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场如何如何应用精益生产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2024.06.11
  精益生产的实施就如同管理一样,没有一套能够供所有企业实施,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文化,所谓对症下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也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有哪些技术应用呢?
  (一)“看板”生产制
  在精益生产的JIT生产体系中看板是制止过量生产,传递生产与物流搬运指示信息,管理控制在制品(物料)的管理与改善工具。
  看板生产制在现场的推行应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①建立“拉动式”的生产物流体系;②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规划“看板”的传递方式与存储区域;③在制品(毛坯或零部件)的存储要有明确的区域与量化标准;④严格遵守生产与物流搬运指示信息由看板传递的运行规则;⑤要配置相应的看板传递、存放的道具。
  看板既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是对在制品(毛坯或零部件)管理的工具。其发行数量体现了对在制品(毛坯或零部件)存储量的控制,递减发行数量的改善活动实质体现为降低在制品(毛坯或零部件)存储量的改善活动。
  工序间在制品的存储量分别由:后工序需求量、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生产保证周期等多因素决定。外制零部件(毛坯)的存储量分别由:生产需求量、订货周期、供货周期、供应保障周期等多因素决定。降低在制品(毛坯或零部件)存储量的改善活动要从上述各因素的改善活动入手,如果盲目的减少数量会使看板不是改善的“利器”反而会成为“凶器”。
  (二)小批量生产
  批量生产的经济曲线说明:产量越大、产量增长率越高,产品成本越低、降低生产成本速度越快。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或在需要大于供给时期已得到证实,特别是美国汽车业早期采用的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来降低产品成本的方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的成熟,市场的需求频繁变化,这就使“尽量扩大生产批量,以求得数量效益”的生产方式变得不适用。
  在精益生产中为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短交期”的市场需求,生产系统追求柔性与快速反应能力;普遍采用“多频次,少批量、混线”的生产与搬运作业。在此情况下,势必造成换产频繁,制造成本提高;但在必须采取这种作业方式条件下,缩小生产批量的改善着眼点势必集中在解决快速换产、缩短换产时间的改善活动上。
  (三)缩短生产周期
  为达到降低在制品的存储量与快速对应市场需求的目标,缩短制造系统的反应周期至关重要。在制造系统中包括三个过程周期,即生产信息处理周期、生产周期、销售物流周期。缩短生产信息处理周期的改善活动,可以采用“看板”或ERP系统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将得到良好的效果。缩短销售物流周期的改善活动,随着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将有所改善,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生产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各工序生产能力与生产作业、物流搬运的组织形式。提升生产能力的改善活动,大部分与技术改造工作密切相关,要求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负担较重。生产作业、物流搬运组织形式的改善活动,是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资金投入很低适于企业的推行。
  (四)“均衡化”生产(计划)组织
  针对市场需求的不均衡,销售需求计划也无法实现均衡。如果单纯的追求市场的不均衡与及时需求而采用成品大量库存作为协调,会造成库存成本的上升与产品滞销的风险,只会降低利润率。反之片面的追求成品与在制品的降低,减少产品滞销的风险,使生产计划完全执行销售计划;造成个性化生产频繁、失去批量经济性,也会增加管理成本使制造成本上升。因此,在成本竞争日趋激烈的状态下,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不可只局限于自身内部而是要扩展到整条供应链的管理。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结点”企业为降低采购成本,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加强自身市场预测能力与设定合理成品、零部件(毛坯)存储的条件下,引入“均衡生产”的理念对自己生产组织与几级供货企业的供货规则进行改善活动,实施供应链管理,协助前工序降低制造成本,达到降低本工序采购成本的目的。
  在决定前工序在制品存储量的各项因素中,后工序日需求量波动越大、物流搬运越不频繁等速;造成前工序为保证其需求量与供货周期,在制品的存储量过大;人、设备等资源的配置越不均衡,制造成本越高。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出发,前、后工序应是一种互利合作、双赢的经营战略。这就要求,后工序向前工序提出的供货(生产)需求计划要进行整合改善活动。其关键是要求后工序在生产周期内向前工序提出的产品需求达到恒定与领取的频繁等速,实现品种与数量的均衡;前工序按后工序的要求准时、匀速的生产产品。这就要求①后工序向前工序提出“均衡”的生产需求计划,,即按制定的零部件(毛坯)的领取搬运物流规则(供货批量、供货周期、供货时机、存储规模、存储方式等)均衡组织物流供应;同时对需求零部件(毛坯)的生产消耗也要实现“批量”均衡;即按制定的生产管理规则(换产频次、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等)均衡组织生产。②前工序按后工序需求的供货规则,按制定的生产管理规则(生产时机、生产批量、生产周期等)均衡组织生产;同时,对本工序零部件(毛坯)需求的供应可采用后工序对自身的供应物流规则。
  以上只是精益生产的部分技术应用,当然还有很多应用需要大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去提炼,精益生产对现场不良问题的改善有着明显的作用,零缺陷的实现是精益生产的最终目标。

  • 18748921107 :企业怎样有效实现精益生产
    戈店卓1845 :答:执行精益生产,发挥员工的作用是关键。强化全员精益管理意识的教育与培训,要实现全体员工意识的普及。训练内容包括:竞赛现状、浪费观念、拉力生产、5 S、队伍改进、全员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以促进全体员工转变观念。2.建立项目领导和项目推进组 这个步骤是创建一个精益生产组织。精益生产方式在许多企...
