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民歌民谣

   更新日期:2024.06.01

1.《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渝东民歌,词和曲均出自于音乐家金鼓先生之笔。歌曲诞生地为重庆沙坪坝,是金鼓先生于1942年在重庆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创作完成的。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广泛传唱于国内外。

2.《黄杨扁担》:

黄杨扁担是重庆民歌,起源于重庆市秀山县白粉墙村(黄杨扁担村),是土家族宝贵的文化资源,《黄杨扁担》是重庆三千万人民的骄傲。1958年歌唱家朱宝勇首次演唱《黄杨扁担》,从此,优美抒情的秀山花灯歌曲《黄杨扁担》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国流传。

3.《古镇轿夫歌》:

歌曲描述了两位轿夫抬着轿子,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所到之处,他俩触景生情,前者出口成章,后者随口便答,用歌声互通信息,了解情况,随时随地注意安全行路。这些歌词情景交融,琅琅上口,展示了古镇民族文化的魅力,道出了抬轿人心中的酸甜苦辣。

4.《懒龙号子》

是一首川江号子,用于拉船上滩之时。这时,领喊者在船上撑篙喊唱,拉纤者在岸上齐声同和。领唱声亦即指挥令,以便众人齐心协力拉船上滩。其唱词随拉纤情况而变,曲亦随词而变,音乐宛转悠扬而富于感情力量。

5.《出斑鸠》

是一首川江号子,用于所拉之船即将上完滩前的冲刺,直至船进入平水区,并靠岸休息之时。领者有腔无词,节奏短、快而有力。其与和者之间的对应几乎为“喊”与“吼”。气氛和情绪均达到顶点,可谓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重庆的民谣《推磨摇磨》,歌词如下:

作词:劳苦大众,作曲:劳苦大众

推磨摇磨,推粑粑,

请家家(读音为“嘎嘎”,嘎嘎是指外婆,姥姥);

推豆腐,请舅母。

舅母不吃菜豆腐,打碗米来煮。

煮也煮不熟, 抱倒娃娃哭。(“抱倒”就是“抱着”的意思。)

注:这是小媳妇逗娃娃时唱的歌。

重庆民谣《黄杨扁担》,歌词如下:

作词:劳苦大众,作曲:劳苦大众

黄杨扁担软溜溜啊,姐哥呀哈里

挑一挑白米下酉州啊,姐呀姐呀

下酉州啊,姐哥呀哈里耶

人说酉州的姑娘好啊,姐哥呀哈里耶

酉州姑娘会梳头啊,姐呀姐呀,会梳头啊

姐哥呀哈里耶,黄杨扁担软溜溜啊

姐哥呀哈里耶,挑一挑白米下酉州啊

姐呀姐呀,下酉州啊

姐哥呀哈里耶

 



扩展资料:

近代作曲家,有用民谣为主题来创作各种乐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响曲》;

丹第(Vincent d'indy)的《山歌交响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响曲》;

布鲁赫(Mar Bruch)的《苏格兰民歌协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组曲》;

杜宾斯基(Arcady 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组曲》;以及李亚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弦乐曲》等。

皆为美妙动人的音乐,受到世人普遍的欢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谣



《推磨摇磨》 推磨摇磨, 推粑粑, 请家家(读音为“嘎嘎”,嘎嘎是指外婆,姥姥); 推豆腐, 请舅母。 舅母不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也煮不熟, 抱倒娃娃哭。(“抱倒”就是“抱着”的意思。) 注:这是小媳妇逗娃娃时唱的歌。 《瞌睡神》 瞌睡神,瞌睡神, 瞌睡来了不由人。 只想公婆都还在, 一觉睡到大天明。(让我一觉睡到大天明) 只想公婆早点死, 一觉睡到大天明。 注:这是小媳妇晚上推磨或织布时唱的歌。 《丁丁猫》 丁丁猫,(丁丁猫就是蜻蜓) 红爪爪(“爪”读音为“早”), 哥哥起来打嫂嫂, 嫂嫂哭, 回娘屋,(回娘家) 一碗豆花一碗肉(“肉”读音为“入”,是娘家的妈妈给小媳妇煮了饭,劝她吃了回家), 吃了回家不要哭。

太阳出来辣焦焦(50年代)

太阳出来辣焦焦,情妹出来薅海椒;

情哥看见心不忍,急忙上前帮他薅。

山歌要用马来驮(50年代)

翻身农民山歌多,山歌要用马来驮;

马头已到北京城,马尾还在望城坡。

喜看秋时稻扬波(80年代)

满田秧苗满田歌,一曲秧歌两季禾(3)。

莫道眼前青一片,喜看秋时稻扬波。

月亮光光起(50年代)

月亮光光起,强盗来偷米。

瞎子就看见,聋子就追起。

气得美帝干着急(50年代)

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

毛主席,挂红旗,气得美帝干着急.

