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鲁肃两人的战略眼光分别有什么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更新日期:2024.06.01

原文兄台对这周瑜和鲁肃这两个历史人物战略眼光的高下,是这样的:


“周瑜的短处在于大局感欠佳,没有看到孙刘联盟是当时两家能够生存的唯一之道,一再主张杀死或软禁刘备。赤壁战后,他在南郡前线一再和曹仁过不去,结果自己受箭伤,不但荆州被刘备抢得,连自己的年轻生命也搭上,可惜。

周瑜一再主张消灭刘备,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不够远见的地方。

有一点要说明,当时的孙吴实力不能过高估计,孙吴取得赤壁、夷亭两次大战的胜利,可孙权称帝却迟到229年,曹丕在220,刘备跟进在221(可能年份差一年),其中原因就在于孙吴既无名份,又有江东大族的关系要融合。而且,刘备虽然最弱,要将其完全消灭,连曹操都做不做,孙吴实力恐怕更差一点吧。所以,周瑜消灭刘备的主张无论如何不够明智。

鲁肃

此人绝对是一位高瞻远见的战略家。

鲁肃,在刘备借机取得荆州之后,劝说孙权“多树操之敌”,这才有了孙吴对这一事实的默认态度。此后他继周瑜之后镇守孙吴上游,也是从不计较关羽的傲慢,只是从维护两者联盟的大局出发。

鲁肃死后,继任者吕蒙和周瑜的思路一致,于是有了袭取荆州之举,当然看不到荆州重要性的一介武夫关羽本人也是给对方机会。荆州一失,西蜀不可避免地一撅不振,直至灭亡,而上游要障尽失的孙吴也只能在陆抗死后,王濬的楼船下一片降幡了。

很多朋友都觉得周瑜如真的杀死刘备,那对孙吴很有帮助。但实际上,从刘备脱离曹操开始起,再想杀他就很困难了。周瑜对刘备起杀心,不要说实施的难度很大,只要想像一下真的杀了刘备后,刘备手下的忠心旧属会如何和孙吴作对,就知道周瑜的这一想法会让曹操多么地高兴了。对刘备的态度,周瑜和鲁肃恰成鲜明对比,一个置于死地后快,一个“多树操之敌”,孰高孰下,当一目了然。


很明显,上面的观点还是受了不少演义的影响,周瑜什么时候说过要杀刘备拉?他对刘备的方法是利用和软化,用怀柔的策略寄留刘备,不使刘备势力作大的前提下,又在表面维护好孙刘主次(孙权养着刘,而不是并列)的良好关系,并想利用刘备的部下关羽张飞,为自己今后的征伐天下所用,如果杀了刘备,就没有这种可能了,周瑜要杀刘备,都是演义造成的错觉,并不是历史上周瑜的作法。

而周瑜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同于后来莽撞撕破孙刘关系的孙权吕蒙,所以说周瑜是非常有大局观的,按历史,可以明确的说,周瑜时代是孙刘关系最好的蜜月期,周瑜分地给刘备,还交换部队并肩作战。而后来的鲁肃时代呢,恰恰是双方争战的开端,而且也征战过,如抢三郡。

周瑜除了上面阐述的有大局观外,眼光还非常的长远,他在当初刘备只是孙权附庸的时候,就看出他是个“非池中物”会反嗤的枭雄,后来刘备的发展完全证明了他的预测,他从益州和荆州二路出兵北伐的谋划,也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所见相同,而其利用曹操暂败先下手夺益州的谋略,后来的刘备完全走的这条路,而且没有受到曹操的干扰走通了,可惜周瑜死了,一切的英明决断,由于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实施者,只能化为泡影。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该站在公正的角度,看待他们对自己利益集团的贡献,不能报任何尊刘尊魏或尊吴的偏见,所以这里说周瑜大局观强眼光长远,因为他的谋划都是有利于自己集团并很有先见性的。这里再说一下楼主说的鲁肃是所谓的“高瞻远见的战略家”。

