臣大喜,用枯草当作床,支起木板当作桌子,俨然常住的打算。当晚,月亮又明又亮,月光如水,两人在佛殿走廊上坐在一处,各自介绍自己的姓名。那书生自己说:“我姓燕,字赤霞。”宁采臣怀疑他是赴京赶考的书生,但是听他的口音,很不像是浙江人。一问他,他说:“我是秦地(陕西一带)人。”燕赤霞说话非常朴素真诚。后来两人无话可说,于是作揖告别各自回去睡觉。
  宁采臣因为刚住下,很长时间都睡不着。听到房子北边有声响,就像有人家。起来趴在北墙的石头窗户底下,偷偷观看。看见短墙外边有一个小院子,有个妇女大约四十多岁;又有一个老妇人穿着黑褐色的裙子,插着一根银簪子,老态龙钟,两人在月下对答。妇女说:“小倩怎么还不来?”老妇人说:“马上就到了。”妇女说:“难道她对姥姥没有怨言吗?”老妇人说:“没听过,但是她的表情好像很愁苦。”妇女说:“丫头真是不识好歹!”话没说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来了,长得极其艳丽。老妇人笑着说:“不要在背后说人,我们两个正在谈论道法,小丫头来得悄无声响。幸好我们没有说你的短处。”又说:“小娘子真的像画里的人,如果我是个男的,这么老了也得被你勾了魂去。”女子说:“姥姥不夸我,就没有夸我了”妇人和女子又不知说了什么话。宁采臣觉得这是邻居的家常话,于是睡下不再偷听。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寂静无声了。
  正要睡去,觉的有人近了卧室。宁采臣赶紧起来一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年轻女子。惊奇的一问。女子笑着说“您在明月的夜晚不睡觉,我愿意和您相好。”宁采臣正色说:“你要防备闲话,我怕人家的闲话;稍微一失足,廉耻都丧尽了。”女子说:“晚上没有人知道。”宁采臣又喝斥她。女子犹犹豫豫好像嘴里说这话。宁采臣大声喝道:“快走!否则,我就叫醒南房的书生。”女子很害怕,于是走了。到了门外又回来了,拿了一锭黄金放在被褥上。宁采臣拿起来扔到院子里,说:“这是不义之财,别玷污了我的行李!”女子很惭愧,走出去,拾起金子自言自语说:“这个人一定是铁石心肠。”
  天明,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赶考,住在东厢房,到了晚上突然死了。他的脚心有个小孔,就像锥子刺出来的,细细的有血流出。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又过了一夜,仆人也死了,症状也是如此。当晚,燕赤霞回来了,宁采臣问他,燕赤霞说是鬼怪作祟。宁采臣向来正直,也没放在心上。到了半夜,女子又来了,对宁采臣说:“我见到的人多了,没有一个像你一样刚直的。你一定非常圣贤,我不敢欺骗你。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时死了,埋在兰若寺旁边,就被妖怪胁迫了,充当奴役,地位低贱;在人面前装笑,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今天寺里没有能杀的人,恐怕那怪物会派夜叉来。”宁采臣非常害怕,问该怎么办。女子说:“和姓燕的书生住在一个屋里就能幸免。”宁采臣问:“为什么你不迷惑燕赤霞?”聂小倩说:“他是一个奇人,我不敢接近他。”宁采臣又问:“你是怎么迷惑人的?”