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极拳的门派分哪些?

   更新日期:2024.06.01
太极拳的流派 \x0d\x0a\x0d\x0a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 \x0d\x0a\x0d\x0a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 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所不同。 \x0d\x0a\x0d\x0a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 “采挒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 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 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 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x0d\x0a\x0d\x0a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 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x0d\x0a\x0d\x0a杨式太极拳 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 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 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 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 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 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 。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x0d\x0a\x0d\x0a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 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 形三者合一。 \x0d\x0a\x0d\x0a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循规蹈矩,松静自然,独 具静态之妙。拳架虽然小巧,但具有大架功底,又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 舒展,不显拘束。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 \x0d\x0a\x0d\x0a孙式太极拳 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自幼酷爱武术,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之师郭 云深,又从师程廷华学八卦掌。经多年研练,功夫深厚。后有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x0d\x0a\x0d\x0a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迈步必跟,退步必撤。动作舒展园活,敏捷自然,练时双足虚实分明,全趟练起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转身时以“开”、 “合”相接,所以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 13622249493 :我国现存太极拳分为哪些流派?
    台怜信4275 :答: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以及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
  • 13622249493 :传统太极拳主要包括哪六个门派?
    台怜信4275 :答: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
  • 13622249493 :太极拳有哪些宗派和门派
    台怜信4275 :答: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李式、郝式、赵堡架等传统流派。建国后,国家体委又相继颁布了24式、88式、48式、42式、8式、16式、32式等系列太极拳套路,俗称国家套路,形成一个新的流派。传统套路流传到港、台、海外,经人研究挖掘又有新的流派产生。
  • 13622249493 :太极拳每种流派的区别在哪里
    台怜信4275 :答:太极的五大流派分别是杨、武、陈、吴、孙 。具体区别;杨式:主要特点是架式舒展、绵缓柔和,给人一种气势不凡、大气磅礴感觉。舒展中正,柔中寓刚;圆活饱满,沉稳浑厚。陈式: 陈式突出特点是动作古朴,其中有发劲动作。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蓄发互变。吴式:主要特点是在动作姿势上,...
  • 13622249493 :有哪些太极拳门派,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台怜信4275 :答:门派?拉山头的那种吗,现在不流行了吧。太极拳主要讲的是派别,一个拳种在世界各地都有流传,我就用个人经验,简单介绍一下。理解可能不够请见谅。主要大概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陈式:最接近太极拳的原始形态,太极原本既然作为一种搏击术,那么对动作的要求自然也就极高,其中很多动作不...
  • 13622249493 :国家规定太极拳的五大门派
    台怜信4275 :答:所谓五个流派,是陈、杨、吴、武、孙。其实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影响大一些而已,又岂是谁规定得了的。一般称“某式太极”,都是太极一门的东西。
  • 13622249493 :太极拳有多少门派
    台怜信4275 :答: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
  • 13622249493 :太极拳五大门派是什么?
    台怜信4275 :答:[PP]太极拳主要六大门派 [PP]陈式太极拳 [PP]陈式太极是太极拳流派之一。创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陈王廷,字奏庭。自幼习文练武,承袭祖传武技。明崇祯十四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披坚持锐,扫荡群氛”。明亡后,隐居家乡,陶情于渔水,盘桓於山川,忙时耕田,闲时“造拳”。他编造...
  • 13622249493 :太极拳有六个门派,哪个门派是属于格斗实战类的?
    台怜信4275 :答:这位朋友所谓的六个门派应该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陈,杨,武,吴,孙,赵堡吧。要问格斗实战其实你任何一个门派的拳练好了,都会有较好的技击效果,如果现在还没学,就奔着技击去的话,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但又未尝不可以,因为现在好多拳馆为了吸引人都在打这样的招牌。速成。在各个派别中,陈氏。刚...
  • 13622249493 :太极拳有多少种
    台怜信4275 :答: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