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应当如何评价《乱世佳人》这部作品?

   更新日期:2024.06.01

《乱世佳人》1939年首映,在当时大获成功,可以说是几乎完美的将原著搬到了荧幕上。这并不是迎合某个时代主旋律所带来的成功;也不是靠大牌明星捧起了的徒有其名;而是实实在在的拍出了一部传世之作,即使是我在2016年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也丝毫感觉不到这部老电影与我这种年轻人有何代沟。

整部作品《乱世佳人》以女主角为主要塑造对象,长达四个小时的形象被刻画的活灵活现,可以说主演费丽.雯的一颦一笑都是点睛之笔。斯嘉丽是南方农场主的千金,她家境殷实,精于社交,再加上相貌出众,自然是大受欢迎。

在战争中大部分人迷失了自我,但斯嘉丽没有,她仍旧是那个倔强又任性的姑娘,为了活下去,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为了让自己有高傲的资本,她几乎不择手段。如果说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待的话确实不妥,但人生于乱世身不由己,也是无奈之举。至此《乱世佳人》的主题得以显现。

《乱世佳人》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 ,诸位观众可以根据四小时的剧情随意想像后续的故事,整部电影《乱世佳人》既是有血有肉现实,又是虚无缥缈的宿命。



作为好莱坞最值得骄傲的恢弘巨制,将一个女性的史诗与波澜壮阔的时代有机融合的《乱世佳人》,标志着好莱坞电影的成熟和崛起,更是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长达4个小时的影片,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人的成长与成熟。从热情、野性、坚忍不拔的情窦初开,到尝到了爱情的苦涩、婚姻的虚伪、现实的绝望、亲情的可贵之后,斯嘉丽终于懂得了爱情的真谛与人生的价值。

在这部历久弥新的爱情史诗中,让观众们记住了活波可人的斯嘉丽、温文尔雅的艾希礼、深情款款的白瑞德(又译瑞德),以及真诚温柔的梅兰妮。在命运的捉弄与意志的转移中,爱情的本质在不断的变化、升华,最终融入到生命的年轮。

斯嘉丽是幸运的,生于富于的庄园主家庭,有疼爱她的黑人奶妈,不乏慕名而来的追求者,年轻漂亮的她对爱情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斯嘉丽也是不幸的,父亲的粗鲁与大男子主义令她厌烦,英俊儒雅的艾希礼拒绝了她的爱慕。

她不顾一切的疯狂爱上了艾希礼,或许是希望找到一个与自己父亲完全相反的完美男人。然而,就像艾希礼对吉斯嘉丽说的,“我们不是一类人。”

年轻、高傲的斯嘉丽不懂、不服气,却又无可奈何,索性嫁给了艾希礼妻子梅兰妮的弟弟,这样她就能始终守着自己心爱的人,因为她始终坚信,“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直到战争爆发、丈夫离世、庄园萧条,两度成为寡妇的斯嘉丽坚韧不屈甚至不择手段的努力支撑着生活。这时,她终于遇到了白瑞德,一个自始至终深深爱着她的男人。

白瑞德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但在爱情面前,他一如斯嘉丽般痴情。他喜欢聪明、反叛、真性情、从不轻易屈服的斯嘉丽,却对艾希礼的存在心存芥蒂。

爱情总是那么不可思议,你爱的人不爱你,而爱你的人却打动不了你。在现实与理想中陷入两难的斯嘉丽,虽然答应了白瑞德的求婚,却始终忘不了艾希礼。女儿的意外死亡,令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张。

当病倒的梅兰妮,将丈夫艾希礼与儿子托付给斯嘉丽时,最后的一丝痴情,让她不顾一切的扑到艾希礼怀里,然而,艾希礼毫无反应,白瑞德负气而走。

她终于明白,穷其一生追求的根本就不是爱情,艾希礼告诫过她,父亲告诫过她,白瑞德告诫过她,但她就是听不进去。直到意识到白瑞德才是她的真爱,却再也无法回头。

《乱世佳人》就像一个千回百转的梦,活在梦里的斯嘉丽执拗着不愿醒来,就像人们总会固执的记住最美好的回忆。斯嘉丽犯了所有女人的通病——太看重感情,看起来很可悲,但这就是人性。

