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黑暗凄凉的一生中,这三个男人曾给过我光明与温暖

   更新日期:2024.04.26
民国是个好时代,出了很多奇女子,像林徽因、张爱玲、杨绛等等。民国也是个坏时代,让这些花一样的奇女子无法在阳光雨露下自然生长,而是让她们饱经“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苦楚。有的花年轻的时候熬过去了,便优雅地老去,如杨绛、张爱玲。有的花年轻的时候没熬过去,便在风雨中过早地凋零,如生长于冰天雪地里呼兰河畔的那朵寂寞的烈焰玫瑰——萧红。

萧红,单看这名字十分普通,与常人无异且叫红的女子又有许多。但偏偏这么个普通的名字,它的主人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才华出众的东北女子。她有着许多的盛名美誉,如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东北作家群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20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鲁迅先生赞她的那一句“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她一生都在漂泊,一生都在流浪,一生都不曾被人好好地珍惜爱护过。她与杨绛同年出生,可她的人生经历却无法与杨绛同日而语。她和林徽因一样被众多男子爱慕,却没有一个愿意守护她到老。她和张爱玲一样有着不幸的童年,却不像张爱玲那样至少还有个算得上安稳的晚年。她和其他人一样有着惊世的写作才华,却被命运捉弄不得不提前停笔。

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只有三十一岁。三十一岁,正是一个女人成熟而又美丽的季节。当寻常的三十一岁的女人正享受丈夫疼爱、儿女双全的时刻,萧红却只能在病床上回忆着自己的一生。用她的话来说,是半生。

她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回想起了她这半生的流浪旅程,回想起了这半生里对她重要的人,如祖父、萧军和鲁迅先生。萧红的一生即使黑暗苍凉,这三个男人却也曾给过她光明与温暖。     

我们先来说一说萧红童年的那盏灯——祖父。

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恰巧在人们祭奠屈原这一天,萧红出生了。她生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叫呼兰的小县城,距哈尔滨市三十里远。如今已是哈尔滨的一个区,名字还是叫呼兰。或许这是后人为了纪念萧红,所以特地没有改名吧。呼兰这个名又是怎么来的呢?由于松花江的支流呼兰河流经此地,所以人们便把这里取名为呼兰。呼兰这个小城因呼兰河得名,却因萧红而被人怀念至今。

萧红原名张乃莹。其祖上本不是东北人,而是当年逃荒从山东迁徙到此地经商,后经几代人的努力才在东北扎根。到萧红的祖父张维祯这一辈的时候,张家到了盛世,家族矛盾越来越激烈尖锐。于是祖父边带着家人再次迁徙到了呼兰。

萧红的祖父并不是她的亲祖父。因为萧红的父亲张廷举并不是祖父的亲儿子,而是祖父在自己亲生的儿子夭折后从自己堂弟那里过继而来。尽管有那么一星半点的血缘关系,但毕竟不是亲生的。祖父倒觉得没什么,只是深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荼毒的祖母范氏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尤其重视传宗接代的事。

萧红是张廷举和第一任妻子姜玉兰的第一个女儿。首先女儿这个身份就已经很让人扫兴了,又恰逢祭日也叫恶月恶日出生,这样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更加让人觉得晦气,不免想起那句流传许久的谚语,恶月恶日出生的人“男杀父,女杀母”。

偏偏姜玉兰生下萧红后便久病不愈,这让祖母、父亲、母亲更加厌恶她。有了弟弟张秀珂以后,祖母等人更加无暇顾及萧红了,谁叫她是个女儿而且还是在祭日出生的女儿呢。后来母亲去世,父亲娶了新的母亲。萧红在这个家就更爹不疼娘不爱了。幸好一家人中唯独祖父不同。当众人都讨厌萧红的时候,只有祖父并不因为她是女儿又在祭日出生而憎恶她,相反祖父一直对萧红关爱有加。他是那个家里唯一疼爱萧红的人。祖父也是萧红在那个家里唯一惦记的人。对她而言,有祖父的家才是家。