聂小倩说:“和我亲热的人,我暗地里用锥子刺他的脚心,他的魂就会被迷住,因次我采了他的血让那怪物喝;又用金子迷惑人,那也不是金子,乃是罗刹鬼骨,人要是收了就能挖取他们的心肝:美色和金钱这两样,都是投人的所好罢了。”宁采臣向她道谢。并询问防备的日子,聂小倩回答说明天晚上。聂小倩临别哭着说:“我堕落在这个黑暗的苦海,找不到岸。您义气直冲云天,一定能救苦救难。如果您肯盛了我的尸骨,把我安葬在平安的地方,不亚于我的再生父母。”宁采臣慷慨的答应了。并问她自己葬在哪里,聂小倩说:“只要你记着白杨树上,有乌鸦窝的那个就是。”说话就出门,忽然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恐怕燕赤霞到别的地方去,早早的就来邀请他。辰时以后就准备了酒菜,留意观察燕赤霞。并和他约好住在一起,燕赤霞推辞,借口说他生性孤僻喜欢单独。宁采臣不答应,强行搬了卧具来。燕赤霞不得已,挪动了自己床给他腾点地方,并嘱咐他:“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正以凛然。我有隐衷,难以一下子说清楚。千万不要翻看箱子里的东西,不然对咱俩都不利。”宁采臣小心地答应了。不一会各自睡觉,燕赤霞把箱筐房在窗台上,倒在枕头上不一会,就鼾声如雷。宁采臣睡不着觉。大约快一更天了,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出现。步一会就靠近窗户来偷看,目光明亮闪烁。宁采臣很害怕,正要叫醒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从箱子里飞出来,像一条白布一样耀眼,碰断了窗户上的石头棂子,白光一闪,就立即收回去了,就像雷电一闪就灭了。燕赤霞警觉地起来,宁采臣装作睡着了偷偷地观看。燕赤霞捧着箱子检查,取出来一件东西,对着月亮看看、闻闻,那东西白色晶莹,大约二寸长,宽度和韭菜叶子差不多。一会就层层的包裹起来,仍然放在破箱子里。自言自语说:“什么样的老怪物,这么大胆,弄坏了我的箱子。”于是接着睡觉。宁采臣非常惊奇,因此爬起来问他,并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告诉了他。燕赤霞说:“既然你我关系这么好,我怎么好隐瞒。我,是个剑客。要不是那个石棂,妖怪当场就被杀死了;就算如此,它也受了伤了。”宁采臣问:“你藏的是什么东西?”燕赤霞说:“一把剑。刚才闻了闻,上面有妖气。”宁采臣要求观看。燕赤霞慷慨的拿出来让他看,俨然是一把光亮的小剑。于是宁采臣更加敬佩燕赤霞。
  第二天,再看窗外,有血迹。于是来到寺北,看见荒坟累累,果然有棵白杨树,树顶上有个乌鸦窝。于是打算照聂小倩的嘱咐,把她的尸骨装起算回去。燕赤霞摆了酒宴,和宁采臣的情义很厚。把一个破皮袋赠给宁采臣,说:“这是剑鞘。好好收藏你可以远离鬼魅。”宁采臣打算跟随他学习法术。燕赤霞说:“像你这样信义刚直的,倒是可以学。但是你终究是富贵中人,不是我们这一类人。”宁采臣于是借口说有个妹妹埋葬在这里,发掘出来聂小倩的尸骨,用衣服包裹上,租了一条船回去。
