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何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

   更新日期:2024.06.01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太阳历(干支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属太阳历范畴,于先秦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扩展资料:

起源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即太极图中四象的太阴、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日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人类各民族多有此四。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四象,即四季),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八卦),到秦汉年间[3],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曾提到阴阳(日月运行)、四时(四季)、八位(八卦)、十二度(时辰)、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之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周年视运动,所以其西历日期近乎固定,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是区分公转运动对于地球影响的八个关键节点。

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个则反映了四季中更细微的气候变化。


节气歌

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相关的民谚。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注意:最后两句是说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日期是西历日期。

二十四节令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干老虎;

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望采纳~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1届常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在中国大陆,“二十四节气”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历史上,它是在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每运动15°,到达一定位置,这个位置是一个“节气”;地球每年会转360°,所以有24等份,统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次会议(这场为期5天的会议将持续到12月2日),会上发表了批准二十四节气入遗的公告。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习惯,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以及认识一年在季节、气候和物候方面的变化而形成。

二十四节气是此次要求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37项提案之一。还有其他五项提案被推荐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年来,已经有336项提案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在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会议中心召开。30号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一文化体系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无疑将大大增强我们对它的文化自信心。这套跟我国两千多年历史文明紧密相关、须臾不离的纪年纪时历法,以及它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应该得到更多的挖掘整理,以使它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好的扬弃,发挥更大的效益。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于哪一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根据查询知到题库显示,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歌哪一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昨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科技日报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游雪晴)“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个中国人从...
  • 18576852682 :24节气哪一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阴曲琰2490 :答:24节气于2016年11月30日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成功通过审议,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荣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认可,也使得全球更多人能够了解和...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是那一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二十四节气内容是在2016年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哪一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廿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廿四节气与干支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何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
    阴曲琰2490 :答: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次会议(这场为期5天的会议将持续到12月2日),会上发表了批准二十四节气入遗的公告。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习惯,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什么时候?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11月30日(当地时间)上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18576852682 :24节气属于哪一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阴曲琰2490 :答:二十四节气在2016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们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春季的惊蛰、清明,夏季的芒种、大暑,秋季的处暑、寒露,以及冬季的小雪、大雪等节气,都指导着农作物的种植与收割,同时也影响着...
  • 18576852682 :二十四节气哪一年被列入非遗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18576852682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是哪一年
    阴曲琰2490 :答:201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上午,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