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更新日期:2024.06.0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农历腊八开始至正月十八,一共有40天左右,这么长时间的节日是世界少有的。现在习惯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相同的,关于“年”的来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年”系太古时候一种凶恶怪兽,每到寒冬将尽时的夜晚就出来残害人畜,后来人们摸到了“年”肆虐的规律与习性,便全夜守候,用大红色彩、火光和炸响等办法将它赶跑,天亮后家家户户相互庆贺人畜平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过年的传统和贴春联、放爆竹、守更待岁等习俗。还有一种说法是“年”表示谷禾,甲骨文中的“年”字很像“禾”字,“年者,禾熟之名”。谷禾每岁一熟,就以“年”为岁名了。据考证,西周初年已有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到汉武帝时实行“太初历”,正式规定夏历的孟春之月(即今之农历正月)为岁首,从此“年节”就以固定的日子一直沿袭下来,但真正把“年节”称为“春节”,则是新中国成立才开始的。

  过春节的习俗全国各地大同小异,而农村较之城镇更为热闹和富有地域特色。整个春节的民俗活动以辞旧迎新为主线,大致分为三个时段。

  一、从腊八至除夕为辞旧迎新的准备时段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故名。腊八节要吃“腊八粥”,“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开始作准备,包括做年糕、办年货、掸尘、谢年、做年夜羹饭等。期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有民谚曰:“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祭灶君的供品为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如今宁波城乡多数人家已经不用旧式灶头,祭灶这一习俗也随之淡出。祭灶果改名为迎春果后,作为节令食品仍在应市,尽管现在糖果糕点花色繁多,但外婆还是会在“祭灶日”前向未成年的外孙送去一包迎春果。

  谢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次家庭祀神,主祀“南朝一切圣众”,传说宋亡后,人们借此表示对南宋众位皇帝的哀思和对故国的怀念,后相沿成俗。谢年在祭灶至除夕前一两天之间举行,祀毕由家人和亲友共同聚食。

  除夕又称三十年夜,如月小则称廿九夜,旧时这是最为忙碌的一天,需要完成的活动除接灶君外,还有:

  1. 张贴大红春联、福字、门神、年画等,既表达美好愿望,又渲染欢乐气氛。还要将年糕做的元宝、如意等吉祥物放入米缸和柜子内,以象征“缸缸满,甏甏满”。

  2. 将大年初一需要动刀的食物都切好,把地扫好,把水缸的水挑满,以保证忙碌了一年的菜刀、扫帚、扁担等用具也能舒舒服服休息一天。

  3. 傍晚做年夜羹饭祭祀先人,然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一桌吃“年夜饭”,菜中的全鱼要留到新岁再吃,象征“年年有余”;主食为汁水年糕汤,寓“年糕年糕年年高”之意。年夜饭一般都比较简单,当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也有办得较为丰盛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全家欢聚一堂,共叙天伦之乐,尽情享受平时不易享受到的浓浓亲情。近几年盛行到酒店包桌吃年夜饭,虽然省力不少,但除了“吃一餐”之外,其他含义似乎已被淡忘了。

  4. 年夜饭后,长辈向家中小孩分压岁钱,临睡前要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谓可以“压祟”(“岁”与“祟”谐音)。

  5. 除夕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特殊夜晚,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放关门炮,紧闭大门,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虔诚信佛的妇女有到寺庙坐夜守岁的。有些负债较多的穷苦人家也有到“躲债庙”过夜的,因旧时债主要在年三十夜前结清全年账目,所以连夜上门讨债,这一夜“躲债庙”里穷人多,怕触犯众怒,也就不敢跟踪去催讨了。如今守岁的习俗已演变为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等待零点新岁钟声敲响,然后尽情地燃放烟花爆竹。

