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中考了,想收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

   更新日期:2024.05.23
小 说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小说的发展
朝代 发展阶段 体裁特点 例子
先秦 起源 神话传说 《穆天子传》
汉 发展 稗官野史 《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志人
唐 成熟 传奇小说 《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
明清 顶峰 演义小说、创作小说 四大名著

三、小说阅读技巧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四、常考题型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3.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

(四)环境描写常见题型: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
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2.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4.象征和暗示。5.衬托人物心情。6.交代人物活动环境。7.深化文章主题。
一、衬托心理
借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就是通过描写与人物某种心理的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如《羚羊木雕》中的“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从正面衬托出“我”的心情。反衬就是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如以“哀景”写“乐”和以“乐景”写“哀”,皆属此类。
解题要诀: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心理的标志有二:1.该环境描写所在的段落中,或其前一段或其后一段有对人物相关的心理(情绪)的描写;2.所描写的环境表现出来的色调与人物心理相一致。
二、承上启下
环境描写有时既能紧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中的相关内容。如《最后一课》中“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一环境描写既承接上文,又引出小弗郎士去上学的相关内容。
解题要诀:文中的环境描写如果符合以下两条标准,其作用就是承上启下。1.该环境描写位于两个段落之间;2.上下文所写的内容都与这一描写密切相关——至少要能看出一定的“痕迹”。
三、渲染气氛
阅读一些作家的作品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写到比较紧张或轻松的气氛时,作家往往不直接描写这种气氛,而是通过描写看起来显得有些压抑或轻松的环境,来间接表现这种气氛。如《蜡烛》中:“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这句环境描写,生动地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解题要诀:如果与下面这两条标准相符合,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就是为了渲染气氛。1.该段的上文或下文,有与之相关的人物活动;2.该段的上文或下文,没有直接描写某种气氛。
四、预示命运
预示、暗示人物或事物(狭义的有生命力的事物)的命运,实际上是一种曲笔。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描写与人物或事物的某种结果相似、相同的环境,提前暗示其命运将发生变化。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垂下”“散散落落的”这两个词语表现出的生命状态,与生命的消失相似,预示了“爸爸”已经辞世。
解题要诀: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预示人物或事物的命运的主要标志是:下文有与该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相契合的内容。
五、暗示主旨
有时候,运用环境描写很难直接表达出文章的主旨,只能通过描写带有暗示性的景物,暗示文章主旨。如《芦花荡》一文中,作者这样描写:“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线绒,正在迎风飘撒。”这句景物描写中的“正在迎风飘撒”就带有暗示性,暗示了芦花荡的人们在与日本鬼子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谱写了一曲抗日赞歌。
解题要诀:判断文中的环境描写是否起暗示主旨的作用,要看三点:1.上文是否有与之相关的人物活动;2.该环境描写是否带有暗示性;3.该描写是否居于文末。若符合以上三点,其作用即为暗示主旨。
(五)主题思想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③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④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六)表达技巧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
①表达方式
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
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1.比喻
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4.对比
用什么与什么相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5.突转
戏剧结构技巧术语.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6.象征
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7.渲染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8.伏笔
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什么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9.照应
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或者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10.设置悬念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11.抑扬
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抑,是按下、收束;扬,是振发、放开。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特定的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叠单使复”的褒贬或渲染,使所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欣起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
形式: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使人信服、突出要点的目的。抑和扬是相反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抑和扬可以互为目的和手段,且都具有反作用力。以抑显扬,扬得更高;以扬垫抑,抑得更深。有抑有扬就有跌宕、曲折,使艺术作品摇曳多姿,形成波澜起伏之势,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12.联想
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
⑴相似联想: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⑵接近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⑶对比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着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出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
⑷因果联想: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
13.抒情
⑴直接抒情: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⑵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寓情于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托物言志,一般是咏物诗,如《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4.托物言志
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多用于诗歌、散文创作)。
(七)小说的语言常见题型: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总之,小说备考应注重实效性,要关注文本,走出题海战的误区。既要有老师的解题指导,又有学生的限时训练,老师和学生一起评分、探究,分析答题的得失情况,掌握答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备考效率。
解答小说阅读题,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一、看背景思人物。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二、观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情节理构思。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小说中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似乎与主要情节“看病”关系不大,但却揭示了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这样构思就深化了主题,使魏力的前恭后倨变得更为自然,同时也为下文写林森心理的变化作了铺垫。
四、获主旨多思考。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获得。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看病》内容似乎很简单,主要写林森两次看病的过程,林森的病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脂肪积聚症而已,出人意料之外的是他的“运动疗法”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女儿的工作竟无法落实,自己也受到了流言的困扰,原先谦恭的医生也变得冷若冰霜。林森由此看到了世人的趋炎附势,林森自己的心态也由此失衡。一场小病却让读者看到了社会的病态,且大家病得都还不轻,文题“看病”一语双关,怎能不让读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呢?

