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

   更新日期:2024.06.02
遇到事情,我总在想自己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怎么处理会让别人觉得更得体,不会让别人难堪。   你总是为别人着想,谁会考虑你的感受呢?   你所有的想法都是为别人着想的,别人向你求助,你很难拒绝;如果别人提出要求,你会当作自己的事,尽力去做;别人说了一句话,你就会认真对待,生怕别人冷落你,生怕考虑不周。   人们总是说你是一个非常体贴和通情达理的人。当你听到这样的赞美时,你往往会感到很高兴,但有时当你委屈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们把你当成了小丑。   你总是取悦每个人,即使你真的哭了,人们也只会指着你说,“看,那个小丑在哭,很有趣。”   当你遇到一些事情时,别人会习惯性地把你放在后面,因为人们认为,没关系,你不会在意的。你总是给别人让路,但是你的委屈,你的悲伤,却不再张开你的嘴。   有时你会受到委屈和虐待,当人们问你为什么不为自己说话时,你总是说,“对不起。”   好心人总是不好意思批评别人,不好意思问别人,能自己做事,坚决不请别人帮忙,生怕给别人带来麻烦。   但是仔细想想,别人找你帮忙的时候,你还有胆量告诉你该怎么做吗?如果你拒绝,人们会忘记你以前所有的好东西,指责你吝啬。   是的,你总是为别人着想,真的很温馨,但是谁真正考虑过你的感受呢?大多数人只是把你的好当成可以使用的工具,习惯性地认为你的努力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对劲,别人就会忘记你所有的好东西。有时候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做反派更划算,因为恶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成佛,而好人要经历9981个难关。   不要太亲切,也不要太健谈,否则别人只会把你当“软柿子”看待。如果你帮不上忙,不要强迫自己拒绝你不能做的事情,也不要为了照顾别人而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懂得拒绝,适当的自私,会让你生活得更舒服,也更有可能遇到真正对你好的人。   我是很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2   有些人总是太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实际上也是存在着一种对自己的不满意、不认同、不认可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在行为上表现为:不敢拒绝、不会拒绝、也可能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在心理上怕因为自己的拒绝,而产生别人的不认可。即使自我感觉和体验相当不好,行为上也会委曲求全的迎合,勉强自己去完成自己心理上不认可也不愿做的事情。   因为他们内心害怕拒绝,而逐渐拒绝了不被认可的行为,所以从来不允许自己越雷池一步;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人际界限是相当固着,所以一旦越界就会引起心理上的极度不适感;因为从行为表象来看,他们似乎好像是被社会压抑太久了,所以好像又恰似自己视乎失去了判别人际关系边界能力一样。   每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总是在考虑着“别人怎么看”时候,其实他已经在不断的放弃自己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活在别人眼神里的“好人”,那么他们自身也好像是自己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这样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逐渐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老好人”,他们有时也舍不得为难任何一个人或让人不快。如果别人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任何一点不悦,他们内心中就会产生许多焦虑和抑郁的情感,即使这些不悦并不是他们的过错。   总是从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行为上表现出的“过于友善”,其潜意识和心理学独白常常是存在着内心的害怕,不被接纳的心理机制。这很有可能是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模式、人际关系的互动、人际关系边界的形成,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例如:在他们的原生家庭生活中,可能存在有的父母从小就对孩子“过于严厉”的教养模式,也有的父母“过度疏离”的互动关系。使他们从小就逐渐形成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的诉求,所以他们从小就害怕遭遇到拒绝和抛弃。只好用自己的迎合态度或采取不拒绝的行为,来获取家长的喜欢、认可和关注。   有这种性格特质的人,大都表现出十分的敏感,也很容易被他人影响和诱导,他们内心深处其实害怕的是敌意和疏远的情感关系。表现在行为上的是,采取有求必应的对应方式,心理上却不知道正常的人际边界关系的尺度,也从来没有学会或者不会、也不敢拒绝去别人的请求,哪么只好为难自己了。   因为他们内心害怕被拒绝,所以害怕不被认可,他们在行为上采取“过于友善”的方式。探究这个动机,也可能会有许多人不会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请大家注意“过于友善”这个词,这个词的前提暴露出自我掩饰着内心恐惧、害怕自己被排斥、不被接纳的内心体验。这种人格特质也充分反映出潜意识的内容,心理学可以被解读为:“感性的、敏锐的、立场不鲜明的”的性格特点,从而显现出他们自己的观点很容易被改变;立场很容易被别人主导;思维模式很容易形成定式或被带偏。   