  宁采臣在临野有座房子,因此在房子外边挖了一座坟把聂小倩埋在里面。祭奠并为她祈祷说:“可怜你的孤魂,埋在我的房子边上,你的歌声哭声我能听到,但愿不被恶鬼欺凌。一杯酒水让你来喝,很不清澈,千万不要嫌弃!”祈祷完之后就回来了。听到身后有人叫他说:“等一下咱们同行!”回头一看,原来是聂小倩。聂小倩欢喜的道谢说:“你的信义,我死十次死也足以报答。请让我跟你回去,拜见婆婆,做牛做马没有怨言。“仔细胆量她,原来肌肤洁白,胳膊就像细笋,白天一端详,美貌绝伦。于是和她一起回到家。嘱咐她稍坐一会,宁采臣先进屋告诉母亲。他的母亲非常惊异。当时宁采臣的妻子病了很长时间,母亲告诉宁采臣不要对妻子说,恐怕吓住了她。刚一说完,聂小倩就翩然进来,跪在地下。宁采臣说:“这就是聂小倩。”宁母大惊失色。小倩对宁母说:“我孤身一人,远离父母兄弟。蒙公子相救,全身都受公子的恩泽,我愿意承担家务,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宁母发现他绰约可爱,才敢和她说话,说:“你喜欢我的儿子,我也非常高兴。但是我一生就这一个儿子,要他来传宗接代的,不敢让他有个鬼妾。”小倩说:“我实在没有别的心思。我是九泉之下的人,既然被能被母亲相信,请让我把他当哥哥对待,陪着您,早晚侍奉您,怎么样?”宁母可怜她的真诚,就答应了。小倩打算去拜见嫂子。宁母说她有病在身,就没让她去。小倩玉是到了厨房,替宁母做饭。在家里走动,就像对这个家非常熟悉似的。
  到了傍晚,宁母害怕了,让她回去睡觉,却不给她准备床褥。小倩知道了宁母的意思,于是打算离开。到宁采臣的房间告别,却退了几步,徘徊在房外,好像怕什么东西。宁采臣叫她近来。小倩说:“屋里有剑气逼人。从前在路上我不敢出来拜见你,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宁采臣想起来原来是因为剑鞘,取出来挂到别的屋里。小倩才近来,就在灯下坐下。过了一个时辰,都没有说一句话。过了很长时间,小倩问到:“您晚上读书吗?我从小就背诵《楞严经》,现在有一半都忘了。我背诵一卷,晚上有空,让哥哥帮我更正。”宁采臣答应了。又坐下,默然不语,二更鼓响完,却不说要走。宁采臣催促她。小倩发愁说:“我是他乡的孤魂,非常害怕荒坟。”宁采臣说:“家里没有别的卧室了,况且兄妹之间要避嫌的。”小倩起身,眉头紧皱就要哭了,踉跄的慢慢走出房门,走下台阶就不见了。宁采臣心下可怜她,打算让她住在别的屋里,又害怕母亲责怪。聂小倩一早就来拜见宁母,端饭端水,下厨做饭,全都按照宁母的心思做事。黄昏就告别,每次经过宁采臣的房子,就在灯下诵经。觉得宁采臣该睡觉了,才始愁苦的离去。
  起初,宁采臣的妻子病得很重,宁母劳累不堪;从小倩来了以后,非常安逸,内心非常感激小倩。日子渐渐长了,对她亲爱的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竟忘了她是个鬼;不忍心再让她晚上走,挽留她和自己睡在一处。小倩才来的时候从不吃饭喝水,半年后慢慢能喝点稀粥。宁采臣母子二人都疼爱她,都不说她是鬼,别人亦分辨不出。不多久,宁采臣的妻子死了。宁母暗地里有让宁采臣娶小倩的意思,但是担心对儿子不利。小倩偷偷观察,趁机告诉宁母说:“我来了一年多了,您应当知到我的底细了。为了不祸害行人,所以我跟随哥哥来这里。我没有别的意思,只因为公子光明磊落,被天、人敬仰,实在是想跟随他几年,借此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来光耀我在地下的身份。”宁母也知道她没有恶意,但是担心她不能生儿育女。小倩说:“儿女是天明。公子注定有福,有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的妻子是鬼而耽误了他。”宁母相信了她,和儿子商量。宁采臣大喜,并遍告亲戚朋友。有人请求让新媳妇出来相见,小倩大方的打扮完出来,满堂都瞪大了眼睛,反而不怀疑她是鬼,倒怀疑她是神仙。因此五服之内的宗族,全都带着贺礼来庆贺,争相观看小倩。小倩擅长化兰话梅花,每次都作画回赠他们,得到的人都珍藏起来,认为很光荣。
