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是什么?

   更新日期:2024.05.09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盘不二。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间才能觉悟到,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的,没有世间,你又哪儿去求觉悟呢?哪儿去找菩提呢?要知道,从体上讲,菩提和烦恼是没有两样的,千万不要离开了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说到修佛学佛修行,很多人认为,找个清静的地方,远离这个世间红尘才可修,或者搞个闭关、出家才能修,却不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行住坐卧乃至吃饭穿衣、种地砍柴、游山玩水,无不是参禅悟道。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
一切修行不能离开世间,离开世间的修行永不可能成就。
一切如来示现八正道成佛,必然是在世间。
一切菩萨必然入世、度生。
一切大罗汉即便经过八万四千大劫,还是要回到世间,还是要入世度生。
一切世界有三界,跳出三界,却无个第四界可去,仍然是在三界入世度生。
若是修不好世间法,而妄图修行成佛,是没有可能的。
即便是带业往生,在极乐世界修行,也只是暂时不还旧债,迟早还是要来这个世界了清债务,绝不是永不再来的。
正如南怀瑾老先生在《南禅七日》里所讲,成佛做祖了怎么样,还是要来渡众生的。
所以修好世间法很重要,是基础。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是许多学佛人背得烂熟的话;在六祖许多精辟的语句中,这也是其中的一句。说来容易,真正理解了、实行了的人还是少见啊!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间才能觉悟到,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的,没有世间,你又哪儿去求觉悟呢?哪儿去找菩提呢?要知道,从体上讲,菩提和烦恼是没有两样的,千万不要离开了自己的烦恼去求菩提。烦恼都不会用,喜怒哀乐都没有了,你说这象什么佛!该喜则喜,该怒则怒,喜怒哀乐的本性就是菩提。佛经上说:“菩萨未成佛时,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何以故?以第一义不二故。”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回头时,胡作非为是张三,回头后,安分守己、助人为乐的还是那个张三。回头做好事的那个力量,就是他以前干坏事的那个力量嘛。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千万不要离开世间,离开自己的烦恼到别处去求什么法。你要在世间深悟到世间的真相,倒过来世间的一切烦恼都变成了你的妙用,全是菩提了。
如果没有这些喜怒哀乐,佛又用什么来给众生说法呢?用什么方便来接引众生呢?佛是烦恼学的专家,是烦恼学的大博士,其原因,佛就是从烦恼中钻出来的,深通烦恼,故能明了一切众生的烦恼,也才因之建立了种种降伏烦恼、转烦恼成菩提的法。所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四句的确太好太妙了,可以说是禅宗的总纲。
有的人一说修行,总想找个清净地方,去闭关。你见那些闭关的有几个成功的?“不是菩萨不坐山,没有开悟不闭关。”闭关是有大本钱才行的。这些人不懂得佛法在世间,只有在世间才能觉悟的道理,也没有半点火候,就去闭关,往往烦恼一来,想老婆了,想酒肉了,想朋友了,想热闹了,结果是闭不了几天。有的人倒有勇气,强撑着,结果弄出病来。有些人倒是有“成果”,结果修成了“百不思、百不想”的废人。要多些时间看看自己,看自己做过的事,用以上来对照,不照已,照心。
『佛法』是指佛祖相传顿教之法。『世间』,「世」有迁流的意思,「间」有界限的意思。世间与世界是相同的意思。佛法讲世间,一般讲两种世间:一种是「有情世间」,另外一种是「器世间」。佛法就在世间里面,不需要离开世间去求取正觉。儒家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如果离开世间做人的本分,去寻觅菩提觉道,就好比向兔子头上去找角一样的傻。兔没有角,就好比离开世间,决定没有菩提一样。古德也常用金与器来比喻,所谓「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若舍器去求金,就与求兔角是一样愚痴。
世间一切诸法,佛在《法华经》为我们作「如是」之解,所谓「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如是」,能见到这十大要领,你就能见到百界千如。见到百界千如,才是真正的世间觉,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分作三句读。以「相」来说,第一句「如是相」,第二句是「是相如」,第三句是「相如是」。一个字有三种读法,十个字合起来就三十种读法,从这个读法里面,我们就能悟入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修学果然能依照十如是用心,时节因缘成熟,头头是道,遇缘触着,当下豁然大悟。这种境界,在古代依照这种方法修行见性的人很多。由此可知,佛法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提得起观照的功夫,功夫得力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所谓是「一法如,一切法如」。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然后才能证得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盘不二。可见,迷就叫世间,觉就叫净土,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迷悟在心,不在境界。所以,境界确实是「如」、「是」;换句话说,有所「不如」,有所「不是」,都是迷心的错误妄见。古人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定慧,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我们要是
