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形象?

   更新日期:2024.06.02
周瑜最大的魅力在于有多面性,在史书中,刚柔相济这样的特质就很明显,雄烈英迈和温润儒雅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我觉得这就是周瑜最独一无二也是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故他的这种“刚柔相济”的特质是最值得欣赏的,我个人认为他是那种条件优越又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英气勃发,果敢进取,享受生活,追求事业(建功立业)的人,而不是单纯只有周周的“顾曲听音”“谦让得人”“英雄美人”这些阴柔的一面。

  除了历史人物的刚柔相济,后世的附会又给周瑜这个形象加上了不少孩童性和其他丰富又有些矛盾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更多面且立体。演义里的周瑜就是这种集孩童的任性可爱和智将阴毒老辣为一体的奇怪产物,也就是集毒与美于一身吧,怪不得被称为“活周瑜”的小生名家叶盛兰认为周瑜是最难演又最喜欢演的角色,虽然没有多少唱工和作派,但几乎把小生的几个类别都用上了,他说这是“五子登科”。京剧小生行当里有“雉尾生(吕布),扇子生(张君瑞),官衣生(王金龙),娃娃生(陆文龙),穷生(周仁)共五钟类型,而一个周瑜就把前四种都占上了。他有雉尾生的英迈和矜骄;扇子生的风流和温润;官衣生的大气和儒雅;娃娃生的活力和帅气,除了一个不上台面的穷生永远和周周无缘外,周瑜这个角色是多么具有多面性啊。

  从历史上的刚柔相济到后世附会出来的多面个性,才使周瑜这个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吸引人。 看到一本书说女性理想中的男子是这样的:长相上身材高大而俊美;气质上为“自信而不自负;谦让而不随俗;果断而不武断;沉着而不刻板;刚毅而不鲁莽;博学而不迂腐。”当然啦这是心理学家概括的,社会性上估计还得加上有钱有地位,这些也是所有想获得MM爱慕的DD需要努力的方向。MM往往会说“爱不需要理由”,其实这些都可以分析量化的,这样排出来一看,历史人物周瑜和演义里的赵云都比较符合,怪不得现在“周周”“云云”的人气会很旺呢,这其中又有周瑜有历史依据而赵云纯是附会的高下之别。

翻开正史,可以发现周瑜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再加上一条道德高尚。周瑜除了符合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次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说风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将,其雅量高致又有“曲有误,周郎顾”的歌谣流传,非比那些粗莽武夫,是一个风雅超群的人物。只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么心驰神往了。
最后说说他的朝气,周瑜不仅具德,才,风度,他又独具一种朝气,一种锐意进取自信豪迈的英霸之气。对自己人他是谦逊有礼的,但对敌人和挑战他又表现出蔑视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刘备和周瑜在赤壁战前相会时,当刘备说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操自寻死尔”的回答是多么有气势,而刘备的拖延在后相比又是多么的猥琐。周瑜的谋略也无不透出这种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这就是最令人羡慕的“英才天纵”了。但周瑜的豪迈和关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质区别,因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谋划基础上的,非比关羽之流无谓的狂傲换来的只是身败名裂,正因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这种气质和孙策相象,但孙策又是轻佻和嗜杀的,周瑜却是从容娴雅的,就象有人说的他的气质是孙策和诸葛亮的结合,在周瑜身上刚和柔就这么恰到好处的结合了。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
------------------------------------------
ps:三国演义里的周郎明显是被姓罗的丑化过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在三国历史上,东吴周瑜并非民间流传的“既生瑜,何生亮”式的嫉贤妒能、量小短毒的人物,而是一位有远见卓识、智勇兼备、气度非凡、多才多艺又富开拓进取精神的将才, 时人赞评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性度恢廓”,这充分显示出周瑜的杰出才华和人格魅力。
0 z- G/ }0 `6 I4 [: x$ I [- B4 ` T; h3 ]2 y/ M$ P4 P
关键词:周瑜;器量;性度恢廓;文武筹略;《三国志》 8 V6 S; m: I0 u/ k9 D" G

