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被认为是一招大胆的险棋和壮举。

   更新日期:2024.06.01
说它是险棋和壮举是因为大别山位于国民党统治区腹地,进入大别山,等于进入了国民党的包围圈,四面都是敌人。弄不好就被敌人包了饺子。它在战略上的高明之处就是牵制了敌人大量主力,因为大别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进可攻,退可守,出山可以攻击国民党的重要城镇,退守可以吸引和牵制敌人大量兵力,让敌人动弹不得。大大减轻了各大解放区的压力,为我军从被动挨打转向主动进攻奠定了条件和基础。

  • 18275269484 :1947年6月底,率领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的将领是?
    吴行枯1557 :答:1947年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12.4万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下一举渡过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从而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7日,刘邓所部又在中央军委指挥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始了艰苦的创建大别山根据地的斗争。刘邓大军挺...
  • 18275269484 :为什么说刘邓大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吴行枯1557 :答:因为刘邓大挺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刘邓大挺进大别山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
  • 18275269484 :刘邓大军是谁指挥
    吴行枯1557 :答:刘邓大军那是刘刘伯承和邓小平一起指挥的但主要的还是邓政委指挥在这里边的威胁也较高。
  • 18275269484 :刘邓挺进大别山有什么重大意义
    吴行枯1557 :答: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
  • 18275269484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胜利原因是什么?
    吴行枯1557 :答:如果按照历史题目来解释 就多了 长期以来,人们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都颂歌不断,通常的说法是:为了经略中原,取得变化全局的作用,中共中央决定把战略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大别山。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人民解放军如果能占领大别山,就可切断国民党军津浦、平汉和陇海...
  • 18275269484 :刘邓大军是什么别称
    吴行枯1557 :答:中原野战军 刘邓大军是指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大军,是中原野战军的别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的。1946年6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组成。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进攻序幕。
  • 18275269484 :刘邓大军为何千里跃进大别山,什么原因?
    吴行枯1557 :答:第三,大别山被称为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这只是理论上的,国民党军队对老解放区的群众,特别是红军家属,报复变本加利,使这里的群众对刘邓大军敬而远之。刘邓大军出发是13万人马,撤出时,剩下了衣衫褴褛的6万人。虽然打下了一些城市,消灭了不少敌军,但损失过半,还没站住脚,跟解放战争后期各...
  • 18275269484 :刘邓大军:指的是谁和谁?
    吴行枯1557 :答:你好:刘邓大军指的是刘伯承、邓小平两位将军统帅的部队。抗日战争初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刘伯承就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邓小平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不久调129师任政委,从此刘邓率部抗战八年,解放战争三年,最后西南剿匪。他们一起从太行山到千里跃进大别山,打淮海、渡长江,一直到解放大西南,从未...
  • 18275269484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背景及战略意义。
    吴行枯1557 :答:重点进攻”。根据战争形势发展,刘邓大军遵照“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的指示,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从黄河岸边跃进至大别山,把战争从解放区引到国民党统治区。这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史上的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18275269484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精神价值
    吴行枯1557 :答:1947年6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吸引和调动国民党南线全部兵力于周围,建立了拥有2000万人口的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从根本上撼动了国民党的反动...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