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印巴冲突,中国兵分三路到中印边境,毛主席:给印度三天时间

   更新日期:2024.05.31

1965年8月初 第二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印度军队集结6个师的兵力,越过了第一次印巴战争的停火线,向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这场战争,打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无数战士的生命凋零在这片英国刻意留下争议的土地之上。

在战争初期,印巴双方胜负互有往来,然而伴随着美国等国家相继暂停对巴基斯坦提供支持以后,巴基斯坦的局势变得逐渐危急起来。

虽然周边小国依然愿意为巴基斯坦提供物资,但在当时有苏联帮助的印度面前,这些物资是那样的渺小,根本无法帮助巴基斯坦提供对抗印度的力量。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巴基斯坦决定向中国请求帮助, 却没想到中国竟靠着一句话,改变了整个印巴战场的形势!

当初雄赳赳气昂昂的印度大军,在中国面前成了舞台上落魄的小丑,一场针对克什米尔的军事行动,最终只落得草草收尾的结局。

而这一句话,便是由毛主席下达的: “三天之内必须拆毁所有的侵略工事!”

为什么毛主席会下达这样的通告,为什么印度不敢在中国面前叫板,中国又为什么会决定帮助巴基斯坦?

故事,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讲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已无力控制自己在印度的殖民地。

经济的危机,外加世界以及当地居民人权意识的觉醒,让当时的英国决定放弃殖民统治,同意英属印度的独立请求。

按照当时英国的设想,如果印度能够取得独立。一来自己不用再去为印度劳神伤财,二来可以拉拢印度,使其成为一个“亲西”的亚洲国家。

一旦这个国家强大,又站在西方阵营,那么便可以对中国形成威慑。不论是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谁统一中国,都不得不面对来自印度的挟制。

抱着这一个目的,时任印度末代总督的蒙巴顿开始进行印度建国的提议。然而他却忽视了印度境内几乎不可调和的两大宗教: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为了取得建国后的统治地位,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对立日益激烈。激烈到什么程度呢?他们谁也不愿意服从退让,甚至不惜发动内战,来获得建国的权利!

两大宗教的斗争,让当时的英国和蒙巴顿十分为难。为了顺利解决印度的问题, 蒙巴顿和英国高层,最终提出了一个方案:“蒙巴顿方案”。

这个方案的意思,就是说你们两个宗教,谁也不要再抢了。既然谁都看对方不顺眼,那么就干脆自己过自己的! 每个区域,谁家的信徒多,这片区域就划给谁。

于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就此诞生了。只不过因为当时的伊斯兰教徒分别集中在印度的东西两方,因此巴基斯坦也就变成了“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

在蒙巴顿的调停之下,看似解决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却留下了一个难题,那便是 克什米尔。

这个地方,不仅是印度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更是巴基斯坦首都的重要屏障。不论蒙巴顿将克什米尔划分给谁,对于另一方来说都不愿意接受。

因此,蒙巴顿索性让克什米尔的统治者自行决定,不论是独立也好还是加入哪一方也好,蒙巴顿和英国都会予以支持。

只是这个地方的居民,有77%都是伊斯兰教的教徒,偏偏他们的 统治者哈里·辛格却是印度教的信徒。

因为归属犹豫不决的统治者引起了当地大部分穆斯林人的不满,于是他们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

这次起义,本是想让哈利·辛格定下决心加入巴基斯坦,却没想到哈里·辛格为了镇压起义,竟决定向印度求援,因此引起了 第一次的“印巴战争”。

这场战争,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死伤惨重,战火从1947年的10月,一直打到了1949年的1月,最终在多方调停之下才暂时安歇。

整个克什米尔被双方相互瓜分,而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却依旧难以消去。

看完了印巴两国的关系,我们再来回顾中国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又有着怎样的态度。

我们前边说过,英国决定让印度独立的原因,是为了更好遏制即将成立的中国。

曾几何时,中印关系也曾亲近犹如兄弟,然而在英国的推动之下,印度的野心逐渐开始变得膨胀起来。

在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印度获得了克什米尔大量的土地 ,同时拥有了一段可以越过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直接和中国接壤的西段边界。

于是,觉得自己已经变得强大的印度,开始插手中国对于西藏的和平解放。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成功。

时间到了1951年,这一年的新中国前有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后有虎视眈眈的台湾蒋介石,和平解放的西藏处于 “有边无防” 的境地。

在抗美援朝的这段时间,印度曾经一度抢占了中国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开始对新疆打起了算盘。

