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临死前留有八字真言告诫崇祯,为何崇祯没听进去?

   更新日期:2024.06.07

原因是崇祯皇帝认为自己除掉朝堂上的心腹大患,还沉浸在喜悦的气氛。可是他不知东林党逐渐称为了朝堂上唯一的党派,没有任何人可以遏制他们,在崇祯明白后,已经为时已晚,东林党人代表江南地主的利益,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东林党人执政后,对于江南的税收会大大缩减,崇祯帝也没有办法。而且东林党人只会纸上谈兵,和赵括是一等一的废物。崇祯帝明白魏忠贤留下的八字是什么意思,可惜为时已晚,崇祯帝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国家没有足够的银两去镇压满人,最终在内忧外患下,大明亡了。

崇祯帝认为阉党是罪魁祸首。

在明熹宗时期,国家大权尽在魏忠贤之手,明熹宗每天只会玩弄木匠,他也明白魏忠贤不可除,不然东林党会一家独大,而且魏忠贤在国家大事上并不含糊,对于东北战事十分挂心,没有克扣一点银两,反而对于那些江南地主加大了赋税。在崇祯帝登基后,他认为魏忠贤祸害朝堂,压榨百姓,阉党不应该插手朝堂之事,可惜他没有明白他兄长的意思。在阉党失败后,魏忠贤临终前告诫崇祯帝,但是崇祯帝压根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东窗事发,东林党人根本摆弄皇帝,还不如魏忠贤来的实诚。

自古以来,阉党只是祸害。

在历史上,阉党掌握权力说明皇权衰微,帝国分崩离析,但是魏忠贤并没有,他虽然掌握大权,可是他依然以皇帝为尊。并不像先前的宦官,挟持君主,把皇帝作为傀儡。魏忠贤虽然跋扈了些,但是对于国家没有害处。可惜他的行为完全触弄了皇权,如若低调些,崇祯帝也不会这么无情。崇祯帝除掉魏忠贤是因为他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应有的权力,所以崇祯帝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权臣。

魏忠贤被除掉是必然的,但是不是时候,此刻东林党人才是崇祯帝真正的敌人。



木匠皇帝死后,崇祯时代登场,这位一上场就火急火燎地处死阉党魏忠贤,顺便清除了阉党的所有势力,这一功绩让诸多文人顶礼膜拜,大喊圣明天子。崇祯本人或许没有想到,这一鲁莽行为最后葬送了明王朝。

网上很多人说,魏忠贤死的时候,向崇祯说了八个字:重用东林党必亡国。其实,这是后人附会出来的,魏忠贤不过一个市井小人,不可能有这样的觉悟,死的时候也不可能有机会向崇祯申辩,所以崇祯也不可能听进去。

况且重用东林党也不会亡国,亡国的原因是因为东林党没有牵制,失去宦官制衡之后,他们肆意妄为,最后崇祯本人也频繁折腾,明朝才走向灭亡。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整个国家的事务都压在皇帝一人身上,最后不得不让宦官和阁臣来协助处理,日积月累最后形成了两个实力强劲的集团,士人和宦官,双方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帝的操弄之下,皇权受到限制。

只要皇帝不太蠢,玩玩权术,这两方都会死心塌地的协助皇帝,可以打个比方,宦官与文人是皇权的左膀右臂,而崇祯一开始就自断一臂,这一做法让文人一家独大,从此口中是忠君爱国,句句圣贤。实际大部分都一个劲地为自己争权夺利,并没有因为阉党的倒塌而停止,也没有因为流民和满清的威胁而齐心协力的匡扶社稷。

明末的士大夫除了最大的爱好就是以自己地域结党营私,党争异常惨烈,身居要职的他们在国家的事情从不深谋远虑,而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奋不顾身。甚至有时候,有一些毕竟有见地、有能力的人被这一些合伙玩死,这种争斗即使南明时代都没有停止,让清兵逐个收拾。