  • 18748921107 :管理者如何加强企业车间的精益生产管理 ?
    戈店卓1845 :答:车间在质量管理中建立和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即把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计划形成、投料、生产、成品四个生产阶段全部纳入质量控制系统,将其整合成紧密相连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还要加强企业人员综合管理,员工的素质如何,生产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
  • 18748921107 :怎么搞好精益生产,有什么方法?
    戈店卓1845 :答:绩效评估和监控:建立适当的绩效评估和监控机制,跟踪和评估精益生产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组合,从而满足组织的具体需求和目标。精益生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全员参与,根据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变革。点赞+关注,了解更多企业管理方法!
  • 18748921107 :如何实施精益生产?有哪些方法?
    戈店卓1845 :答:步骤4:从5S开始的现场改进 5S管理(组织,纠正,清洁,清洁,完成)。要实施精益生产方法,我们必须首先改善现场环境,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并减少空间占用;整顿有序在现场摆放物品;清洁后,保持现场清洁并及时维护设备维护:经过检查和整顿,员工将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保持良好的现场环境,从而提高公司的生产...
  • 18748921107 :车间如何开展精益生产现场管理?
    戈店卓1845 :答:这里列出的步骤仅供参考,因为实施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是必须要对企业现场进行调研诊断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去设立针对性的实施步骤的。1:现场5S活动;2:看板管理;3:价值流分析;4:标准化作业;5:拉动生产;6:JIT生产;7:均衡生产;8:快速切换;9:TPM管理;10:持续改善。
  • 18748921107 :企业如何推进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怎么开展?
    戈店卓1845 :答:这也是很多企业实施精益生产时必经的一步,有的企业把这个小组叫“精益生产委员会”,有的叫“改善组织”。一般来说,总经理应是精益组织的负责人,有些企业也把工厂负责的副总经理列为负责人,组织应包括生产管理部门、制造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品质部门的等相关部门的主管,要确立负责人的改善职责。步骤...
  • 18748921107 :精益理念如何进行生产现场管理?
    戈店卓1845 :答:1、生产上精心组织。精益生产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则是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力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应把精心组织好生产,作为搞好生产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同时以市场需求指导现场...
  • 18748921107 :精益生产管理有哪些方法?
    戈店卓1845 :答:5、全面生产维护(TPM)。TPM起源于日本, 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创建设计优良的设备系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实现安全性和高质量,防止故障发生,从而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和全面生产效率的提高。6、运用价值流图来识别浪费。生产过程中到处充斥着惊人的浪费现象,价值流图是实施精益系统、消除过程浪费的...
  • 18748921107 :企业如何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生产现场?
    戈店卓1845 :答:企业如何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生产现场?简述如下:步骤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步骤二:成立项目领导和项目推行小组 步骤三:建立示范线,确定管理样板 步骤四:现场改善,从5S开始 步骤五:绘制生产价值的流程图 步骤六:开展改进研讨会
  • 18748921107 :做好精益生产车间现场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戈店卓1845 :答:2、完善车间管理制度 车间在贯彻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按照经济责任制的原则,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车间内部职能组、工段、班组等各项组织和车间主任、职能组长、工段长、班组长、技术人员、工人等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工作有标准,检验有依据...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