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

   更新日期:2024.06.01

2021幼儿园教学反思(精选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1幼儿园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学反思1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小班幼儿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技能。但是他们的动作仍然不够协调和平稳。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设置的游戏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情景性,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定的活动氛围。《老猫睡觉醒不了》这个户外游戏活动,主要是通过故事情景,贯穿整个游戏。让每个幼儿都能始终保持以愉快的情绪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一、形象有趣的角色扮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游戏,融入到游戏之中。

  我们首先要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程度出发,抓住他们对小动物的浓厚兴趣的特点,老师当“猫妈妈”,幼儿当“小猫”,游戏前可用一个完整的故事吸引住孩子,把游戏儿歌发挥成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知道找不到“小猫”,“猫妈妈”会很着急;离开了“猫妈妈”,“小猫”会很危险。听到“猫妈妈”的叫声,该怎么办呢?大家来学一学吧。诱发了孩子的兴趣,接下来老师也无须介绍游戏规则了。

  二、充满童趣的情景设置,适时调整孩子的运动量,达到科学锻炼身体的效果。

  在游戏过程中如还未达到预设的运动量时,就可以改变游戏情节,告诉小猫们:“不好啦,打雷啦!”“快点跟猫妈妈跑回家!” 提高了跑的速度,在快速跑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了游戏的运动量,取得了科学的锻炼身体的预期效果。

  三、小班孩子的游戏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

  作为老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来应付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对跑回来的孩子说:“不好啦,我丢了一只小猫,你们少了一个弟弟,让我们一起把它喊出来吧!”于是大猫和小猫一起喊“猫弟弟,快出来吧!”在这样的情绪感染下,他一定会跑到妈妈身边来的。

  在反思过程中,我再次认识到:无论哪个游戏,我们都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还是不断挖掘游戏其内在的有意义的教育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教学反思2

  这是一节大班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性高、参与性强,不但学会了交朋友,体会了与同伴交往的快乐,而且学会了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在整节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1、本次活动生成的灵感,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了引导幼儿学会交朋友,并能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积累正确的交往经验,我采用了游戏、故事、表演等组织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到学习中来,创设了一个幼儿喜欢并且容易接纳的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会与人交往,在玩中提高交往技能。然而,良好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积累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教育,使幼儿的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2、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游戏的特殊功能,做到师幼、幼幼互动,凸显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如找朋友环节,胆子大的幼儿带着胆子小的幼儿游戏;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只是抛出问题,让幼儿在相互讨论中找出原因;在说优点环节中,幼儿的讨论结果,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拉拉勾环节,幼儿间的合作表演,让幼儿体验到了与朋友合作的快乐等。

  当然,本节活动也存在诸多不足:

  1、在游戏环节老师没能及时强调规则,幼儿积极性过于高涨,导致课堂秩序稍显混乱。

  2、时间安排没能把控好,活动有些拖堂。

  总之,本节教学活动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瑕不掩瑜。通过本节活动的`开展,班上幼儿的交往行为有了不小的改变。为小事争吵、打闹的现象少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所提高,如玩玩具时争抢少了,学会了合作拼搭;想进人多的区角玩时学会等待,遵守规则;借东西时,会用礼貌语言;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能用自己学会的方法解决,不再像以前只知道哭鼻子或者告状。每位幼儿都能学着体谅别人,学着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珍惜和小朋友好好相处的机会。

  幼儿园教学反思3

  扑克牌是我们生活中娱乐的东西,平时我们多半用它来玩比大小、点数。而幼儿对搭建也比较有兴趣,所以我在想,可以利用扑克牌站立起来并搭建房子的方法,让他们养成更有耐心和认真思考的习惯,于是这次我选择了《扑克牌立起来》 。

  经过这一次的科学探索活动,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在开始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还一直在担心,小朋友们能不能想到让扑克牌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启发不起来,那么我的这个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

  但是他们在用一张牌站起来时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在用扑克牌站的又高有稳的这个环节,对幼儿虽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在探索中尝试,一直兴趣有佳,最终结束时还意犹未尽。本次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也获得乐趣。整个活动条理清晰,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很清楚很顺畅。

  当然,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也有失误,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但是在幼儿用一张牌站起来时想出的很多方法时,这儿我引导的还不够,没发现幼儿更多的闪光点。在合作和组合的问题上没有提出来,导致有的幼儿是用扑克牌在组合不是合作。这也给我在以后的活动中敲响了警钟,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要考虑周全,在上课之前要设想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注意幼儿的引导,这样上课才能更加的从容不迫。

  幼儿园教学反思4

  《纲要》中指出,幼儿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意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眼睛是我们重要的器官,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离不开眼睛。在近期孩子们的体检中发现我班幼儿的视力状况并不好,有好几个孩子视力下降,斜视、近视等。造成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我班幼儿在看书时眼睛和书本距离太近,绘画时,头低得太低,还有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看电视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有的孩子还喜欢玩家长的手机游戏。这些不好的习惯严重影响孩子们的眼睛健康,种种现象说明孩子们不知道保护视力的重要性,为了能让孩子们自觉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的坐姿等,我设计了生成活动《保护眼睛》。

  保护好眼睛是幼儿生活教育中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次活动中首先我用猜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进行导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接着通过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当请幼儿蒙上双眼时,孩子们说:“我什么都看不见了”,这时候可以让幼儿体验一下“盲人”的行走、玩耍、生活,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眼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视力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