我是你的好朋友(60年代)

解放军,慢慢走,我是你的好朋友。

植树造林,富国利民。

山上没有树,水土保不住。

山上毁林开荒,山下农田遭殃。

光砍不种,后患无穷。

栽树在河畔,防洪保堤岸。

河边植满树,不愁沙不固。

家有一片林,恰私聚宝盆。

房前屋后栽满竹,三年以后添新屋。

荒山野岭多植树,有吃有穿又有住。

春到人间,植树当先。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造林不整地,如同做儿戏。

生儿不养难成人,栽树不管难成林。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

当官不为民,不如守庙门。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得货。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要打当面鼓,不打背后锣。

饭后百步走,人活九十九。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重庆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川江号子》

  • 17268335553 :[重庆的民歌童谣体现地方特色] 民歌童谣
    祖印娅1696 :答:1.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坐轿轿,走进城门砍一刀。2.我给小姐打扇,小姐说我勤快,我说小姐妖精妖怪,我给小姐搬家,搬到茅厮喀喀,坐一屁股的沙沙,回去吃个巴巴。3.告,告,告,告你妈妈打广告。 (另一版本:告告告,山大炮,老爷喝酒你喝尿)4.幺儿,幺儿乖乖,骑马马上街街。
  • 17268335553 :重庆有哪些本土的山歌民歌,除了《太阳出来喜洋洋》?
    祖印娅1696 :答:黄瓜山(永川)历史民歌民谣 穷山变了样(50年代)提起黄瓜山,往事说不完,满山尽是蕨棘草,山上山下石头尖。而今黄瓜山,喜事说不完,高高井架似丛林,雪亮电动照满山。汽车山上跑,石油喷上天,黄瓜山啊黄瓜山,穷山变成珠宝山。脸朝黄土背朝天(民国)脸朝黄土背朝天,汗水流到脚边边。一身穿...
  • 17268335553 :重庆的民歌,民谣,笑话有哪些哦?(内容健康哈!)
    祖印娅1696 :答:重庆民歌 南津关一过就过了关,三溜子上水是一长潭。下面就是纱帽山,芝麻绿豆我们一齐办。整几碗水酒好弯船。峡江歌师爱唱歌,要几多来有几多。树上挂的歌成串,岩里绕的歌成砣。唱了还有一脑壳。恋要恋,不怕爹妈在面前,不怕爹妈要哥死,阳间不恋阴间恋!恋要恋,不怕官司打一千,不怕一...
  • 17268335553 :关于重庆的民歌 民谣 传说 故事 谚语 歇后语有哪些
    祖印娅1696 :答:重庆南坪民歌 正月里采花无哟花采,二月间采花花正开,二月间采花花哟正开. 三月里桃花花哟正红,四月间葡萄架哟上开 ,四月间葡萄架哟上开. 五月里石榴尖哟对尖,六月间芍药赛哟牡丹,六月间芍药赛哟牡丹。 七月里谷米酿成酒,八月间闻着桂哟花香,八月间闻着桂哟花香。 九月里菊花怀哟里揣,十月间的松柏人哟...
  • 17268335553 :谁有各民族的民歌
    祖印娅1696 :答:(一)东北、华北地区汉族民歌 正对花(东北民歌)、月牙五更(东北民歌)、摇篮曲(东北民歌)、送情郎(东北民歌)、小放牛(河北民歌)、绣荷包(河北民歌)、沂蒙山小调(山东蒙阴民歌)、绣荷包(山东苍山民歌)、编花篮(河南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山西左权民歌)、杨柳青(山西...
  • 17268335553 :宜城民歌民谣有哪些
    祖印娅1696 :答:《宜城叹》。《宜城叹》这首歌曲是宜城本土原创歌曲,由宜城籍音乐人王志成创作,歌曲以宜城本土文化为背景,用歌曲的形式来宣传宜城,让更多的人了解宜城。
  • 17268335553 :民间民谣
    祖印娅1696 :答:小板凳儿,三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的脏,我给奶奶煮面汤,奶奶嫌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仨头。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呀?点灯说话,吹灯作伴儿
  • 17268335553 :民歌,民谣,传说,故事,谚语,歇后语的知识
    祖印娅1696 :答:《康定情歌》大概是流传最广的四川民谣。1952年中国康藏青年在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康定情歌》荣获银质奖章。而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推出的唯一一首中国民歌也是《康定情歌》。这首歌,其实是先在康定藏汉群众中自由传唱的,它当时不叫《康定情歌》,而叫《跑马溜溜的山上》。跑马山当初...
  • 17268335553 :四川省盐亭县有什么民歌民谣吗
    祖印娅1696 :答:绵竹情歌-李进 绣荷包-吴静 槐花几时开-李双江 好久没到这方来-柳石明 采花-高原红 山妹子最爱唱山歌-王若溪 望郎-杨曙光 八月桂花遍地开-青燕子(也有说是江西民歌)辣妹子-宋祖英(也有说是湖南民歌)摘葡萄-练正华(现在成了重庆民歌)这山没有那山高-李存莲 晾衣裳-黎素华 隔河看见嫂爬岩-...
  • 17268335553 :十大最火民谣歌曲推荐
    祖印娅1696 :答:十大最火民谣歌曲推荐:1. 《成都》2. 《南山南》3. 《小半》4. 《理想三旬》5. 《安和桥》6. 《傲寒》7. 《董小姐》8. 《斑马,斑马》9. 《莉莉安》10. 《春风十里》以下是对这十首民谣的详细介绍:《成都》:这首歌用简单质朴打动人心,歌声里的细腻情感如同涓涓细流,敲击着无数听众...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