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更新日期:2024.05.31

这句话是出自顾城 的《一代人》。

原文: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拓展资料:

《一代人》是朦胧派诗人顾城于1979年在北京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流传较广。它抒发了一代人的心声,也寄托了一代人的理想与志向--历经"黑夜"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着的追求。

创作背景:

写作时间

这首诗作于1979年4月,发表于《星星》1980年第3期,后收录于作者诗集《黑眼睛》。

文化背景:

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在《西班牙宪警谣》一诗中写道:"在这白金的夜里,黑夜遂被夜色染黑。"作者顾城可能受到此诗影响而写了此诗。[3]

时代背景:

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文化大革命"是顾城写下这首诗的背景,尽管事实上文革政治运动早已淡化,但是在经历过得人的脑海里,"文化大革命"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

作者简介:

顾城顾城(1956~1993),生于北京。"文化大革命"中开始写作。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1988年赴新西兰讲学,后隐居激流岛,1993年杀妻后自杀。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等。



顾城(1956-1993),出版的诗集有《黑眼睛》(1986)、《顾城诗全编》(1995)、《顾城的诗》(1998)等。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全诗就一句。没有可字.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猛咯内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

“黑夜”与“光明”形成暗色与亮色的鲜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经过变形的意想,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艺术表现触发了读者的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出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的顽强求索的精神……。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黑夜——眼睛——光明”一个简单的意向群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历史转折关头特有的社会景象和人的心理结构。有限中表现出无限,单纯中包孕着深厚,这是诗的特有规律。新诗潮的先行者在追寻人性复归的同时,也在追寻诗向本体的复归。

这首小诗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它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迫使人对历史进行反思。

来源:[顾城之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可我却注定要用她来寻找光明
虽然这是她的职责,
可我并不认为这是做是正确的,
只因为那弥漫在其中的悲哀和孤独.
那是她从诞生起就被注定的,
所以我不喜欢看我的眼睛.
可这样也不会改变什么,
只会让我越来越虚伪与麻木
出自《一代人》
作者:顾城

顾城的作品《一代人》
这首诗就只有这一句话。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顾城的诗歌 《一代人》
整首诗就这一句话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