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论举贤道理

   更新日期:2024.06.01

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
  

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

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文: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扩展资料

唐太宗政权下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

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唐太宗论举贤道理
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
  唐太宗论举贤
  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唐太宗论举贤道理
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
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
唐太宗论举贤
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 17350586578 :唐太宗论举贤道理
    叶帖省4345 :答: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
  • 17350586578 :唐太宗论举贤的阐发
    叶帖省4345 :答:知人。成语有“知人善任”,善任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识别人才。人才是历代都有的,只是有些人才未被人认识而已,所以韩愈曾感慨地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周文王知吕尚,秦孝公知商鞅,刘邦知萧何、韩信、张良,李世民知魏徵……无数例子证明,知人而善人者易成大业。
  • 17350586578 :唐太宗论举贤的观点是什么?
    叶帖省4345 :答:综上,我觉得人才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用人公司来说,人才其实就在你身边,关键要看你怎么去用;对求职者来说,其实你就是人才,关键要看你怎么去找准自己的位置,实现价值。唐太宗论举贤,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
  • 17350586578 :唐太宗论举贤 启示
    叶帖省4345 :答:要懂得用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参考资料:http://www.all-all.com.cn/shehui/20070523/9226.html
  • 17350586578 :《马说》(甲)、《唐太宗论举贤》(乙)。甲、乙两文中统治者对人才各持...
    叶帖省4345 :答:其实是自己没一对慧眼;《唐太宗论举贤》则是说了人才的重要性。《马说》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唐太宗论举贤》阐明了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
  • 17350586578 :文言文唐太宗举贤
    叶帖省4345 :答:4. 求《唐太宗论举贤》译文 1、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
  • 17350586578 :太宗举贤 中 ,唐太宗对人才和识别人才的论述可以用韩愈的一句话概括...
    叶帖省4345 :答:较短量长,惟器是适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17350586578 :举贤的出处
    叶帖省4345 :答:唐太宗论举贤(司马光《资治通鉴》)上①令封德彝举贤②,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③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④,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⑤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⑥己不能知人,安可诬⑦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注释】 ①上:指唐太宗。 ②举贤:推荐有才...
  • 17350586578 :《资治通鉴》中“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翻译
    叶帖省4345 :答:不是我不尽心推举贤能 只是在现在没有奇才罢了。唐太宗论举贤(选自《资治通鉴》)编辑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翻译 唐太宗...
  • 17350586578 :太宗举贤文言文翻译
    叶帖省4345 :答:3. 求《唐太宗论举贤》译文 1、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