萧红人生的不幸从她一落地就开始了,但幸好有祖父在。祖父是她黑暗凄凉人生里的第一盏灯,给予她第一缕光明和第一丝温暖。

童年时期的萧红常跟着祖父到他的菜园里去一起玩耍。每当祖父戴着草帽伺候园中的花草果蔬时,萧红也学着祖父的样子时而翻土、时而播种、时而浇水。这片菜园是只属于她和祖父的世界。这些花花草草也是除了祖父以外她最喜爱的宝贝。祖父除了带萧红玩儿还教她读书识字,萧红也在祖母去世后搬去和祖父同屋居住。为的是不想祖父一个人孤单。爷孙俩互相疼爱珍惜着。是祖父让萧红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恶外,还有温暖和爱。于是天生敏感孤独的她就向着这温暖和爱,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1929年,祖父病危。等萧红从学校匆忙赶回家时,那个常带着她在菜园玩耍、教她读书识字、给予她温暖和爱的祖父早已变得冰冷,冷到和东北的天气一样,让人不愿却不得不接受。萧红扑过去,开始撕心裂肺地哭。她因祖父的离去感到伤心,更因这世上唯一疼爱她的人从此不复感到绝望。一如她本人所言:“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快点长吧,长大了就好了”,这是祖父在童年时期常对萧红说的一句话。祖父不在了,萧红只能一个人长大。事实上,长大后的萧红也并没有过的很好。她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与孤独寂寞中度过。而她是那么一个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的人。

她应该没想到,祖父的离去只是老天爷跟她开的第一个玩笑。往后的日子里这样的玩笑还有第二个、第三个。

                                   

说完祖父,再来说一说萧红生命里第二个重要的男人——萧军

1932年7月13日的一个黄昏,哈尔滨东兴顺旅馆,萧军邂逅萧红。“她近乎圆形的脸嵌进散着的头发里,有一双特别大的眼睛。”这是萧军对萧红的第一印象。

萧军第一次见萧红时正是她最狼狈的时候。彼时的萧红大着肚子,散着头发,苍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她被旅馆老板关在一间放杂物的小黑屋里,已经好几天没进食了。关于萧红的情况,萧军早就在她写给《国际协报》主编裴馨园的求助信中了解了。她为了去北平念书,逃婚离家出走。在北平的时候因为没钱被自己的表哥扔下,回到哈尔滨又是因为没钱被自己的未婚夫汪恩甲抛弃。她和汪恩甲在东兴顺旅馆同居的几个月已经欠了六百多块钱了。姓汪的说回家取钱,走了以后就再也没影了。只留下萧红一个人抵债。 老板说等萧红生产了就把她卖到妓院去。而萧军来东兴顺旅馆是受裴馨园的委托给萧红送书来的。

萧军四处张望,床上桌子上凌乱地放着一些写了画了的纸。其中一张纸上写着这样一首小诗:

      “去年的五月

        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季节

        今年的五月

        我生活的痛苦

        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

他问:“这是谁写的?”

萧红答:“是我无聊时干的。”

他再问:“那这些画呢?”

萧红再答:“也是我。”

萧军有些吃惊。或许这种吃惊里包含的更多的是一种佩服的情感,所以他才在萧红询问“能不能坐下来聊一聊”的时候就真的坐了下来。

两人一见如故从诗词歌赋聊到书法绘画,从文学聊到哲学。让萧红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萧军那句关于爱的哲学的解释:爱便爱,不爱便丢开。

第二天萧军又来到东兴顺旅馆看望萧红。她不想让他走,他也想留。两个人从一见如故到一见钟情。

萧军在萧红最绝望的时候出现。这让萧红又看到了重获自由的光明,同时意外地给她带来了梦幻般的爱情。她期待的那个男人就这么及时而又突然地到来了,快到让她来不及思考便爱上了他。萧军虽然救萧红心切,可是六百块对他而言也是一笔巨款。他不比萧红富有多少。但萧军虽然穷,可是却一点儿也不悲观。

也许是上天心软了,给了萧红那么一点运气。让松花江决堤,淹了整座哈尔滨城。萧红趁机逃离了旅馆。离开以后,萧红在医院生下了她和汪恩甲的女儿。孩子一出生她便送了人,然后开始正式地专心地和萧军谈恋爱。萧红肯定想不到和萧军在一起是她另一种人生不幸的开始。