但是印度人并没有想到,他们的这一手算盘,结果竟是如此狼狈。

1960年初,中苏关系恶化外加台湾问题让中国90%的军队部署在中苏边境以及东南沿海 。印度总理尼赫鲁看准了这一点,加快了自己的侵略步伐。

在1961年12月,印度从葡萄牙的手中,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回了海港城市果阿之后,尼赫鲁的自信心空前膨胀。

他自认自己可以同时顶住来自中国以及巴基斯坦的进攻,于是展开了一场尼赫鲁口中“清扫中国入侵军队”的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尼赫鲁从三个和中国领土接壤的战线同时出兵,气势汹汹目中无人。面对印度这样明目张胆的举动,中国再也无法退让,当即决定出兵反击。

不可一世的尼赫鲁以及他的印度军队做梦也没有想到,前一秒还沉浸在战胜葡萄牙的喜悦之中,后一秒就被中国的部队打了个体无完肤。

前面有多么的嚣张,现在就有多么的狼狈。要知道中国的解放军,可是从长征一路走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抗战经历,同美国日本同台竞技,而印度呢?

在中国抗战的时候,印度还只是英国手下的一块小小殖民地。他们的尊严和实力,他们军队所谓的强大和无敌,在中国军队面前一碰就碎。

只是一个交锋, 印度军队便被解放军打得狼狈不堪。

他们口中号称痛击过隆美尔沙漠军团的王牌军队第四师第七旅,仅仅15分钟就被炮火打得溃不成军。

其中115团二营更是在炮火之下急行军,以极少的伤亡代价,在三个小时内便取得了包围和围剿的胜利。

各线战斗全面开花,所谓的王牌军队更是落荒而逃,就连被尼赫鲁寄予厚望的第七旅旅长,也在迷路外加饥饿的情况下被我军俘虏。

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中将,在收到频频传来的捷报之中,更是没忍住感慨起来。 什么印度的王牌,还不如国民的一支普通军队!

这一战,直接把印度打得老实了几十年的时间。这才有了第二次印巴冲突中,中国的一句话,便让战争形势发生改变的经典一幕。

现在我们知道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不和,那么在反过来看看巴基斯坦,便可以知道巴基斯坦为什么对于中国这么上心和尊敬。

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巴基斯坦对于中国的感恩,足以让无数国家为之羞愧。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中国要帮助巴基斯坦呢?这还要说到巴基斯坦对于美国态度的转变。可以说, 巴基斯坦对西方国家彻底“伤透了心”。

在巴基斯坦建国的初期,其实巴基斯坦是站在美国的一方。不仅加入过美国的两个军事同盟条约,更是曾经公开反对过中国加入联合国。

这样的做法目的只是为了得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更多的扶持。但是巴基斯坦的所作所为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

1965年印巴冲突,巴基斯坦凭借从美国引进的大量先进武器,曾一度压制来势汹汹的印度军队。

谁曾想美国竟然在最关键的时期,掐断了巴基斯坦的战略补给和物资支持,直接对巴基斯坦来了一个“上屋抽屉”。

这个做法有多么致命?要知道,当时的巴基斯坦,所有的军事武装,近乎都是从美国引进。

反观印度,作为美苏争霸的棋子。在同时得到美国和苏联两个势力扶持的同时,还有着英国对自己“英联邦”的提携。

在失去美国的援助之后,周边其他小国提供的支持,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曾经和中国有过对立的巴基斯坦,终于向中国请求了帮助。

那么中国是怎么帮助的呢?中国并没有如同支援朝鲜一样派兵进入巴基斯坦境内作战,而是向印度驻华大使馆递交了一份极为严肃的文件。

文件上面写的正是毛主席做出的决定。 那就是印度必须在三日之内拆除中国边界的一切侵略设施!并且必须要保证将来不能再蓄意策动入侵。

若有违犯,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印度就必须做好掂量, 好好想想究竟有没有那个本事,来面对一个想要守卫国家主权的中国了!

只是凭借一番话语,便给予了印度极为巨大的压力。 更不要提1965年9月15日,中国就已经派出三路大军,前往印度与中国的国界交界线。

曾经,印度以为自己可以同时抵挡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双方的同时进攻,然而现实告诉他们,只需要中国自己,便可以轻松将印度打得落花流水。

现在的印度正和巴基斯坦僵持在一起,若是被中国抓住机会出兵袭击,那么便是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

