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音乐常态课堂培养音乐核心素养

   更新日期:2024.06.05
1.审美价值。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是将音乐列入中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由。长期以来我们以科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来教授音乐、学习音乐,使音乐偏离了人类的生活实践和情感世界,由于受某种思潮的影响我们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所以,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我们的课程改革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因此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乃至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这种理念。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调整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坚持下列音乐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理解“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这一心理学原理,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摈弃科学实践的做法,这正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原则,也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强调音乐概念应和音响尽量统一,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才能称其为是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是毫无意义的。还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过程应始终贯穿着学生的情感参与,只有这样,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审美价值,成为审美教育。

2.创造性发展价值。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际竞争的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例如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研究音乐对人在创造能力发展方向的作用,在哈佛大学设立了“零点项目”研究部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美国政府将音乐列为核心课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也曾经对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但我们在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收效并不显著,尤其是受某种功利性的影响,使得音乐教育对人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音乐教育的创造价值。创造能力的培养虽然被所有学科青睐,但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尤为突出。首先,音乐的产生过程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作曲、表演和欣赏。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音乐不谋求统一答案,音乐课尽量不结束真理。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我们相信,每个人的表演都是个性化的体现,每个人的听赏都是独特的理解。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3.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人们需要尽可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自己。许多观点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然而语言有其一定的局限,人类的许多经历和情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媒介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如舞蹈和音乐等,古人曾说,言之不足咏之歌之,咏歌不足舞之蹈之。对于学生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也就越大。例如: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咨询培训中心合作的“中澳音乐教育试验项目”,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价值,学生在学习电子琴的过程中,关注的并不是电子琴的演奏技法,而是利用这种高科技的乐器所提供的各种表现的可能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即兴的表现,在这自由的表现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培养了自信和勇气。因此,音乐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是为数不多的需要个人当众表现的学科,这种表现的价值对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 18068033032 :如何组织小学音乐有效课堂教学
    丰虞福1662 :答:还能提供学习的“摹仿源”,培养学生良好的 观察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它比单纯的听录音欣赏效果更好。直观形象的视听结合欣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音乐情感! “唱”小学低年级多采用表演唱,活跃课堂,有利于组织音乐课堂教学: 现行的小学低年级音乐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
  • 18068033032 :浅谈怎样上好小学音乐课
    丰虞福1662 :答: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
  • 18068033032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美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丰虞福1662 :答:音乐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要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除了具备以上几点,...
  • 18068033032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
    丰虞福1662 :答: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观点层出不穷,但不管教学教法如何更新交替,学生是否得到发展始终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这一点应该是大家的普遍共识。近年来,教育发达地区的一些专家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的落脚点也正应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标。因此,我认为:要达成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
  • 18068033032 :如何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丰虞福1662 :答: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应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种服务包括在起始阶段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和组织起来。如:每节音乐课我都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或提出幽默有趣的问题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音乐课,愿意参与和...
  • 18068033032 :如何上好小学生音乐课
    丰虞福1662 :答:3、音乐要素体现。当学生的演唱水平达到一定状态时,要强调音乐要素在具体的歌曲中的完美体现,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以及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根据具体的需要作出具体的要求。虽然中小学唱歌教学不是培养歌唱家,但必要的演唱技能就应让他们在中...
  • 18068033032 :如何在课堂上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丰虞福1662 :答:著名音乐教育加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因此,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近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所期待的。如何...
  • 18068033032 :如何营造开放性的小学音乐课堂
    丰虞福1662 :答:因此,音乐要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将音乐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二、开放音乐课堂,为音乐知识注入生活气息 开放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因此,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使之...
  • 18068033032 :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丰虞福1662 :答: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闹非凡,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或听故事那样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三、提高有效教学的趣味性。任何新鲜事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值得注意的,而有趣的游戏则能调动孩子们的思维,也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儿童的本性是爱玩好动,对单调的音乐知识,他们就会...
  • 18068033032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
    丰虞福1662 :答:然后鼓励学生上台边唱边表演粉刷匠,孩子们表演的时候非常投入,动作表情非常夸张,逗得台下学生哈哈大笑,课堂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通过表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开发与培养,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升华。5.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国教育家科普兰说:“...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