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观论文 [我的教育观]

   更新日期:2024.06.01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指的应该是传做人之道,授学业之法,解人生之惑。一名好老师绝不是辛勤如保姆,牺牲如蜡烛,重要的是做好学生精神上的引领者,把处理事件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一、放养——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记得哪本书上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有两种方式:放养型和圈养型。我认为放养型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这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好像有圈养的嫌疑,存在“走正步”的通病。那么,怎样消除它的弊端呢?我尝试着为孩子创造一点点自由的空间。
  早读、夕会及下雨天不做操的时间,我会提醒孩子们各做各的事,使之能有自由阅读、作业、说话、交流、发呆、遐想的独立空间。让孩子的内心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是他们思想的源泉、行为的动力。为什么要清一色的读书声,为什么要人人个个都做同样的事?上海著名的教育实践专家冯恩洪先生曾经说过:“差异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要培养发展孩子的个性差异,消除教育“走正步”的现象,还是给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吧!
  二、疏通——消除孩子的思想疲惫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他经过考察成功治水的经验就是采用疏通之法,而避免了其父鲧的堵水之弊。其实在我们的现实之中,“堵”的教育误区比比皆是,在孩子遇到问题而消极怠惰违纪之时,我们怎么办?唠唠叨叨、心烦意乱吗?还是训斥处罚、请家长呢?这些方式我们都曾经尝试,属于“堵”的教育方式,虽有一时之效,但绝不是良方。
  学生不做体操怎么办?孩子振振有词“胃炎”“打球腿疼”,了解了这些原因后,我先来个对症下药:“胃炎对做操有影响吗?打球腿疼是运动过量,你要减少的是打球的时间,做操是舒筋活骨正好有益!”而后再讲道理:“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所以请大家对自己负责!还有打算不做操的吗?”全场纷纷摇头示意,那几个顽皮孩子理屈词穷只能服从了。
  乱扔纸屑怎么引导?相信每个学生都会知道不对,但绝对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行为。为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我讲了一个修马桶的小男孩的故事。这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在国外考察的“我”,受一位母亲所托,去卫生间看看,他的儿子进去很久了为什么没有出来。“我”进去以后,看到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正在满头大汗地修马桶,说是怎么也冲不了水了,他很着急。最后他费了很大的工夫总算修好了,他冲了水,才放心地离开了。这就是那位外国小男孩的素质,该自己负责的事一定要做到底。这个榜样故事对孩子的触动很大,我以此来提醒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素质的人,还自己周围一片洁净的空间,受到了学生一致认同。
  三、引导——做好孩子精神上的引路人
  每天都要做体操、排路队,对于活泼好动、喜爱新鲜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乏味的事啊!于是,我在观察后,说:“老师今天有一个发现,女孩子中肖XX做操最有气质,瞧她那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一种美感。”“何XX和刘XX做操时动作很富有一种节奏感、韵律美。当然这样一种气质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希望大家好好训练,争取都能成为有气质的人。”这样“做有气质的人”就成为了学生做操的目标,谁不爱美啊,小孩子更想听到这样的评价呢!也许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特长培养,而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比如孩子坐立行的姿势。孩子的个人形象我们有必要加以重视,从小开始培养了。
  孩子年少不懂事,难免会有小摩擦、小纠纷,怎么解决呢?我认为引导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这很重要。首先是互相沟通,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同时也听听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这样便于相互理解,消除误会,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老师再来充当“法官”,公正评判,引导他们“要做一个大气的人,胸怀宽阔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四、挑战——创造机会,使孩子懂得变通
  (1)接受一次多做作业的机会,挑战习惯、惰性;接受朗读习作的机会,挑战怯懦、慌张。
  (2)说服师长,多想出几条理由,以获取支持,实现自己的想法。
  (3)用好每学期一次不做作业的机会,把握生日、比赛或其他特殊的有利时机,好好选择,懂得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特殊情况灵活处理。
  (4)每一次考试或是竞赛写一份总结,除了找出失误或失败的原因,更要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收获、进步之处,表扬自己,获取信心。
  于丹在《百家讲坛》里曾经说:“这个世界上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越好。”作为教师也需要把握好这一点,为了让孩子尽快地独立起来,我们只能做一个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让他们在处理自己的各项事件中变得成熟起来,强大起来,那时他们才会离开师长的视线,走向更远更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蓉园小学)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