《乱世佳人》无疑是一部经典、一个巅峰,将婚姻与爱情、战争与和平、激情与理智、傲慢与偏执摆在面前,通过活色生香的理想与生活淬火、提纯,最终浓缩成了百感交集的史诗。

一个人,爱一生就足够了,银幕上永恒的爱情经典如此,现实中性情的人们是亦如此。看透了这一点,一切都释然了。



官方评定:

美国电影协会,评选出的20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中,《乱世佳人》排名第四。时至今日虽然已经降至第五,但它依旧深处塔尖,让后人渴望而不可及。

第十二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乱世佳人》入围十五项提名,最终收获十项大奖,成为那一届的最大赢家。

大的背景:

站在电影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再去全面的评析《乱世佳人》:时长接近3个小时,有古典名著珠玉在前,诞生于电影兴起不久的1939年,但还能拍摄的如此壮观、恢弘却又如此复杂、细腻。

如何从后方展现前方战场的残酷;如何描写爱情里的门当户对;如何描写生活中的艰辛苦楚。

每一个角度、每一段故事都足以独立成册,单独成篇。但《乱世佳人》却将他们糅合在一起,取每一段的某一点,汇集成了郝思嘉的大半生。《乱世佳人》就如一本教科书摆在那里,供后人去借鉴,去参考,去膜拜。

故事剧情:

提及《乱世佳人》,多数人为它贴上的第一个标签是“爱情”。但时间越久,这种争论就越大。

郝思嘉与白瑞德,他们好似站在镜子面前的两人,有太多的相似点和共同点。白瑞德对郝思嘉说:“你不是个淑女,我也不是一个君子,我们是天生的一对”。但对于郝思嘉来说,从小的家庭教育和固有的思维灌输,让她更爱慕和倾向于另一个名门望族之后:艾希礼。

于是梅兰妮与艾希礼的结合,在郝思嘉眼中就变得不合适,不协调,在她的心中只有自己才是可以配上艾希礼的人,于是她大胆的对艾希礼坦露心扉。但艾希礼对郝思嘉说:“我爱你,是因为你身上有我没有的热情和自由,但于婚姻而言,你还太小。”

白瑞德与郝思嘉更相似,但郝思嘉不爱瑞德,却偏要去爱上一个没有结果的艾希礼。

于是郝思嘉不羁、不幸、又略显荒唐的半生岁月也就此开始。

三段婚姻,第一次因为赌气艾希礼,第二次为了拯救庄园,而最后一次和瑞德的婚姻又是因为什么?

有人说郝思嘉对瑞德是有爱情的,这没错。但更准确的来说,郝思嘉对瑞德的爱情是从感情开始,而这种感情又是从不屑的憎恶开始,到不忍的亲情爆发,最终到失去的感觉灼烈全身,郝思嘉才明白她已经爱上了白瑞德。

但失去的一定能追回吗?郝思嘉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将回到她来时的地方塔拉庄园,将在那里等待着瑞德归来的那天。

人物性格:

《乱世佳人》中个性鲜明的角色人物太多,我们选择着笔最多的四人来进行分析。

长不大的郝思嘉:她的个性似火,可以燃烧自己,也可以烧毁别人,她对自由追逐,却也束缚于世俗规定。郝思嘉坚强、爱哭,她明明心地善良却又恶语频出。

郝思嘉长在一个蜜一样的罐子里,有爱她的爸爸妈妈,但战争的爆发,让一切都被摧毁。

郝思嘉带着梅兰妮和她的孩子,站在塔拉庄园,望见已经疯了的父亲。这一刻生活的重担瞬间袭来,郝思嘉站在荒芜的田里,啃着树根,发誓再也不要忍受饥饿的痛苦。

一个人时,郝思嘉是坚强的、独立的,但她却会在另一个人面前暴漏内心的迷茫和恐惧,他就是艾希礼。

在郝思嘉的心中,艾希礼是她自幼关于爱情的向往,于是她可以哭着、喊着要艾希礼带她远走高飞。他会在自己最在意和最深爱的人面前放飞自己,不再隐藏,这是郝思嘉对一个人有了感情的象征。于是当她最后在白瑞德面前哭泣的时候,也表明郝思嘉爱上了白瑞德。

郝思嘉个性里的坚强、自由让她收获了很多,却也让她失去了很多。

迟疑与自卑的白瑞德:他的个性是复杂的,他不在乎世人眼光和世俗伦理,他只追求他想要的,如钱,如郝思嘉。他嘴上的强硬,要远比内心坚强,白瑞德每次总是略带玩笑的对郝思嘉调情,说着我爱你,却从未郑重、肯定的要求郝思嘉嫁给他。

因为在他的心中,郝思嘉是美玉,是他无法攀附的瑰宝,自渐形秽的他只能等待,等着郝思嘉坠落凡间。他迟疑和自卑,伤害了郝思嘉也伤害了自己

在一次次被郝思嘉讥讽和刺痛以后,他最终选择远离,再也没有勇气继续担负这种一味付出的爱。

温婉宽容的梅兰妮:她是整部《乱世佳人》中最让人动容、潸然泪下的角色。她性格宽容,天性善良,对丈夫艾希礼从一而终,至死不渝。她也是整部电影中活的最真实、最毫无保留的角色。

高贵善良的艾希礼:他出身高贵,却又并无纨绔之气,他从不像其余的南方青年,叫嚣着要给北方佬一个教训,他有着圣人般的善心,却也在登上战场以后,英勇毫不畏惧。


梅兰妮和艾希礼的简单、淳朴,映衬了郝思嘉与白瑞德的复杂,犹豫。



《乱世佳人》是由维克多·费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导演,改编自玛格丽特·米切尔小说《飘》的一部爱情电影。

这部经典的爱情电影在彩色电影刚出之际问世,在兼顾视觉效果的同时,演员的精湛演技也给人物本身的角色注入了灵魂。而不仅如此,导演的良苦用心还表现在主要人物与时代的关系上,这不光讲述了一个精彩的爱情故事,更以生动形象的表演与深刻的主题一举夺得了奥斯卡的各种奖项,并且成为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100部电影中的第四名。

1、 时代背景的设置为剧情的发展作铺垫。电影《时代佳人》是以南北战争为背景,对应了片名中的“时代”,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点。佳人本窈窕,在乱世动荡中的优雅难以维持,但坚强与激情仍然没有因此消退,“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或许这就是影片所传达的观念,时代的动荡在残忍的吞噬人心,只有那些不被现实打倒和不放弃的人,才能得到生活的馈赠。

2、 剧情人物设置的对比呼应了时代与人性。影片播出后女主斯嘉丽在大众的风评中似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形象,但这仍不能阻挡她选择生活和爱情的权力。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位乱世中的佳人,在尽力维持着风度与尊严的同时时刻清醒着,也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像《简爱》中女主那般坚强又美丽,又多了些勇敢,敢于和生活与时代做抗争。  

而梅兰妮是一个与斯嘉丽相对比的存在,大方优雅,甚至得到了斯嘉丽梦寐以求的男人。同时她们两个形成了一种“共生”的存在,一种是温柔的力量,柔软而与世无争。一种是勇敢的力量,坚强而敢于抗争。    

