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

   更新日期:2024.06.01
《资治通鉴》序
(宋神宗)御制
朕惟(想,思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①。《书》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愿,希望)建事。”《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于后世者也。
汉司马迁(chou,缀集:连缀汇集。多用于著述、编辑)石室金匮之书,据左氏《国语》,推《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采经摭(zhí,采集)传,罔罗天下放失(轶)旧闻,考之行事,驰骋上下数千载间,首记轩辕,至于麟止②,作为纪、表、世家、书、传,后之述者不能易此体也。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於至当,则良史之材矣。
若稽古英考③,留神载籍,万机之下,未尝废卷。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秘阁翻阅,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讫于五代。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徵,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讬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切磋)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吉凶、善恶各种现象)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敎,断之以邪正,要之於治忽,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策牍之渊林矣。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故赐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
【注解】①刚健笃实,辉光日新:《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高亨注:“天之道刚健,山之性厚实,天光山色,相映成辉,日日有新气象。”后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②至于麟止:到西汉发现麒麟为止。③英考:(宋神宗)已故父皇英宗。
【 参考译文】
我想君子多熟悉前人的言论行事,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所以能够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天天有长进。《尚书》也说:“作为君王,应个个力求博学多闻,时刻想到有所建树。”《诗经》、《尚书》、《春秋》,都是用来阐明得失的规律、存守王道的正统、给后代留下借鉴和训诫的作品。
汉代司马迁缀集皇家石室和金柜里的典籍,根据左丘明《国语》,推究《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博采经籍,摭(zhí)取传记,收集天下轶事旧闻,考证它们(轶事旧闻)是否属实,纵横驰骋于上下数千年间,开篇记载黄帝轩辕氏,直到西汉发现麒麟为止,创作记、表、世家、书、传,使后世撰述历史的人都不能改变这种体例。正是因为他判断是非不与圣人相悖,褒贬十分得当,才被称为优秀史家的人才啊!
考察已故父皇英宗,在日理万机之时仍留意于典籍,也未尝辍止读书。曾命令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列历代君王大臣们所做的事情,让他在皇家秘阁翻阅文献档册,供给史官、笔纸,修撰从周威烈王开始、到五代为止的历史。司马光的意见认为周朝积弱,王室衰微,礼乐仪制和军事征讨都由诸侯任意自为,周平王被迫东迁国都,齐、楚、秦、晋于是开始强大;齐恒公、晋文公先后相继称霸,还假托尊崇周王为辞以收服天下。直至周烈王任命臣子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时,周朝虽然没有灭亡,但王制却已完全毁掉了!这也是古人著书时开篇立意的原由。这本书记载圣明君主、贤良大臣,切磋治国之道,议论中的精辟语句,道德、刑法双管的良善制度,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吉凶、善恶各种现象的根源,权力福禄兴盛衰弱的原因,规划利害的效果,优秀将领的战略,廉谨官员的制策,用邪正为标准进行判断,从郅治与怠忽中抓住根本,词语渊博厚实的文体,规戒劝谏深刻的含义,确实可以称为完备齐全。全书共记载十六个朝代,编辑成二百九十四卷,放置在房室之中(阅之)便尽知从古到今的道统,内容广博而且得其要点,对事件的叙述简明却又周详,这也可以称作历代典制法规的总汇,档册文牍的全书。
……《诗经》说:“商朝的借鉴不远,就是夏朝的灭亡。”所以赐此书名为《资治通鉴》,用来表明朕的心志。

  • 15835811987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宋神宗御制《资治通鉴》序
    郭享实1555 :答:这本书记载圣明君主、贤良大臣,切磋治国之道,议论中的精辟语句,道德、刑法双管的良善制度,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吉凶、善恶各种现象的根源,权力福禄兴盛衰弱的原因,规划利害的效果,优秀将领的战略,廉谨官员的制策,用邪正为标准进行判断,从郅治与怠忽中抓住根本,词语渊博厚实的文体,规戒劝谏深...
  • 15835811987 :《资治通鉴》翻译版全文是什么?
    郭享实1555 :答:“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意思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
  • 15835811987 :《资治通鉴》翻译是什么?
    郭享实1555 :答:“鉴于往事,资于治道”,意思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
  • 15835811987 :《资治通鉴·唐纪》全文翻译
    郭享实1555 :答:仁杰入宫谒见太后,太后常常劝止他行跪拜礼,说:“每次见到狄公跪拜,我也觉得身骨子疼痛。”太后就免除了他夜间值班的差事,并且告诫他的同僚说:“如果不是军国大事,就不要再来烦劳狄公。”太后曾经询问仁杰:“我想找一个德才兼优的士人任用,谁可以提拔?”仁杰问道:“(我)不明白陛下要让他担任...
  • 15835811987 :《司马光》字词翻译和译文
    郭享实1555 :答:《司马光》译文:司马光(他)是宋朝的首相。他负责编纂当时著名的大臣资治通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害怕自己的记忆无法与别人相比。其他兄弟会背诵、玩耍和休息,但他不会关上门,直到他能背诵。(司马光)自言自语道:“因为,当你努力学习的时候,你会有一个很长的收获,这样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 15835811987 :翻译《资治通鉴.唐纪八》全部
    郭享实1555 :答:闰月己未,下诏让李世民、李元吉带兵出豳州抵御突厥,高祖在兰池为他们饯行。每每有战事,高祖就让李世民出征,事平之后,对李世民的猜忌就更加厉害。原文:上校猎城南,太子、秦、齐王皆从,上命三子驰射角胜[1]。建成有胡马,肥壮而喜蹶[2],以授世民曰:"此马甚骏,能超数丈涧[3]。弟善骑,...
  • 15835811987 :资治通鉴唐纪郑氏教子翻译
    郭享实1555 :答:翻译:李景让的母亲郑氏,个性严明。早年守寡,家道清贫,居住在东都(今河南商丘县以东)。子女们都还很年幼,郑氏自己教导这些孩子。他们居住的房子后面的古墙因为下雨而倒塌,墙里落出的钱不计其数,奴婢很高兴,赶快跑去告诉郑氏。郑氏来到古墙边上。上香祷告道:"我听说不劳而获,是人生的灾难。这些钱...
  • 15835811987 :司马光(刘晏理财)文言文翻译
    郭享实1555 :答:出自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六的《刘晏通敏精悍》翻译: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一直用高价招募擅长奔走的人,察访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遥远的地方,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署。他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衡标准,全部控制在手中,朝廷因此获利,而民间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刘晏还认为:...
  • 15835811987 :寡人造行不能无情中尉甚忠数辅吾过翻译
    郭享实1555 :答:寡人造行不能无情中尉甚忠数辅吾过翻译如下:"我(寡人)实行政治时,不能没有像中尉这样忠诚并多次辅佐我的人,以帮助我度过难关。"出自《资治通鉴 · 汉纪 · 汉纪十六》,《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
  • 15835811987 :翻译(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货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折阅(即...
    郭享实1555 :答:宋神宗在内藏库(皇帝私库)中拨出一百万贯钱作为京师市易务的本钱,在此後的几年时间里,京师市易务改名为都市易务,成为管理全国市易务的总机构。与此同时,政府还在边境和各地许多重要的城市相继设立市易务。朝廷相应颁布了市易法,主要内容是:第一,市易务设置监官二员和提举官、勾当公事官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