  第二个环节我引导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进行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戴上了眼镜呢?”倾听完这个故事之后幼儿知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第三个环节幼儿通过看其他幼儿的不良行为,用眼习惯,能够积极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也能够总结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在这里,教师可以将幼儿所说的方法、习惯进行总结归纳。例如:小朋友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细菌进入眼睛,眼睛会发炎生病。如果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卫生纸擦,或者滴眼药水,不能用手揉。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或者看看窗外的风景。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巩固幼儿的常识。最后一个环节,创编眼保健操对他们来说有些难度,所以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了四种简单的眼保健操,有些幼儿没有掌握方法,按摩的位置不准确,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日后幼儿会越做越好。活动后幼儿表示做完眼保健操很舒服,也掌握了保护视力的方法,本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幼儿园教学反思5

  舞狮,这种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孩子们对这种传统民间的艺术不熟悉,为了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闹氛围,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设计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观看舞狮子的视频,向幼儿介绍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舞狮子。

  第二环节通过简单的观看录像和讨论后,引导幼儿去初步的摸索狮子跳舞的动作,尝试一个人表演舞狮子。

  第三环节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舞狮子的第二个方法:两人合作舞狮子,同时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尝试表演舞狮子,这部分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第四环节是:师生共同引导幼儿和老师共同制定活动规则,并尝试练习。这是本次活动的精彩部分。教师通过敲击不同的鼓声,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在这一个环节中,我觉得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失败和失败后的成功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策略,这个过程能够带给孩子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勇于尝试的勇气、失败后的思考、活动中合作商量。

  第五环节是:带领幼儿听鼓声做“舞狮子“的游戏。同时向幼儿介绍道具的玩法。这一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孩子们表演很出色。

  第六环节是:师生同乐,请客人老师用毽子戏狮子。这一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幼儿和在场的客人老师共同合作舞狮子,让幼儿感受到了中国这一传统文化的热闹氛围。

  我这次开展的民间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我觉得只有让民间艺术扎根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心灵在美妙的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自在的徜徉。让孩子的多元智受到灵性的启发,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得到成长,使得民间艺术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财产可以得以延续,让从民间来的艺术重新回到民间,并在我们民族的世代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今后在开展舞狮活动的同时,一定要突显舞狮活动的民族特色,传承其传统文化价值,既要保持其传统性,又要与时俱进,开创舞狮活动的新时代。

;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学反思
    连世翁759 :答:幼儿园教学反思1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小班幼儿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技能。但是他们的动作仍然不够协调和平稳。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设置的游戏必须要有非常强的情景性,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定的活动氛围。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学反思万能模板简短【10篇】
    连世翁759 :答:1.幼儿园教学反思万能模板简短 篇一 语言活动中学习材料的选择是第一关键——《耷拉耳朵的小兔》也是选材于幼儿画报,来源于幼儿中间。我用电脑放大情节,根据目标需要改编并制作了部分情节,色彩明快,动作表情明显,直接刺激幼儿的感官。一出示这样的图书孩子们立即有了兴趣,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气氛。《耷拉耳朵的小兔》...
  • 17745725311 :中班幼师教学反思范文10篇
    连世翁759 :答:本学期的第十三周,我们幼儿园进行了教研组长引领活动,我们七位老师都执教了各自擅长领域的活动。我执了一个中班美术活动《伞花朵朵开》,现在的教学理念提倡是:让幼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常常要以生活为基础,同时又建立在生活之上的教学。我执教的活动取材就是来源于生活,每当雨天,我看到孩子们对雨伞很感兴趣...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学反思万能模板【10篇】
    连世翁759 :答:1.幼儿园教学反思万能模板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于是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 小班数学《给图形宝宝排队》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
  • 17745725311 :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五篇】
    连世翁759 :答:【篇一】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哪里?碰鼻子”。孩子们在音乐声中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开心的笑着,游戏着。幼儿能边唱边与同伴合作游戏,刚开始时幼儿只记得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记了唱歌,通过两位老师的示范孩子们不但能很好的边...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写【5篇】
    连世翁759 :答:1.幼儿园教学反思怎么写 《民族服饰真漂亮》这一活动是在幼儿有了“认识少数民族”的前期经验上开展起来的。课前审议时,从活动名称入手,我们认为本教学活动最应该抓住的重点首先是民族服饰,引导孩子感知几个常见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接着便是设计时如何让民族服饰更漂亮,来展现出不同于汉族服饰的美。 艺术活动要让...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精选10篇)
    连世翁759 :答: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反思1 在《长大了》活动中,当活动进行到仿编儿歌资料时出现了让我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幼儿在仿编儿歌时总是转但是弯来,总是围绕自我说,思维受到了限制,而联想不到自我的东西也会变长变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导上出了偏差吧,因为刚开始我只是口头上简单地解释和引导了一下,似乎有点高估了...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反思
    连世翁759 :答: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反思篇1 目标: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
  • 17745725311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5篇
    连世翁759 :答: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反思,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幼儿园小班教师教学反思范文一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当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我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
  • 17745725311 :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
    连世翁759 :答:幼儿园教师教学反思1 绘画活动要不要“示范”,是幼教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些日子在听随堂课,艺术活动“搞笑的圆”引发了对此问题的思考。“搞笑的圆”是让幼儿对圆进行想象添画。导入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有的说圆是泡泡,有的说是盖子,有的说是西瓜,有的说是太阳……圆能够变成小猪、小鸡、太阳、花...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