第一部分 中考基础知识及阅读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书上都是

  • 17512796564 :中考前如何快速提高语文成绩 有什么学习方法
    邢菊爸3874 :答:语文学习方法 多读,就是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强记,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
  • 17512796564 :我快中考了,想收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
    邢菊爸3874 :答:我的 我快中考了,想收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 要很多很多,例如小说三要素、环境描写的作用、什么什么几要素等等还有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最好有例子、造句、答题技巧)如此等等,总之能多就多吧~我也知道这的确是很难啦,但... 要很多很多,例如小说三要素、环境描写的作用、什么什么几要素等等还有修辞手法、描写手法...
  • 17512796564 :中考前语文怎么提高成绩
    邢菊爸3874 :答:学习方法 第一,梳理汇总。这是基础知识复习首要的工作,把要掌握的字词以及成语俗语,还有要背诵的篇目整理到一起,这样把知识集中到一起,不仅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又便于携带和记忆。第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一个特点就是量比较大,并且许多内容需要进行识记,对于这样的...
  • 17512796564 :中考语文的基础怎么复习
    邢菊爸3874 :答:我觉得语文和其他科目一样,都是一个知识的整体归纳,题型的掌握的。只要想题型想方法,就能形容面对考试了。如果孩子跟家长们谈论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希望家长们及时告诉孩子这些,不要受一些传闻的影响。更不要迷信所谓的押题。什么叫押题,考的题目跟你讲的一模一样文章一模一样这才叫押题。如果说题型...
  • 17512796564 :中考前两个月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有什么技巧
    邢菊爸3874 :答: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中考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第一部分的都是一些基础题,仔细认真一些就可以拿到全部的分数,不要无谓的失分。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可能是有些人比较困扰的板块,但是要知道中考的选拔性没有那么大,出卷老师...
  • 17512796564 :备战中考,初三学生提升语文成绩,需要怎么样加强积累呢?
    邢菊爸3874 :答:练笔要注意把观察能力的训练和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从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需要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琐事写得具体、生动,并能从中揭示出一定的道理。初中生有了良好的语文知识积累习惯,才能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 17512796564 :马上中考了,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怎么复习?
    邢菊爸3874 :答:中考语文复习建议按下面五步走: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字音、字形、语言运用、名著阅读、句子衔接、古诗文默写、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
  • 17512796564 :中考前如何提高语文成绩
    邢菊爸3874 :答:⑷博研结合。坚持博研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⑸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红楼梦》语云: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学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是学不好的。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
  • 17512796564 :中考前怎么复习语文?
    邢菊爸3874 :答:默写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熟记名言佳句,无错别字。 典型考点十一——说明文阅读 考点简析: 说明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说明文也就成了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必选试题。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说明文教学和测试也必须探究新的途径...
  • 17512796564 :初三如何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水平?快中考了!!!
    邢菊爸3874 :答:一、基础知识,需要靠自己平时积累。A、依照《考试大纲》的考试要求进行学习。每个语文老师手中都有《考试大纲》,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这种通过参照物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请老师划定考试范围或者请有中考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学习。二、阅读理解的提高。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写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