  二、从正月初一起正式进入欢庆春节时段

  春节的主要礼俗活动为拜年,即拜岁贺年,并有放烟花爆竹,吃汤团、年糕、瓜子,亲友欢宴,以及开展节日文娱活动的习俗。正月初一是岁首,人们穿戴一新,放开门炮后,先到祠堂向祖宗像拜年,也有清早到寺庙烧香的。然后从家里开始,按顺序由晚辈向长辈拜年,再同辈互拜。左邻右舍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词语。这一天过得好不好,在人们心目中关系到全年过得好不好,所以忌讳特别多,如不杀牲、不动刀剪、不拿针线、不倒马桶、不洗衣服、不向门外泼水、不下锅煎炒(因“炒”与“吵”谐音)、不能打碎碗盏、不打骂小孩、不乞火(包括向别人点香烟)等,以犯忌为不吉。初一早晨要吃汤团或酒酿圆子、甜汤果,寄寓一年甜到头的美好心愿。

  初二起走亲串友,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先本地后异地,你来我去,互相登门拜年。俗话说:“拜岁(年)拜嘴巴。”主人要以瓜子、水果、猪油汤团、炒年糕等茶点热情待客,关系密切的还要相邀宴饮和娱乐。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初十。古时,上层士大夫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对关系不大密切的亲友不一一亲自登门拜年,而改用写有祝福语的“名刺”、“名谒”相互投贺,后来演变成贺年卡被民间普遍采用,至今盛行不衰。清代起又增加了“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至今在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中,团拜也颇为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传统的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和网上拜年,对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

  初五为财神日,对商家有特殊意义,清晨要请财神,然后开门营业。初七初八,也有“走七桥”、“拜八寺”的习俗,即初七夜走七座桥、初八拜八座寺庙,以祈求人畜平安、年岁丰收。春节期间的民间文娱活动有舞龙、舞狮、跑马灯、踩高跷、佯扫地、大头和尚等,穿村走户,非常闹猛。

  三、正月十三至十八为闹元宵时段

  正月初十以后,所有节俗活动基本上与拜岁贺年脱钩,进而与元宵节缀联,形成春节民俗活动一个新的高潮。因正月十五是新岁最早一次月圆,月圆是美好的象征,所以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节日之夜称元宵,也称元宵节。自汉至唐逐步形成了元宵观灯的风俗,所以又称“灯节”。元宵节前后延续6天,正月十三为上灯夜,要做上灯羹饭,请祖先回家观灯,并要吃芦穄汤果。正月十四为试灯夜,是日农家在田头点火烧野草或干草,称“火笼”,谓可以驱蝗虫。晚上有“照蛇虫”的习俗,由小孩手提纸灯,遍照门后、墙角、天井、灶下、缸缝等阴暗处,边照边吆喝:“嗄去,哒去,赶到茅山吃草籽!”旧时还有少女请紫姑(屙缸姑娘)扶乩问吉凶的习俗。

  元宵节由宗教信仰起源,发展成为一个娱乐型的节日,节俗活动以张灯、观灯、赛灯、行灯会、猜灯谜为主要特色,并引申至放焰火和社火百戏,除了舞龙、舞狮外,还有演“灯头戏”的,整个活动突出一个“闹”字,旧时有“鼓乐喧天,人声鼎沸,肩摩踵接,街填巷塞,昼夜游观,举国若狂”的描述,有人把元宵节称为中国狂欢节确实非常贴切。

  元宵的节俗食品为汤团,所以汤团又称“元宵”。至正月十八落灯,整个春节活动才算结束了。落灯夜要做落灯羹饭,送观灯的祖先回去。也有妇女“走三桥”的习俗,谓可以全年消除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旧时春节习俗中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已被逐步抛弃,但有些好的习俗也淡化了,以致老一辈宁波人常常感叹年味少了。春节是一个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五彩缤纷,象征吉祥、和谐的节日;是举国欢庆,最能表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民间习俗;春节也是全球华人心中最牢固的情结,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春节。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下,春节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年味一定会越来越浓