三国志陈寿在引用孙权对周瑜,鲁肃评价时,明确说孙权评价的很对很中肯,所以才引用,这就很清楚的表明,史学家也是把鲁肃借荆州当成他的一个大缺点的,试问鲁肃的“高瞻远见”之说从何而来?恰恰相反,鲁肃是目光短浅,不光埋下了身後孙刘争战的种子,自己也吃了大苦果。

首先要搞清刘备的势力到底是一开始就很大呢,还是鲁肃借了荆州(南郡)后才变大的。这个问题史书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了,刘备在周瑜还活着时,虽然有南四郡,但出于东吴的包围中,处境非常窘迫,他自己说当时只能不顾生命危险不听诸葛的劝去讨要南郡,而在周瑜死后从鲁肃手里借到南郡后,刘备势力马上壮大并阻止东吴西征,用借到的江陵为桥头堡,完成了取蜀任务,势力迅速从孙权的附庸,演变成孙权方的敌对者。

本来按照周瑜的策略,孙刘可以有主次的协同作战,共同对付曹操,而鲁肃的昏招,使刘备势力一下作大,原来“多操之敌”的愿望完全落空,变成了多己之敌,史实也已经证明,鲁肃时代,刘备没有为孙刘共同抵御曹操作过任何一点贡献,(后来关羽北伐不算)。恰相反,鲁肃防关羽如防大敌,双方军事冲突不断,我想最后在单刀会上,鲁肃那样严厉的责骂关羽,自己也为自己的短视而后悔了吧。


可以说,后来的孙刘反目,都是鲁肃借荆州这个昏招埋下的苦果,如果客观的看待史实(周瑜时代孙刘关系良好共同抗操,鲁肃时代孙刘纷争不断),不带尊刘的有色眼光看问题,鲁肃没有远见的行为, 大大损害了自己集团的利益,也损害了原来和睦的孙刘关系,这样的人又何资格称为“高瞻远见的战略家”呢?

如果说鲁肃是刘备的卧底,对刘备集团有利是他本意的话,哪倒不用说他,但事实是鲁肃原来是想为自己集团作好事的,可最后办的糗事使多操之敌完全变成了多己之敌,

这样的人目光还不短浅吗?史书也已经把他这个大错指明了。

鲁肃借荆州的结果,完全有违自己原来多曹之敌的本意,不光多了关羽这个潜敌,史实证明后来曹操濡须口进攻东吴,东吴并没有达到象楼主说的“让刘备直接去和曹魏相争,而孙吴则抽身退出。”这样的任何目的,相反,借出江陵后,东吴向西发展的去路完全被刘备所隔断,非常大的损害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且也有违鲁肃原来“尽长江所极”的榻上策。