在很多士大夫眼中,有一个虚无缥缈的气节问题,他们认定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改变,譬如和李自成谈判、和皇太极谈判,一方面崇祯做事不密,泄露和缺乏担当,一方面文官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坚决反对,他们所凭借的就是所谓的气节。

这个气节你要是一直有就罢了,摆在国家大义之下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满清占据中原后,这一群人的气节突然见没有了,被认为名士翘楚的钱谦益,斐喻东南,但是当多铎再扬州十日之后率军抵达南京,这位士林翘楚气节不如女子,以明朝大员的身份率众头像。只留下了一句水太冷的千古名言。

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钱谦益在当时的身份有多重要?崇祯自缢后,福王被拥立年号弘光。他本来是东林党首领、而且一开始他主导预谋潞王,后来马士英先下手为强拥立了福王。拥立之功没有及时建立的他,这时候很快见风使舵,上书歌颂福王以及马士英,随即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为了讨好皇帝和马士英,接着他又推荐曾经与东林党势不两立的阉党人员阮大铖为兵部侍郎。

这三观有没有被毁尽?如果这个不够,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在清军围城的时候劝告钱谦益一起殉难,已经答应爱妾的他准备投水的时候,63岁的钱谦益伸手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气的柳如是试图自己跳进河水殉国,结果被钱谦益抱着不放。

弘光元年五月十五,弘光任命的礼部尚书钱谦益率领众人迎接清军主帅多铎。这个趣事诙谐精准的记载了这位名士的气节!


钱谦益当时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完美的反应了当时文人,重要的是,这一些人在宦官之后没有人制止,最后把崇祯壁上绝路。



网传魏忠贤被逼死前留了遗言,兹举几例:“趣历史的小熊掌”等人说是“空谈误国”4个字;“古今轻视角”等人说是“我死之后,大明必亡”8个字;“历史妹儿说历史”等人说是“重用东林党人,大明将亡国更快”13个字(最后这个差不多已是白话文运动后的文风了);还有留了57个字的,更是白话到无以复加,就不引用了。虽然遗言不同,小编们却有个相当大的共同点,就是谁也不肯写遗言出自何书。较常见史料如《崇祯长编》《明史》《明季北略》《国榷》,对魏忠贤结局写得都差不多:遭弹劾,发往凤阳守陵,半路听说要被逮治,一惧之下吊死,都没提留遗言。不知这些小编从哪儿把它们翻出来的,难道穿越回去听了,怎么每个人又听的都不一样呢?希望造谣者知道,造假证据翻案,真不如不翻。

因为东林党奉行的是嘴上功夫,他们说的比做得好,属于典型的纸上谈兵,却拿不丝毫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崇祯皇帝最开始听从东林党人的建议。

因为当时他一心想要铲除魏忠贤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所以完全不听信他的话,直到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失误却已经来不及了。