都知道萧军是个情感炽热的人,他招女人喜欢也很喜欢女人。他爱萧红但并不是只爱萧红。

出院后,萧军带着萧红拿着裴馨园给的五元钱住在了旅馆。不过不再是东兴顺,而是一家俄罗斯人开的叫欧罗巴的旅馆。那真是一段身无分文的日子,却也是二萧最快乐的日子,尤其是萧红。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萧红萧军似乎却是一对例外的夫妻。萧军让萧红在家休息、写文章,自己出去挣钱养活她。他们虽然贫穷,却一点儿也不悲观、不愁苦、不怨天尤人。相反倒是过的很是诗意、潇洒自在。在这段清贫的日子里,萧红专心创作并在此期间与萧军合著了文集《跋涉》,开始在东北文坛崭露头角。萧军因为萧红的才华而对其一见钟情,现在他又带领萧红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934年6月12日,哈尔滨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萧红萧军离开哈尔滨前往青岛。从那儿以后,萧红就开始了她漂泊的人生之路,到死再未踏进东北这片土地一步。鲁迅先生说,娜拉出走后的命运不是回来,就是堕落。但萧红却选择了第三条路:漂泊。

1934年到1938年,萧红随萧军辗转多地。从青岛到上海,从上海到临汾,从临汾到西安。这四年里,两人不再为生活发愁,但感情却渐渐地生出嫌隙。萧军背叛过萧红不止一次,而且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两人在上海时,关系明显恶化。萧红为躲避情感的苦闷,1937年离开上海前往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在日本的时候,一直由好友黄源的妻子许粤华陪伴着萧红。后来许粤华提前回国,萧红继续留日。那段时间一直被萧红称为她的黄金时代。平静闲适的黄金时代里,萧红意外从报纸上得知鲁迅先生去世。这对她而言,无疑于晴天霹雳。她决定回国。只是她更想不到的是,还有另一件事让她无法接受。回国后,萧红才得知萧军又一次出轨了。对方正是许粤华,彼时许粤华已经珠胎暗结。面对此情此景,萧红一定是心痛的,而且是无力的心痛。

从日本回来后,萧红认识了端木蕻良。或许是因为跟萧军在一起太累太痛苦了,她受不了萧军一边撕扯着她,一边又要拥抱旁人。在西安的时候,萧红终于正式向萧军提出了分手。随后和端木蕻良确认关系一起去了武汉。从此以后,与萧军不复相见。萧红再次开始了漂泊,只是这一次没有了萧军。

在武汉仅呆了四个月的时间,萧红为逃避危急的形势怀着萧军的孩子一个人坐船逃去重庆。后在江津生下与萧军的孩子,三天后孩子抽风而死。在重庆安静了两年,萧红又因不能忍受炮火的惊扰选择离开,在友人的建议下决定前往香港。1940年1月17日,萧红和端木蕻良飞到香港。在这里继续她毕生所热爱的事业——文学创作,直至1942年1月22日病逝。

临死前,萧红回忆起她和萧军的过往仍然情绪激动。在病床上萧红对着身边的骆宾基说如果萧军知道了,一定会来救她的。她依旧没有忘记萧军,或者从来没想忘记。毕竟两人一起度过了一段一贫如洗的日子。她对萧军又恨又爱。这个男人把她从绝望中拯救出来,却又亲手将她推至另一种绝望中。爱情成全了她,也销毁了她。

这个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或许就是深情的遇上了多情的吧。但谁也无法否认,就连萧红都不能,萧军曾给过她的爱、光明与温暖。

                         

萧红一生里第三个重要的男人,毫无疑问是鲁迅先生。这个亦师亦友,待她如祖父那般的人。

萧红和鲁迅先生的缘分是从小学就开始的。那个时候萧红最喜欢的两门课就是语文和绘画。巧的是,两人又都十分推崇鲁迅先生的作品。萧红自然不免受其影响。或许在那个时候,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就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萧红的心里。