  有一天,聂小倩在窗前低着头,怅然若失。忽然问宁采臣:“那剑鞘在哪里?”宁采臣说:“因为你害怕它,所以把它藏在别的地方了。”聂小倩说:“我接触生气已经很久了,应该不再害怕它了,应该把它拿来放在床头。”宁采臣问她的本意,小倩说:“三天来,我心离一直忐忑不安,担心金华的那个妖怪,怨恨我远逃,担心早晚它会找来。”宁采臣果然带了剑鞘回来。小倩反复观看它,说:“这是剑仙用来盛人头的。破烂到这个地步了,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了!我现在看它,依然感到颤栗。”于是把它挂起来。第二天,又命人把它改挂到窗户上。晚上对着蜡烛坐着,嘱咐宁采臣不要睡觉。突然看到一个东西,像飞鸟一样落下来。小倩慌忙藏进夹幕里。宁采臣上前一看,那东西长着夜叉的形状,亮眼血口,眨眼间就到了跟前。到门口停住;由于了很久,慢慢靠近剑鞘,用爪子去摘剑鞘,好像要把它抓裂。剑鞘突然格格一响,变大了,有箱子般大小;恍惚好像有怪物,突出来半个身子,揪住那夜叉回到剑鞘,声音也跟着没了,剑鞘也顿时缩小何从前一样。宁采臣非常害怕惊诧。聂小倩也出来了,高兴得说:“没事了!”一起来看剑鞘里,只有几斗清水而已。后来过了几年,宁采臣果然考中进士。小倩生了一个男孩。宁采臣纳妾后,两人又各生一了一个男孩,都考中了进士很有名声。

宁采臣,浙江人。生性慷慨豪爽,洁身自好。经常对人说:“我一生不会喜欢第二个女子。”恰逢他到金华(今浙江金华)去,到了城北,下榻在兰若寺里。寺中佛殿佛塔非常壮丽;但是蒿草比人还高,好像没有人迹。东西两旁的和尚住处,两扇门都虚掩着;只有南边一小座房子,门窗还像新的。宁采臣又向佛殿东边的角落大量,修长的竹子一簇簇的;台阶下有个大池子,野荷花已经开花了。宁采臣非常喜欢这里的幽远安静。赶上朝廷派来的学府的官员来视察,城里的客店价格昂贵,于是打算就在这里住宿,于是一边散步一边等着和尚回来。到了傍晚,有个书生来了,打开了南边那扇房门。宁采臣赶快过去行礼,并告诉自己的想法。书生说:“这里没有房主,我也是借宿的。如果您能甘于这里的荒凉,早晚对我有所教会,我非常荣幸。”宁采臣大喜,用枯草当作床,支起木板当作桌子,俨然常住的打算。当晚,月亮又明又亮,月光如水,两人在佛殿走廊上坐在一处,各自介绍自己的姓名。那书生自己说:“我姓燕,字赤霞。”宁采臣怀疑他是赴京赶考的书生,但是听他的口音,很不像是浙江人。一问他,他说:“我是秦地(陕西一带)人。”燕赤霞说话非常朴素真诚。后来两人无话可说,于是作揖告别各自回去睡觉。
宁采臣因为刚住下,很长时间都睡不着。听到房子北边有声响,就像有人家。起来趴在北墙的石头窗户底下,偷偷观看。看见短墙外边有一个小院子,有个妇女大约四十多岁;又有一个老妇人穿着黑褐色的裙子,插着一根银簪子,老态龙钟,两人在月下对答。妇女说:“小倩怎么还不来?”老妇人说:“马上就到了。”妇女说:“难道她对姥姥没有怨言吗?”老妇人说:“没听过,但是她的表情好像很愁苦。”妇女说:“丫头真是不识好歹!”话没说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来了,长得极其艳丽。老妇人笑着说:“不要在背后说人,我们两个正在谈论道法,小丫头来得悄无声响。幸好我们没有说你的短处。”又说:“小娘子真的像画里的人,如果我是个男的,这么老了也得被你勾了魂去。”女子说:“姥姥不夸我,就没有夸我了”妇人和女子又不知说了什么话。宁采臣觉得这是邻居的家常话,于是睡下不再偷听。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寂静无声了。