  • 15713579521 :宁波的节日习俗
    虞肃尹2959 :答:的习俗。5、春节,零时正,放开门炮,祭天地神,早食豆茶、汤圆、年糕、粽子,谓之头头顺流,团团圆圆,年年高升。春节那天一早祭祖、拜坟岁。6、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节前,亲朋互赠月饼等礼品,是夜,合家团聚室外吃月饼、水果赏月,有的还备酒菜酌饮。宁波人兴集体赏月。
  • 15713579521 :宁波的节日风俗,尽量完整
    虞肃尹2959 :答:2012-03-20 宁波的节日习俗 189 2011-03-23 浙江宁波的民风民俗 什么节日都要有 23 2008-06-14 关于宁波的风俗 90 2009-02-26 宁波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509 2011-03-08 宁波民风民俗 要简略 33 2008-12-24 宁波有哪些民风民俗 239 2013-12-14 宁波人过春节的习俗(要简单易懂) 9 2013-03-...
  • 15713579521 :宁波过年习俗
    虞肃尹2959 :答:农历二十五六搡年糕:宁波人过年习俗 所谓年糕就是取年年高的意思,所以宁波人到了过年的时候是要吃年糕的,同时宁波的年糕与别处又不同,称为水磨年糕。口感细滑有韧劲,不论是常时间煮和切成薄片炒都不会有含糊的口感,所以很多久居海外的宁波人常常很怀念宁波水磨年糕,然别处买的都没有正宗的口感好...
  • 15713579521 :宁波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虞肃尹2959 :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旧时春节习俗中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已被逐步抛弃,但有些好的习俗也淡化了,以致老一辈宁波人常常感叹年味少了。春节是一个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五彩缤纷,象征吉祥、和谐的节日;是举国欢庆,最能表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民间习俗;春节也是全球华人心中最牢固的情结,哪里有...
  • 15713579521 :浙江过年有什么风俗
    虞肃尹2959 :答:宁波——大年初一,宁波人早餐必吃的以白糖、猪油、芝麻粉做馅的猪油汤团,“吃了汤团,团团圆圆”。宁波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拜岁拜嘴巴,坐落瓜子茶,猪油汤团烫嘴巴。”汤圆是整个春节期间宁波人待客的主要点心。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宁波还有一种习俗叫“佯扫地”,即乞丐(...
  • 15713579521 :浙江省宁波市春节习俗俗
    虞肃尹2959 :答:2009-02-26 宁波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554 2011-03-05 浙江宁波关于春节的地方性传统习俗 39 2013-12-14 宁波人过春节的习俗(要简单易懂) 21 2007-12-17 宁波过春节的习俗是什么? 166 2012-03-20 宁波的节日习俗 294 2017-01-06 浙江各地春节习俗有哪些 51 2008-12-24 宁波有哪些民风民俗 311 ...
  • 15713579521 :宁波的风俗有哪些?
    虞肃尹2959 :答:宁波的风俗有舞狮,赛龙舟等。农历的十二月廿三,宁波人称之为小年,据说这天是灶君菩萨生日,每户人家当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宁波人又把这一也称为祭灶夜,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圆,故称上元节。十三日为上灯夜,十八日为落灯夜,期间为灯节,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副...
  • 15713579521 :宁波新年传统文化、贺岁习俗。
    虞肃尹2959 :答:过年最兴奋的莫过于孩子了,不仅因为热闹,不仅因为自由无拘,而且还能得到一笔属于自己的压岁钱。传统习俗是把压岁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因“岁”与“祟”谐音,民间认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孩子化凶为吉,平安度过一岁。现在很多长辈习惯在春节接受拜年时塞压岁钱给孩子。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
  • 15713579521 :宁波地方民俗
    虞肃尹2959 :答: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次、次、次”的哑炮,则表示不吉,立即补放一个。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这天习俗的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实则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
  • 15713579521 :浙江春节的民风民俗
    虞肃尹2959 :答:满城车马 对明月 有谁闲坐 任狂游 更许傍禁街 不扃金锁 玉楼人 暗中掷果 珍帘下 笑著春衫袅娜 春节习俗:接财神 春节其间,“恭喜发财”声不断。据《封神榜》记载,财神姓赵名公明,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