1934年10月,萧红和萧军以萧军的名义给鲁迅先生写信。彼时萧红已经完成了《生死场》的创作。后得鲁迅先生回信,两人兴奋之极。11月,二萧抵达上海与鲁迅先生见面。

萧红和鲁迅先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萧红说鲁迅先生像祖父一样疼爱她。他称赞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为她的《生死场》亲自作序并策划出版,设宴为她介绍了上海文坛的许多名人,手把手将她带进了上海文坛。《生死场》的出版让萧红在上海文坛开始名声大噪。她的文学创作事业开始到达巅峰。这一切都得益于鲁迅先生的慷慨相助。都知道鲁迅先生是十分爱才的,非常愿意提拔有才的年轻人。萧红肯定不是得到鲁迅先生赏识的唯一一个青年作家,却是鲁迅先生对所有人里待遇最特别的一个。他欣赏她的才能,一开始指导她写作,后来就连感情生活都指点迷津。萧红去日本正是听了鲁迅先生的话。他说萧红在感情生活上太过投入,个性又偏倔强。她和萧军两人像两只刺猬,彼此靠近刺得两人都发痛。萧红沉默了,因为先生说的没错。在与萧军产生矛盾的那段日子,萧红郁郁寡欢。她无处可去,也无人可倾诉,只好天天到鲁迅先生家里去。萧红知道,只有鲁迅先生不会给她白眼和冷遇,也懂得她的苦闷的心思。因为在她眼里鲁迅先生就像自己的祖父一样。鲁迅先生去世后,萧红很伤心,就像祖父去世时那样伤心。

萧红说:“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是的,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我这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但凡作为女人存在的,没有人不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萧红也不例外。她一生追寻自由,无心于政治、醉心于写作,伤心于爱情,却不得不挣扎于漂泊。她多么希望能有人免她惊,免她苦,免她四下流离,免她无枝可依。但那样一个人一直都没有到来。而她是知道的。

张小娴说,无论女人看起来想要什么,她想要的终归只有两样东西,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安全感。这两样东西,萧红都不曾踏实地完全地拥有过。作为女人,萧红是不幸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幸的。最起码在她黑暗凄凉的一生里,这三个男人还曾给过她光明与温暖。

  • 13843049067 :萧红:黑暗凄凉的一生中,这三个男人曾给过我光明与温暖
    韦莎屈3148 :答:萧红的一生即使黑暗苍凉,这三个男人却也曾给过她光明与温暖。 我们先来说一说萧红童年的那盏灯——祖父。1911年6月1日农历端午,恰巧在人们祭奠屈原这一天,萧红出生了。她生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叫呼兰的小县城,距哈尔滨市三十里远。如...
  • 13843049067 :悲情才女萧红:出生富裕家庭,却流亡一生屡遭背叛,去世仅31岁
    韦莎屈3148 :答:尽管萧红腹中的孩子是萧军的, 端木蕻良依旧给了她一场像模像样的婚礼,一个名分 ,原以为萧红终于找到了自己幸福的归宿,却没有想到又是一场绝望的开始。端木蕻良并非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人,而且完美演绎了"夫妻本是...
  • 13843049067 :萧红的代表作有哪些?
    韦莎屈3148 :答: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女性作家,以其作品中悲喜交杂的情感基调、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以及独特的写作视角的运用和对行文结构的处理,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萧红是典型的女文青的性格,爱折腾,不愿守本分,她的一生泛泛而言是很惨的...
  • 13843049067 :民国四大才女之萧红的三个男人 是创作灵感源泉
    韦莎屈3148 :答: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不管是从题材...
  • 13843049067 :作家萧红,有着怎样的一生?
    韦莎屈3148 :答:但一个笔名的“三郎”的报社作者却对写信的人产生了好奇,独自去见了萧红,并迅速被独特的萧红折服了,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她。这个自由大胆的“三郎”,就是萧军,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 短短的几次见面内,萧红萧军产生了文学,...
  • 13843049067 :《旺报》民国四大才女萧红的三个男人是创作灵感的来源
    韦莎屈3148 :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萧红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端木蕻良,东北作家。据叶君回忆,萧红和端木蕻良是在7月的上海筹备会上认识的。“一开始,萧军和端木真的关系很好。然而,与这三个人,他们被怀疑是“瓜田李霞”,他们的关系...
  • 13843049067 :萧红一生中的男人分别是谁
    韦莎屈3148 :答:分别是: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1、汪恩甲 少女时代的萧红,曾被家里订了婚,未婚夫叫汪恩甲。这人相貌堂堂,师范毕业,萧红对他也很是倾心。但是,萧红在初中毕业后跟表哥搭伴去北京读高中,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
  • 13843049067 :萧红的个人资料
    韦莎屈3148 :答: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
  • 13843049067 :呼兰河传中“我”身边不幸的人
    韦莎屈3148 :答:二、凄凉的命运悲剧 从风俗意识的视角,对20世纪初中国东北农村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一个认识.在这部作品中,萧红是怀着一种深深地忧患意识,深入地去探索隐藏在这些风俗背后的农民命运悲剧的根源。他们的悲剧主要集中表现在有二伯...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