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描述了三幅图,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更新日期:2024.06.01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第二幅: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文中“好像披上了银纱”、“清幽”描写出了清亮如水的月光下,茅屋里的美好景象。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贝多芬“望了望”穷兄妹俩,寄予深深的同情。

此情此景,使贝多芬想到,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的然而爱好音乐的人们,就像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一样。这样的联想,使他接起琴键来。

扩展资料:

对盲姑娘的语言描写“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她十分理解哥哥说的“音乐会入场券太贵,咱们又太穷”,她对自己提出的无理要求感到不安和后悔。

这“随便说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抑制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产生的联想,他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美丽、幽雅静寂。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简陋贫凉。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也应当给予爱好音乐的穷苦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

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

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

他指示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光曲



  • 18498011934 :课文描述了三幅图,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富复琰4709 :答: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第二幅: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
  • 18498011934 :《草原》这篇课文的三幅图都有什么内容?
    富复琰4709 :答:1、草原风光图:草原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2、热情迎客图: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
  • 18498011934 :作者描写了三幅不同的图画,哪几幅是重点内容呢?
    富复琰4709 :答: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第三幅: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
  • 18498011934 :课文的三幅画面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富复琰4709 :答:第一幅画面: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又温暖。第二幅画面: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第三幅画面: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
  • 18498011934 :《草原》画面有三幅,分别是什么图?
    富复琰4709 :答:草原风光图、马上迎客图、把酒联欢图。老舍在《草原》一课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共描绘了三幅画面图,分别是:草原风光图、马上迎客图、把酒联欢图三幅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风俗美。作者在最后引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抒发了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和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 18498011934 :草原课文为我们展现了( )( )( )三个画面,
    富复琰4709 :答:1、草原风光图: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作者初次到达草原,心情无比畅快,甚至有了唱歌和吟诗的欲望。2、喜迎远客图: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这幅图中,蒙古人民热情好客,体现了天真烂漫的性格。3、...
  • 18498011934 :秋天这篇课文,全诗共三节描绘了三幅日图景,是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些图景...
    富复琰4709 :答:课文描绘的这三幅秋日图景分别是: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语言描绘:1.第一幅“农家丰收图”,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二是篱间背瓜果。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创造出了一种清静闲适的...
  • 18498011934 :白鹭课文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什么什么红这几幅画可以看出作者...
    富复琰4709 :答:白鹭钓鱼图: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白鹭瞭望图: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
  • 18498011934 :《草原》这一文主要描写了哪三幅画面?
    富复琰4709 :答: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2、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
  • 18498011934 :短文描绘了在乡下生活的三幅图夏夜赏星图什么和什么
    富复琰4709 :答:分别是:瓜藤攀檐图、鲜花轮绽图、雨后春笋图、群鸡觅食图、鸭群禧戏图、院落晚餐图、月夜睡梦图。课文主要讲了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屋后种瓜、养花、种笋、养鸡、养鸭;乡下夏天的傍晚非常和谐,秋天的夜晚非常恬静。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