正要睡去,觉的有人近了卧室。宁采臣赶紧起来一看,原来是北院的那个年轻女子。惊奇的一问。女子笑着说“您在明月的夜晚不睡觉,我愿意和您相好。”宁采臣正色说:“你要防备闲话,我怕人家的闲话;稍微一失足,廉耻都丧尽了。”女子说:“晚上没有人知道。”宁采臣又喝斥她。女子犹犹豫豫好像嘴里说这话。宁采臣大声喝道:“快走!否则,我就叫醒南房的书生。”女子很害怕,于是走了。到了门外又回来了,拿了一锭黄金放在被褥上。宁采臣拿起来扔到院子里,说:“这是不义之财,别玷污了我的行李!”女子很惭愧,走出去,拾起金子自言自语说:“这个人一定是铁石心肠。”
天明,有个兰溪的书生带着一个仆人来赶考,住在东厢房,到了晚上突然死了。他的脚心有个小孔,就像锥子刺出来的,细细的有血流出。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又过了一夜,仆人也死了,症状也是如此。当晚,燕赤霞回来了,宁采臣问他,燕赤霞说是鬼怪作祟。宁采臣向来正直,也没放在心上。到了半夜,女子又来了,对宁采臣说:“我见到的人多了,没有一个像你一样刚直的。你一定非常圣贤,我不敢欺骗你。我叫小倩,姓聂,十八岁时死了,埋在兰若寺旁边,就被妖怪胁迫了,充当奴役,地位低贱;在人面前装笑,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今天寺里没有能杀的人,恐怕那怪物会派夜叉来。”宁采臣非常害怕,问该怎么办。女子说:“和姓燕的书生住在一个屋里就能幸免。”宁采臣问:“为什么你不迷惑燕赤霞?”聂小倩说:“他是一个奇人,我不敢接近他。”宁采臣又问:“你是怎么迷惑人的?”聂小倩说:“和我亲热的人,我暗地里用锥子刺他的脚心,他的魂就会被迷住,因次我采了他的血让那怪物喝;又用金子迷惑人,那也不是金子,乃是罗刹鬼骨,人要是收了就能挖取他们的心肝:美色和金钱这两样,都是投人的所好罢了。”宁采臣向她道谢。并询问防备的日子,聂小倩回答说明天晚上。聂小倩临别哭着说:“我堕落在这个黑暗的苦海,找不到岸。您义气直冲云天,一定能救苦救难。如果您肯盛了我的尸骨,把我安葬在平安的地方,不亚于我的再生父母。”宁采臣慷慨的答应了。并问她自己葬在哪里,聂小倩说:“只要你记着白杨树上,有乌鸦窝的那个就是。”说话就出门,忽然不见了。
第二天,宁采臣恐怕燕赤霞到别的地方去,早早的就来邀请他。辰时以后就准备了酒菜,留意观察燕赤霞。并和他约好住在一起,燕赤霞推辞,借口说他生性孤僻喜欢单独。宁采臣不答应,强行搬了卧具来。燕赤霞不得已,挪动了自己床给他腾点地方,并嘱咐他:“我知道你是个大丈夫,正以凛然。我有隐衷,难以一下子说清楚。千万不要翻看箱子里的东西,不然对咱俩都不利。”宁采臣小心地答应了。不一会各自睡觉,燕赤霞把箱筐房在窗台上,倒在枕头上不一会,就鼾声如雷。宁采臣睡不着觉。大约快一更天了,窗外隐隐约约有人影出现。步一会就靠近窗户来偷看,目光明亮闪烁。宁采臣很害怕,正要叫醒燕赤霞,忽然有个东西从箱子里飞出来,像一条白布一样耀眼,碰断了窗户上的石头棂子,白光一闪,就立即收回去了,就像雷电一闪就灭了。燕赤霞警觉地起来,宁采臣装作睡着了偷偷地观看。燕赤霞捧着箱子检查,取出来一件东西,对着月亮看看、闻闻,那东西白色晶莹,大约二寸长,宽度和韭菜叶子差不多。一会就层层的包裹起来,仍然放在破箱子里。自言自语说:“什么样的老怪物,这么大胆,弄坏了我的箱子。”于是接着睡觉。宁采臣非常惊奇,因此爬起来问他,并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告诉了他。燕赤霞说:“既然你我关系这么好,我怎么好隐瞒。我,是个剑客。要不是那个石棂,妖怪当场就被杀死了;就算如此,它也受了伤了。”宁采臣问:“你藏的是什么东西?”燕赤霞说:“一把剑。刚才闻了闻,上面有妖气。”宁采臣要求观看。燕赤霞慷慨的拿出来让他看,俨然是一把光亮的小剑。于是宁采臣更加敬佩燕赤霞。