# }5 a0 v" @( }1 i0 D( }7 t 在魏、吴、蜀三国时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纷纷,在生存竞争的社会大潮中涌现出了众多的顶犬立地、叱咤风云的英雄和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其中,东吴周瑜就是一位有远见卓识、智勇兼备、器量广大、善与人同、多才多艺的开拓、进取人格的将才。笔者拟以《三国志》等史籍为依据,运用将略、器量、荐贤等方面的史料,来综合考察周瑜的历史地位和形象价值。
, r( N5 ?8 l7 ~# _8 { “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1]、“公瑾雄烈,胆略兼人” [1]这是对周瑜的总体评价。事实上,这些评价正反映出三国史籍对周瑜的生平事迹和卓越功勋的肯定。周瑜不仅早年为孙策创立江东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赤壁之战”抒写了他人生最为精彩而得意的一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从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基础。这充分表现了周瑜“应变将略”的杰出军事才华和指挥人格魅力。
$ t$ D# F) V8 R3 z% z 周瑜的军事“将略”才能,在他为孙氏集团创业江东时,己初露锋芒,这也是周瑜具体的人生选择和成功人格的自我价值实现。周瑜不选择袁术,而选择当时还未成气候的孙策,可以说是慧眼独具。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周瑜与孙策同年,“独相友善”,从孙策创业之始的厉阳出发,周瑜应孙策之邀带兵迎接,在共同的事业上得到孙策“吾得卿, 事谐也”的信赖和肯定,并随孙策攻占横江、当利。建安三年(公元197年),年仅24岁的周瑜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从此以后,他帮助孙策拓广基业,征战南北:攻荆州、打皖县、进军寻阳、讨伐江夏郡,平定豫章、庐陵二郡等,然后留守巴丘。孙策死后,又协助孙权“讨麻、保二屯,袅其渠帅,囚俘万余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讨伐江夏, “为前部大督”[1],充分显示了周瑜杰出的军事领导才华。[1]
! e0 o7 v( n7 E. _9 V6 ^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周瑜的军事才华的全景综合式展示:周瑜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军事预测、军阵指挥、战略战术以及善于博采众议、果断决策的胸怀,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次由周瑜具体策划、部署和亲自指挥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成为二国史上著名的战役: 三国(曹、孙、刘)的人才精英皆大会于此,魏、吴、蜀“三分局面”也决定于此时,凝聚成天时、地利、人和优化合力的总较量,从而使周瑜“威声远著”。[1]

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 15991249819 :三国演义中周瑜的人物形象分析
    崔泉龚2112 :答:2、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
  • 15991249819 :《三国演义》周瑜的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崔泉龚2112 :答:1、具有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杰出的军事才能。周瑜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表现了他的杰出军事才能。 但最能体现的莫过于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周瑜是一个政治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雄才大略的英雄。这就是周瑜的主要特点。2、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
  • 15991249819 :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中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崔泉龚2112 :答:周瑜:1、嫉妒贤人(诸葛亮)。2、为人阴险(用造箭害诸葛亮)。3、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但对鲁肃却是个好上司(什么事都教他,并告诉他知识)。
  • 15991249819 :《周瑜》文学人物形象鉴赏|分析|特点
    崔泉龚2112 :答:周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今安徽舒城)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出身士族,姿质风流,仪容秀丽,潇洒飘逸,尤擅文武韬略,又精通音乐,故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 周瑜才智超人,胸怀大志,为人正直,仗义疏财。尝为友人“让舍以居”,而在朋友穷困时,又能全力相助。如...
  • 15991249819 :周瑜的人物性格特点,周瑜的人物性格特点及事迹
    崔泉龚2112 :答:1.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他在历史上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和孙策交好,在孙策去世之后,忠心耿耿地地辅佐孙权。2.他在《三国演义》中给人留下的特点是他心胸狭隘、气量狭小,容易冲动,意气用事。3.周瑜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形象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
  • 15991249819 :周瑜人物特点
    崔泉龚2112 :答: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言谈说辞,可以轻易地改变战争的动向(其实是夸张的说法,只是想突出他的政治影响和才略)。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后人在看《三国演义》时,认为周瑜是一位小肚鸡肠的人,为了和小的事都要斤斤计较。在周瑜临死之时,还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嚎。《三国演义》只是一...
  • 15991249819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崔泉龚2112 :答:周瑜的性格特点: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2、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3、周瑜是一个宽宏大度之人,有一个成语“饮醇自醉”,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原文是“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思是“跟周公瑾相交,好比饮味道浓厚的美酒...
  • 15991249819 :草船借箭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崔泉龚2112 :答:《草船借箭》中的周瑜是一个妒贤嫉能、心胸狭窄的小人形象。在故事中,周瑜对才能比自己强的诸葛亮心怀妒忌,于是设计陷害他,让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最后这个毒计被诸葛亮的才智成功化解,可见周瑜的才智也不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
  • 15991249819 :周瑜的形象?
    崔泉龚2112 :答:0 z- G/ }0 `6 I4 [: x$ I [- B4 ` T; h3 ]2 y/ M$ P4 P 关键词:周瑜;器量;性度恢廓;文武筹略;《三国志》 8 V6 S; m: I0 u/ k9 D" G # }5 a0 v" @( }1 i0 D( }7 t 在魏、吴、蜀三国时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纷纷,在生存竞争的社会大潮中涌现出了...
  • 15991249819 :周瑜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崔泉龚2112 :答:周瑜的性格特点: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2、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3、周瑜是一个宽宏大度之人,有一个成语“饮醇自醉”,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原文是“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思是“跟周公瑾相交,好比饮味道浓厚的美酒...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