同时又有人认为,影片中两位男主艾希礼与白瑞德之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代表着旧时代的旧思想,一个象征着新时代所萌芽的抗争力量。梅兰妮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完美女性,没有任何黑点,甚至在知道了斯嘉丽与自己丈夫的事情后也没有为难她,而她与丈夫艾希礼的爱情,也只是安稳普通的平凡感情,两个人都代表了旧思想,而最终被时代打倒。    

斯嘉丽和两个男主之间都曾发生过情愫,而她最后发现自己对白瑞德的爱变成真的以后,她想用力的挽回却无动于衷,他们之间永远是错位的爱情,最后男主离她而去,她也抛去了痛苦明白了自己真正应该守护的,斯嘉丽是新时代的女性,但可惜爱情并不是爱情。

3、 悲剧基调下的开放性结尾饱含深意 。在战争背景下,个人主义与爱情达到了很好的平衡,其他一切似乎都显得不再重要,大家都是为了生存下去而挣扎着, 此刻抗争的力量也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影片,似乎整部电影都透露着不可避免的悲剧基。但在结尾中,看似失去一切的女主斯嘉丽在趴在楼梯上哭泣之后,也摆脱了痛苦,明白了自己真正应该追求和守护的,她回到自己的那片土地,尽管时代并没有善待它,生活也时长打击她,但她从未将就,也一直在追求自己想要追求的事物。她美丽和坚强,她勇敢又充满力量,战争的残酷并不能熄灭她心中那团火。最终她逆着光重又站在那片熟悉的故土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一部好的影片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这部电影成为了美国爱情电影的一个不可逾越的经典,至今没有被翻拍,也实在没有被翻拍的必要,因为演员演绎的实在过于生动,加上沉重的背景和深刻的命题,以及象征着新时代力量的乱世佳人斯嘉丽,她是伟大的,同时这部电影也是伟大的。



我曾经在高晓松老师的访谈节目《晓说》里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电影无非两类,一类电影讲述生命,另一类电影讲述生活。

我很认同这个观点。而且将它套用在《乱世佳人》里也同样适用。

《乱世佳人》的故事主干是主角斯嘉丽的爱情往事:

斯嘉丽美丽出众,身边不乏各色各样的追求者,她也很擅长利用自己的美貌为自己赢得机会。可是,即便这样,当斯嘉丽面对心爱的艾希礼时,仍像是跌倒了尘埃里。哪怕斯嘉丽不惧世俗的束缚,还是没能和艾希礼走到了一起。

可是啊,一顿炽热的感情又怎会被轻易扑灭呢?

后来,斯嘉丽遇见了查尔斯,遇见了弗兰克,遇见了白瑞德。这些男人无一不是深爱着斯嘉丽,斯嘉丽甚至与白瑞德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可艾希礼始终是斯嘉丽心头的朱砂痣,是她午夜梦回时的意难平。

这是爱情,也是生活。

我们再把视线拉远——电影的故事虽然是讲述斯嘉丽的感情经历,但是这段故事发生在轰轰烈烈的南北战争时期。

那是美国无法抹灭的家国记忆,战争中并非只有你侬我侬的爱情故事,更多的是战火纷飞下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平民。

斯嘉丽当然也在此列,所以她带着梅兰尼回到了自己的庄园,她用窗帘做了一身礼服,拼尽全力去维护庄园里所有人的生计。

其实,当她从土地里刨出一个萝卜,在黄昏里对着红土地发誓的时候,电影的视角已经截然不同。

——那是发自内心的对土地的敬畏,斯嘉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但是勇敢的、坚定地、拯救了她的庄园。