第二天,再看窗外,有血迹。于是来到寺北,看见荒坟累累,果然有棵白杨树,树顶上有个乌鸦窝。于是打算照聂小倩的嘱咐,把她的尸骨装起算回去。燕赤霞摆了酒宴,和宁采臣的情义很厚。把一个破皮袋赠给宁采臣,说:“这是剑鞘。好好收藏你可以远离鬼魅。”宁采臣打算跟随他学习法术。燕赤霞说:“像你这样信义刚直的,倒是可以学。但是你终究是富贵中人,不是我们这一类人。”宁采臣于是借口说有个妹妹埋葬在这里,发掘出来聂小倩的尸骨,用衣服包裹上,租了一条船回去。
宁采臣在临野有座房子,因此在房子外边挖了一座坟把聂小倩埋在里面。祭奠并为她祈祷说:“可怜你的孤魂,埋在我的房子边上,你的歌声哭声我能听到,但愿不被恶鬼欺凌。一杯酒水让你来喝,很不清澈,千万不要嫌弃!”祈祷完之后就回来了。听到身后有人叫他说:“等一下咱们同行!”回头一看,原来是聂小倩。聂小倩欢喜的道谢说:“你的信义,我死十次死也足以报答。请让我跟你回去,拜见婆婆,做牛做马没有怨言。“仔细胆量她,原来肌肤洁白,胳膊就像细笋,白天一端详,美貌绝伦。于是和她一起回到家。嘱咐她稍坐一会,宁采臣先进屋告诉母亲。他的母亲非常惊异。当时宁采臣的妻子病了很长时间,母亲告诉宁采臣不要对妻子说,恐怕吓住了她。刚一说完,聂小倩就翩然进来,跪在地下。宁采臣说:“这就是聂小倩。”宁母大惊失色。小倩对宁母说:“我孤身一人,远离父母兄弟。蒙公子相救,全身都受公子的恩泽,我愿意承担家务,来报答他的大恩大德。”宁母发现他绰约可爱,才敢和她说话,说:“你喜欢我的儿子,我也非常高兴。但是我一生就这一个儿子,要他来传宗接代的,不敢让他有个鬼妾。”小倩说:“我实在没有别的心思。我是九泉之下的人,既然被能被母亲相信,请让我把他当哥哥对待,陪着您,早晚侍奉您,怎么样?”宁母可怜她的真诚,就答应了。小倩打算去拜见嫂子。宁母说她有病在身,就没让她去。小倩玉是到了厨房,替宁母做饭。在家里走动,就像对这个家非常熟悉似的。
到了傍晚,宁母害怕了,让她回去睡觉,却不给她准备床褥。小倩知道了宁母的意思,于是打算离开。到宁采臣的房间告别,却退了几步,徘徊在房外,好像怕什么东西。宁采臣叫她近来。小倩说:“屋里有剑气逼人。从前在路上我不敢出来拜见你,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宁采臣想起来原来是因为剑鞘,取出来挂到别的屋里。小倩才近来,就在灯下坐下。过了一个时辰,都没有说一句话。过了很长时间,小倩问到:“您晚上读书吗?我从小就背诵《楞严经》,现在有一半都忘了。我背诵一卷,晚上有空,让哥哥帮我更正。”宁采臣答应了。又坐下,默然不语,二更鼓响完,却不说要走。宁采臣催促她。小倩发愁说:“我是他乡的孤魂,非常害怕荒坟。”宁采臣说:“家里没有别的卧室了,况且兄妹之间要避嫌的。”小倩起身,眉头紧皱就要哭了,踉跄的慢慢走出房门,走下台阶就不见了。宁采臣心下可怜她,打算让她住在别的屋里,又害怕母亲责怪。聂小倩一早就来拜见宁母,端饭端水,下厨做饭,全都按照宁母的心思做事。黄昏就告别,每次经过宁采臣的房子,就在灯下诵经。觉得宁采臣该睡觉了,才始愁苦的离去。