而这一做法,不仅仅是让印度不敢有任何的举动,就连美国也不得不出面调停。 毕竟一旦中国参战,整个亚洲大陆的局势或许便会迎来天翻地覆的改变。

于是,印度原本指望的美国能在中方介入之后帮助印度的幻梦瞬间破裂。 面对中国的态度,美国甚至表示,如果中方介入,那么美国不会保护印度。

除此之外,中国还巧妙劝说阿富汗,对第二次印巴战争保持绝对的中立,掐断了印度可能得到的军事援助。

至此,印巴战争在中国的干涉下不了了之。 9月20日,深知这场战争已经不会有结果的两个国家,终于愿意停下手来,在联合国内接受调停。

而这第二次印巴战争,也因此宣告暂时告一段落。

自这以后,巴基斯坦认清了谁才是真正能在困境中帮助自己的真正伙伴。和喜欢画饼以及小动作的美国不同,中国对于巴基斯坦,是实打实的当成了兄弟。

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为了和巴基斯坦加深友谊以及更好地交流往来,还修建了喀喇昆仑公路。

并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巴基斯坦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

因此,现在巴基斯坦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极为友善。而我们也习惯性地在提到巴基斯坦的时候,就会调侃性地称呼他们为“巴铁”。

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只有危难中的患难见真情,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气魄和度量!



  • 15829402963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是兄弟,到底哪来的这么大仇恨?
    上生锦1268 :答:主要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是领导权的矛盾,第二是,生存空间的争夺,第三是,领土的延伸。因此,本来没有仇恨的兄弟国家也会因为土地宗教等各种问题发生战争,这些都是生存的斗争,这就是对印度和巴基斯坦斗争最好的解释。印度大陆印度教占据主导,印度教人口业最多,因此,印度教当然的认为自己才...
  • 15829402963 :疫情恶化,印度同时挑衅中巴尼,哪里来的自信?
    上生锦1268 :答:印度跟巴基斯坦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尔地区,这次所谓的激烈交火,也不过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伤,这种规模的冲突基本每年都会发生,可每次也都没有大规模的交火。 最后,影响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国的冲突了,中印两国因为领土争议问题,也经常在边境产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是中国对...
  • 15829402963 :清末海军将领丁汝昌的人生简历?
    上生锦1268 :答: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张先发制人,出击日本海军,被李鸿章拒绝。9月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大东沟,返航时突遭日舰袭击,遂发动黄海反击战。他...10月下旬,日本陆军兵分两路侵入中国:一路由朝鲜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节节朝纵深方向推进;另一路在辽东半岛海岸中部的花园口登陆,迅速向辽南方向进攻。丁汝昌...
  • 15829402963 :你知道珍宝岛战役是怎么回事?
    上生锦1268 :答:珍宝岛反苏联战争[1]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在这次事件中,苏联政府称珍宝岛属于苏联,反诬中国边防军入侵苏联,并且公布了苏联政府对中...
  • 15829402963 :印度和中国边境冲突为什么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火
    上生锦1268 :答:正因为如此,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争夺激烈,前后已爆发过两次战争。双方在2003年达成现行停火协议后,在停火线形成长期重兵对峙局面。沿着这条对峙界线,已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摩擦。关于历次摩擦与冲突的起因,多形成双方相互指责之势。△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戴着面具的抗议者朝当地的警察抛掷石块图自视觉中国 印...
  • 15829402963 :印度当年出兵占领东巴,为何不趁机将其纳入印度版图?
    上生锦1268 :答: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的决议。所以,此时的印度只是想通过肢解巴基斯坦,达到削弱巴基斯坦的目的,而不是吞并东巴。印度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摸清了东西方国家对印巴冲突的态度。1971年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
  • 15829402963 :七七事变后日军重兵分为哪三路进攻华北
    上生锦1268 :答:七七事变后日军重兵分为三路进攻华北,分别是:一路沿平绥铁路进攻山西; 一路沿平汉铁路进攻河北; 一路沿津浦铁路进攻山东。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在宛平城外卢沟桥悍然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卢沟桥,记录着一段历史。愿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卢沟桥也许...
  • 15829402963 :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到底有几次,分别是什么时候?
    上生锦1268 :答: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
  • 15829402963 :印度是怎么分裂为印巴和孟加拉三国?
    上生锦1268 :答:印度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战败后,三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被英属东印度公司所统治。1947年6月3日英国的蒙巴顿勋爵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独立,1971年印度通过第三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东巴基斯坦独立,即为现在的孟加拉国。1、从统一到分裂 印度,孟加拉国和...
  • 15829402963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上生锦1268 :答:有关学者则表示,在整个战争期间死亡的平民可能超过万人。死者中有不少妇女和儿童。例如,在卡尔巴拉附近的一个公路关卡,美军向一辆逃难的卡车开火,造成2名妇女和5个小孩死亡。待士兵们上前检查时,一个幸存的妇女仍紧紧抱着她已被炸死的两个孩子。1999年4月12日,北约“精确打击”武器击中的是由...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