能稍稍体会得,与佛又有什么不相同呢?所以,只要我们在一切境界中不起贪瞋妄念,离开一切善恶的妄想,行住坐卧,触目遇缘,与佛之妙用也没有什么不相同的。古人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们要是把一切心息掉,妄情从哪里起来?妄情不起,起作用的就是真心。所谓「但息妄缘,即如如佛」,这就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慧律法师也曾开示过:学佛要能有正确的修行观,才能开启内在本有的智慧。有的佛教徒在尚未学佛以前还算是很快乐的,但是学佛以后,他自己觉得痛苦,旁人也跟著难过。曾有一位女信徒的先生跑来找我,向我「讨回」他的老婆。他抱怨:「从他太太学佛以后,每天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修行的功课,家事不做,小孩子上、下课也不接送;而我下班回到家里,肚子饿得不得了想吃饭,她却叫我带著小孩去馆子吃。」如此,平日和谐的生活不再,增加的是每日固定的争吵。
在家居士有心学佛是一件好事,但必须认清楚自己与出家的法师在修行上是有分别的;不论修行的基本态度或修行的方法都应该不相同。 出家人以修行为他一生的职志,每日必须花很多时间在念佛、拜佛或打坐等等,与修行相关的功课上。而在家居士就无法做到如此,因为如果你每天花十多个小时来做功课,结果往往是造成夫妻感情破裂、亲子疏离,友情消失。因为你为了「修行」而忘了自己的本份,自然而然,学佛就变成了一种痛苦与负担。 事实上,修行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绝不是有了师父不要老公,有了佛法就不用吃饭。学佛了,更应先尽到自己为人妇、为人母的本份,将家庭料理照顾好之后,这样,你用多馀的时间来念佛拜佛、亲近三宝,不仅家庭和谐美满,而自己也更能以观照的工夫来突破贪欲与执著,巧妙地思惟如何运用佛法待人处事,如此,智慧才能获得提升与开发。学佛之人若无法将佛法落实在平常的生活上,不能从身、口、意三业之中彻底的反省与改变自己,以得到革新与超越,那么,你对佛法的追求将也会是虚妄一场。

依照佛陀教言,调整、修正自己的身、语、意三门所行,使之离恶趋善,最终获得究竟的自他二利之智慧与力量。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 17074805030 :佛教到底在修行什么?追求什么?
    相厚标4928 :答:佛教的本质,是佛法中讲述的关于生命的种种知识道理,最终目的是求证生命生死的根源。佛教的本质并不是附着于佛法知识上的一些外在的事物,比如寺院,塑像,以及各种仪式规矩等等。真正的修行,是在学习了解明白这些关于生命的种...
  • 17074805030 :什么才是佛教的修行?
    相厚标4928 :答:修行其实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修行,二者不能割裂开来。修行是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界的方式。 如果让我来讲讲什么是佛教的修行,我觉得应该做到这样几点:自利利他、...
  • 17074805030 :佛教的修行是什么?
    相厚标4928 :答: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间才能觉悟到,觉悟与世间...
  • 17074805030 :什么是佛法,什么是修行?
    相厚标4928 :答:而不是搞养生,或者是什么幸福家庭等等之类。所以我们学佛要先皈依三宝,不皈依外道邪论。现在的相似佛法太多了,一定要注意辨别,依法不依人。戒为无上菩提本,修行是以戒律为基础的,在家人受五戒,或者八关斋戒,严持不...
  • 17074805030 :佛教有什么修道的方法
    相厚标4928 :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就是教人改恶迁善,经由禅定,大彻大悟。具体修行方法佛教的说法是“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因根基不同而适合不同的法门,没有一定之规。比如诵经,持咒,打坐,参禅,...
  • 17074805030 :为什么学佛?佛教的正法修行是什么?
    相厚标4928 :答:佛的含义是生命的自性本性,即佛性。学佛就是为了明白智慧生命的这个本质本性,就是现在说的生命之谜。佛教修行的正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证悟这个智慧生命的所具有的区别于非生命体的种种思维意识的根源。所有的佛法,最终都...
  • 17074805030 :佛教各类修行方法详细介绍分类
    相厚标4928 :答:小乘的成实宗、俱舍宗,大乘的八大宗,即三论宗、禅宗、密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净土宗等等就是各类修行方法了。百度搜索佛教入门知识一般都有介绍,但要全部搞清楚是很难的事,若能全部搞清楚那就是佛教通才了。 但我们首...
  • 17074805030 :请问佛教应该怎么修行呢?
    相厚标4928 :答:所以学习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经,要进行修行。佛法两千多年了,佛经浩瀚,不论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几乎你们所有的疑问,佛经上都有答案。)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
  • 17074805030 :怎么在家修行佛法?
    相厚标4928 :答:1、佛法的总原则,在看破、放下。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因此一切法门都是围绕看破、放下进行的。给人介绍什么样的法门都需要非常了解当事者的根性才能决定,否则介绍错了,是有因果的。例如:禅宗...
  • 17074805030 :什么是修行,什么是道路,修行的道路是什么
    相厚标4928 :答: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探讨修行最真确的动机,也可以给想从事修行的人一 个正确思考的方向,那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要了解四圣谛,首须了解 佛教的创觉者释迦牟尼佛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感受。释尊未出家前,曾有四...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