起初,宁采臣的妻子病得很重,宁母劳累不堪;从小倩来了以后,非常安逸,内心非常感激小倩。日子渐渐长了,对她亲爱的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竟忘了她是个鬼;不忍心再让她晚上走,挽留她和自己睡在一处。小倩才来的时候从不吃饭喝水,半年后慢慢能喝点稀粥。宁采臣母子二人都疼爱她,都不说她是鬼,别人亦分辨不出。不多久,宁采臣的妻子死了。宁母暗地里有让宁采臣娶小倩的意思,但是担心对儿子不利。小倩偷偷观察,趁机告诉宁母说:“我来了一年多了,您应当知到我的底细了。为了不祸害行人,所以我跟随哥哥来这里。我没有别的意思,只因为公子光明磊落,被天、人敬仰,实在是想跟随他几年,借此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来光耀我在地下的身份。”宁母也知道她没有恶意,但是担心她不能生儿育女。小倩说:“儿女是天明。公子注定有福,有三个儿子,不要因为他的妻子是鬼而耽误了他。”宁母相信了她,和儿子商量。宁采臣大喜,并遍告亲戚朋友。有人请求让新媳妇出来相见,小倩大方的打扮完出来,满堂都瞪大了眼睛,反而不怀疑她是鬼,倒怀疑她是神仙。因此五服之内的宗族,全都带着贺礼来庆贺,争相观看小倩。小倩擅长化兰话梅花,每次都作画回赠他们,得到的人都珍藏起来,认为很光荣......
挺好看的

这样吧,我就不按原文给你直译了,简单的介绍一下原著内容,在《聊斋志异》中,这篇故事叫做《聂小倩》。
故事讲的是,浙江人宁采臣,品行端庄,经常对别人说,他一辈子只钟情于妻子,绝不纳妾。
一次,宁采臣前往金华,就在金华城北的兰若寺休息。兰若寺里荒草遍地,只有一位叫燕赤霞的陕西隐士(剑客)住在这里。
宁采臣因为刚换了新住所,所以晚上睡不着,忽然听见墙头外有妇人交谈,通过话语之间,知道其中年纪大的叫“姥姥”,长得好看的叫“小倩”。宁采臣刚要睡去,那个叫小倩的女子便不请自来了,主动投怀送抱,被宁采臣严词拒绝;小倩又把金子放在宁采臣床上,也被宁采臣扔了出来。
后来,兰若寺又有书生和书童借住,在夜晚陆续死亡。宁采臣和燕赤霞都认为是鬼干的。这个时候,小倩出现在宁采臣的面前,说自己生前姓聂,现在被夜叉胁迫害人,将好色或贪财人的血、内脏取出,供妖精食用。自己买藏在寺外的荒地,请宁采臣帮她将尸骨迁往安宁的墓穴,还建议宁采臣和燕赤霞同居一室,借以避难。
宁采臣于是不顾燕赤霞的反对,硬是和他住在一起。燕赤霞有只神奇的箱子,一遇妖气,就突然打开,飞出韭菜叶宽窄的匕首,割伤了妖精。
后来,宁采臣要回家了,就按照小倩说的,找到了她的坟,用衣裳包裹了尸骨,带了回去。走时,燕赤霞把自己的破箭袋子送给了宁采臣做护身符。
小倩跟随宁采臣回到家里,宁采臣的妻子久病不起,母亲年事已高,小倩拜见了宁母后,宁母并不喜欢她,她也十分知趣,白天端茶倒水、晚上阅读诗书,等家人要休息了,她就飘然离去。
后来,宁采臣的妻子病逝了,小倩经过长时间的人间生活,也能够像人一样吃点东西了,渐渐的,宁母就接受了她,宁采臣终于和聂小倩拜堂成亲了。亲友见到美丽的小倩,并不认为她是鬼,反觉得她是天上的神仙。
婚后,有一天,小倩惊慌失措的让宁采臣赶紧把当年燕赤霞赠送的破箭袋子挂在门上。到了晚上,妖风阵阵,夜叉前来寻仇了,只见箭袋一道白光,就将夜叉收进袋内,化成清水。
自此后,家道安宁,宁采臣考中进士,小倩为他生了两个男孩,宁采臣又纳了房妾,妾又生了一个男孩,宁采臣的三个儿子都做了清官。
从此,一家人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