  • 19820995898 :鲁肃为何阻止周瑜杀诸葛亮?
    韦熊君1583 :答:刘备是一个。无德的枭雄。)所以后来的人包括罗贯中对周瑜很不爽。就故意把周瑜写成一个气量狭小的人。鲁肃确实要求联合刘备,诸葛亮的。这不光是周瑜与鲁肃两个人之间的战略眼光高下的不同。还因为周瑜最多考虑的是他的东吴小集团的利益,而鲁肃内心有心存天下苍生,隐隐有光复汉室的小小的希望。
  • 19820995898 :鲁肃的战略眼光到底体现在哪
    韦熊君1583 :答: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鲁肃对此非常清楚。他认为,无论是东吴孙权还是占据荆州的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摆在两家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联合抗曹;二是各自为战;三是不战而降,归附曹操。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终生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公元...
  • 19820995898 :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更加的出色?
    韦熊君1583 :答:社稷之臣“。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周瑜确实完美无缺,可惜英年早逝,还没来得及立下太多功勋;鲁肃战略眼光独到,兢兢业业,但有时过于保守;吕蒙袭取关羽,奇计频出;陆逊辅佐孙权四十余年,掌内政、军事大权二十余年,且被孙权钦定接班周瑜。所以,这东吴四位大都督,周瑜可能更为出色一点。
  • 19820995898 :诸葛亮到底会不会打仗,小说中的是真是假,司马懿,周瑜,诸葛亮,鲁肃...
    韦熊君1583 :答:司马和诸葛打过,可以说是平分秋色 诸葛攻不进去,司马也不能打过来 鲁肃在战略上比周是要强的 周瑜曾再三要求出兵打益州,但是刘备怎么会让你过,你过了也讨不到好,这个想法明显就落了下乘 法正在战略上没有太多表现 鲁肃初见孙权时有一个吴版隆中对,战略规划和诸葛的隆中对差不多 所以战略上两人...
  • 19820995898 :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名战略家吗?从哪些事件中可以看出?
    韦熊君1583 :答:孙权在鲁肃、周瑜、诸葛亮等的劝说下,最终才下定决心联合刘备一同抗操。于是暴发了赤壁之战,火烧连环船,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后,使孙权得以巩固东吴基业,称王东吴,建立吴国。从鲁肃力劝孙权联刘备一同抗曹,最终战败曹操,保住孙权东吴基业这件事,可见鲁肃确实很有战略眼光。第二件事是鲁肃主张借荆州...
  • 19820995898 :周瑜去世后鲁肃为何能接班?鲁肃到底有何才能能代替周瑜统兵?_百度知 ...
    韦熊君1583 :答:鲁肃是一个被严重误解的人,由于三国演义及影视作品的渲染,在很长时间内,鲁肃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老实人,这是被鲁肃的严重误解,鲁肃非旦不老实,而且是个眼光独到、当机立断的战略家。 赤壁之战前后,周瑜是江东诸将之首,先后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打败了曹操的军队,夺取了荆州最重要的地方-南郡,并被孙权委任为南...
  • 19820995898 :鲁肃没有打过什么硬仗,那他凭什么和周瑜等人并列?
    韦熊君1583 :答:曹操吓得笔都掉到了地上。所以,整体看来,二代都督鲁肃,拥有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并且能随着形势,灵活应变。他和诸葛亮两人,遥相呼应,稳稳地维持着孙刘联盟这条战线,虽终其一生,没有打过足够分量的大仗,但他对得起周瑜的临终举荐之恩,完全有资格并立四大都督之列。
  • 19820995898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的智慧更胜一筹?
    韦熊君1583 :答:东吴的四大都督按时间先后的排列顺序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四大都督的话,我认为是这样的:周瑜文武双全、胆略过人,是天生领导型的儒将。鲁肃低调沉稳、深谋远略,是战略级别型的谋士。吕蒙勤奋好学、勇猛善战,是封疆大吏型的上将。陆逊足智多谋、冷静善断,是江山社稷型...
  • 19820995898 :三国中最有战略眼光的两个人他们做了什么吓到曹操?
    韦熊君1583 :答:首先,是荆州归属之争;其次,双方一致将益州作为下一个战略目标。但此时由于曹操的极大威胁,双方仍保持着合作关系。周瑜死后,继位的鲁肃一直坚持孙刘结合。在他的提议下,孙权决定将他所占据的南郡大部分转让给刘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借荆州”。三国时期,我个人认为最有战略眼光的有两个人:诸葛...
  • 19820995898 :关于周瑜的死疑点多多 幕后黑手到底是不是孙权
    韦熊君1583 :答:第三点,周瑜的战略规划与孙权相左。周瑜的战略是二分天下,鲁肃的战略是孙刘联盟,而孙权令人捉摸不透,在周瑜、鲁肃的时代,你根本摸不清他要干什么,直到吕蒙时代,他内心深处的大战略才终于显露出来,那就是跨江自保,从他袭取了荆州之后还要杀关羽就能看出来,这家伙根本没有鲁肃那种战略眼光,更加没有扫清六合问鼎...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