这是苦难,更是生命。

所以说,《乱世佳人》是高晓松口中两类电影的集合体。它既描绘了生活,又讲述了生命,它讲的生活琐碎而无法让人割舍,它说的生命又迸发出磅礴的力量。



  • 19568299064 :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应当如何评价《乱世佳人》这部作品
    鲜呼南2112 :答:一个人,爱一生就足够了,银幕上永恒的爱情经典如此,现实中性情的人们是亦如此。看透了这一点,一切都释然了。
  • 19568299064 :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应当如何评价《乱世佳人》这部作品?
    鲜呼南2112 :答:《乱世佳人》1939年首映,在当时大获成功,可以说是几乎完美的将原著搬到了荧幕上。这并不是迎合某个时代主旋律所带来的成功;也不是靠大牌明星捧起了的徒有其名;而是实实在在的拍出了一部传世之作,即使是我在2016年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也丝毫感觉不到这部老电影与我这种年轻人有何代沟。整部作品...
  • 19568299064 :关于影评的角度
    鲜呼南2112 :答:作为一个比较专业的影评人= = 不吹牛了。主题。评论主题一般是内容有一定深度(如《霸王别姬》《活着》),但不宜太深(如《禁闭岛》),切合生活实际的电影。主题小了写不出来,大了不宜把握。但是影评入门一般是从主题开始写的。2.人物。评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一定是主人公,但人物个性要鲜明,...
  • 19568299064 :写影评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写呢
    鲜呼南2112 :答:1.主题。评论主题一般是内容有一定深度(如《霸王别姬》《活着》),但不宜太深(如《禁闭岛》),切合生活实际的电影。主题小了写不出来,大了不宜把握。但是影评入门一般是从主题开始写的。2.人物。评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一定是主人公,但人物个性要鲜明,不能单薄。(如《天下无贼》里面,男主...
  • 19568299064 :英雄影评综合角度
    鲜呼南2112 :答:1.主题。评论主题一般是内容有一定深度(如《霸王别姬》《活着》),但不宜太深(如《禁闭岛》),切合生活实际的电影。主题小了写不出来,大了不宜把握。但是影评入门一般是从主题开始写的。2.人物。评论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不一定是主人公,但人物个性要鲜明,不能单薄。(如《天下无贼》里面,男...
  • 19568299064 :做一个影评人的影评标准是什么?
    鲜呼南2112 :答:1 看过的电影够多、对电影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写影评的时候可以对比以往或者类似的电影,得出新结论 2 对电影制作以及其中使用的技巧比较熟悉,知道哪些是3D技术,这样可以从技术的角度评点电影 3 感情够丰富,不然看电影都看不懂还写啥啊 4 客观公正。不因为电影的主角是自己喜欢的明星 就特别...
  • 19568299064 :怎么样写影评啊?看完很有感受,但不知道怎么写?
    鲜呼南2112 :答: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依易无殇 2010-12-11 ...
  • 19568299064 :如何写出一篇真正的电影评论?——《如何写影评》
    鲜呼南2112 :答:也如著名导演、评论家弗朗索瓦说得:“不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你的评论中,在作评论的时候,你应该至少要试图记住你的目的……吸引人的并不是公开声称某部电影好坏,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书中列举了六种常见的评写电影的方法:电影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电影自身之间,或与制作条件、受众的关系...
  • 19568299064 :已经上映,豆瓣评分几何,各大影评人又是如何评价
    鲜呼南2112 :答:2. 影评号“唤御香菇电影”表示,影片中的反派角色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反派角色精通各种异术,不仅能呼风唤雨、移形换影,还能使柱子上的雕龙复活,成为巨大的金龙,穿梭咆哮,震慑人心。他们还成功地将金鱼和军队通过方术变成了红色触手,展现了视觉上的震撼。3. 知名影评号“独立鱼电影”则从宗教和...
  • 19568299064 :如何从专业角度评价韦斯·安德森的电影风格
    鲜呼南2112 :答:除了很少的例外,评论者对安德森的早期电影大多持肯定态度。他的第二部电影《青春年少》(Rushmore)备受赞誉,许多人认为安德森很快就会成为美国电影的一股主要艺术力量。许多影评人注意到安德森电影里强烈的同情心、聪颖伶俐的人文关怀,并因此将安德森的作品与让·雷诺阿(Jean Renoir)、弗朗索瓦·特吕弗(...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