  • 17815872171 :魏忠贤临死前给崇祯8字告诫,他说了什么呢?
    蔚维所4775 :答:崇祯帝这个时候才幡然醒悟魏忠贤临终前曾经说过的“重用东林党必亡国”这八字告诫,但是已经为时晚矣。魏忠贤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其实明熹宗临终前也曾告诫过崇祯帝说魏忠贤是个可堪重用之人,当时崇祯帝并未将这话听进去,明朝也最终在他手中走向了灭亡。
  • 17815872171 :17年后悔之晚矣,魏忠贤临死前给崇祯留下的告诫是什么?
    蔚维所4775 :答:魏忠贤临死前给崇祯留下的告诫是重用东林党必亡国,但是当时的崇祯只认为这是魏忠贤的挑拨离间之计,所以毫不手软的将魏忠贤一党斩草除根。等到17年之后李自成打到了自己的面前之后,崇祯才悔之晚矣。明熹宗其实也不是一个笨蛋,他自然也看出了魏忠贤的危害,但是他为什么没有除去他呢,因为他深深的知道...
  • 17815872171 :魏忠贤被崇祯设计杀害,为何死前还愿意给他八字忠告?
    蔚维所4775 :答:魏忠贤临死前还愿意给杀害自己的崇祯皇帝忠告,是因为魏忠贤并不希望明朝灭亡,他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好好管理明朝,恢复明朝的国力。很多人认为魏忠贤是奸臣,但是魏忠贤统治明朝的时候,明朝的国力并不衰微,反而是魏忠贤死后,明朝才一步步走向了灭亡,崇祯皇帝自己也是临死前才明白魏忠贤的良苦用心,所以才会在...
  • 17815872171 :魏忠贤临死前留有八字真言告诫崇祯,为何崇祯没听进去?
    蔚维所4775 :答:崇祯帝除掉魏忠贤是因为他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应有的权力,所以崇祯帝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权臣。魏忠贤被除掉是必然的,但是不是时候,此刻东林党人才是崇祯帝真正的敌人。
  • 17815872171 :魏忠贤生前留13字,字字珠玑,崇祯帝为何不听?
    蔚维所4775 :答:崇祯帝登基的时候十七岁,面对势力滔天、嚣张至极的的魏忠贤,作为一个没有多少权利的帝王来说他是危险的,于是年少轻狂,不谙世事的崇祯帝就把魏忠贤给杀了。魏忠贤临死前留下的“重用东林党人,大明亡国不远矣”也被崇祯帝嗤之以鼻,在他死后反而重用了东林党。魏忠贤是一位宦官,他生前欺压...
  • 17815872171 :魏忠贤在临死之前留下了一句语言,并在十几年后应验,这个预言是什么...
    蔚维所4775 :答:崇祯帝把魏忠贤发配边关的时候,魏忠贤就知道自己是没有活路的,于是在路上他就自杀了,在临死之前他说了一句话,就是我死之后,大明必亡。当时的崇祯帝非常年轻,所以说他是不相信的。在魏忠贤在的时候,明朝每年都能收入上千万,但是在魏忠贤死之后,朝政直接变了。因为东林党有一个缺点就是光说不做...
  • 17815872171 :魏忠贤本是一届佞臣,天启帝临终前为何对崇祯说“忠贤可堪大用”?_百度...
    蔚维所4775 :答:但崇祯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宰相,而北宋开国到亡国130年的时间里才用了51个宰相,崇祯换总经理的速度超过了所有的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平近几个月就换一个宰相,可知有多混乱,能力有多差。提要:魏忠贤由于与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的矛盾从而使他的坏人形象被无限放大,武夫虽杀人于残忍,但文人的武器杀人...
  • 17815872171 :魏忠贤临终前说了什么话,崇祯没有听,快亡国时才醒悟,可惜已晚?_百度知 ...
    蔚维所4775 :答:魏忠贤在临终之前告诫崇祯皇帝不能重用相信东林党人。在当时崇祯皇帝不以为然甚至听到了这个告诫甚至有一点生气,但是当明朝出现危急的时候,皇帝可能会一下子领悟了魏忠贤的告诫,但是为时已晚,明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明朝时期的东林党人满口讲的都是仁义道德,虽然东林党人以清高自居虽然看上去非...
  • 17815872171 :魏忠贤作为一代权臣 明熹宗临死为何告诫崇祯别杀魏忠贤
    蔚维所4775 :答:朱由校临终嘱托朱由检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朱由校的言外之意,千万不要杀魏忠贤,遇到大事的时候,他能够帮助大明朝。但是崇祯帝朱由检没有听哥哥的,当上皇帝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干掉了魏忠贤。那么,明熹宗临死前为啥告诉兄弟崇祯,千万不要杀魏忠贤!魏忠贤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
  • 17815872171 :魏忠贤作为一代权臣,明熹宗临死为何告诫崇祯别杀魏忠贤?
    蔚维所4775 :答:因此,在魏忠贤执政期间,国库相对充盈,不像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连军队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正因为朱由校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在临终前告诫朱由检:"忠心耿耿,可以谋大事"。魏忠贤虽然是个奸臣,但他畏惧皇权,对皇帝非常忠心,否则朱由检未必能当上皇帝。但朱由检没有看到这些,他只看到魏忠贤残害忠良...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