从心理咨询中了解到,总是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人,虽然他们行为上表现出的是“过于友善”,但他们在精神层面和内心中有着压抑、不满、甚至有的也在讨厌自己的心理特征。而且这些过度倾向于关注他人、群体和社会性压力的人,是无法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有所选择或维持自己心理的平衡。他们时常在心里会懊悔,感觉自我价值不高,意识上和思维模式上总是会崇尚那些利他主义的人。   有这样心理的人,对自我的判断经常是无价值感的,他们只有选择在满足了公共利益、以利他为主义至上或充分满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才感觉能够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感、才能自我认为可以享受好的物质生活、才能获得他人承认,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所在。   当他们自己在面对与公众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总是可能会出现:我得先满足公众利益、遵守社会价值观、道德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会过得更好。于是这样的内心观念和定式思维模式,总会促使他们不断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和价值感,这样他们渐渐的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判断力和底线,这样也会不断促使“过度善良”的形成。   有时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过度善良”,暂时得到那些占了他们便宜的人的`赞美。但是我们说凡事适可而止。假如“善良过了头,就如同缺少了底线;谦让过了头,就容易变成了软弱”;如果事事无原则、过分大度与宽容,那么有的人会感激你,但也会有的人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过度善良”的本身,其实也反映出一种人际关系边界不清的心理现象。   有社会心理学家指出,具有这样人格特质的人是有很多人的,也包括了那些过度推崇道德感、集体感、教义感的群体。他们往往都会忽视自我的需求;往往会容易被道德感、集体感、教义感等道义的绑架;有的也往往会在“过度善良”中迷失自己的价值。   我是很会考虑别人感受的人3   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但是有一种人,他们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也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总是觉得别人交给自己的任务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完成,甚至说拒绝和回绝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他们总是即使面临着身边巨大的工作任务,还是没有办法去回绝别人给他们带来的各种他们不得不接受的人情任务。其实这样的人,他们被称为圣母型人格,圣母的意思从表面上看,我们就能知道他是具有一定的无私帮助的特质存在的,那这种无私并不是在他能力范围之内的。   而是他逼迫自己为难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去拒绝的一种人,那我们肯定就明白了,其实这种人说出来,大家就很清楚,他一定是活的非常的艰难和辛苦的。接下来大家就来跟我看一看这种类型的人到底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疾病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别人的赞美他们很需要   可能我们大家提起来这种不忍心拒绝他人,不忍心让别人为难的这种人。大家都会觉得他们可能是性格比较害羞,比较内向的那种人格,但其实这跟人格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指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性格跟普通人不太一样,他们性格内向,甚至说有些自我封闭。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那是因为拿他们和自信的人去比较,他们确实被比的连渣渣都不剩。因为一个从内而外无比自信的人,他们是非常相信自己的,不管别人是怎样评价他们的,不管别人是对他们赞赏有加,还是对他们充满了意见,他们都不会往心里去。   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他们自己的价值只需要由自己肯定就可以了,他们自身是非常肯定自我价值的。而这种圣母型性格的人,却跟这种非常自信的人的性格是刚好相反的,他们需要别人去赞美他们,去肯定他们,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被这个世界所需要所肯定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这种非常鲜明的特征,导致于他们的人生不得不寄托于他人的身上,也就在别人给他们施加更多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时候,他们只能照单全收,可能甚至还要满脸笑意的接受,可能表面上大家都觉得他可能不累吧,他一点都不感觉难过呀,你看他明明看起来那么开心。   其实不知道这种人的心理可能是非常委屈的,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去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反而去强迫自己。一定要完成别人交给他的任务,才能让其他人喜欢他们,正是因为他们自己自身施加给自己的压力,再加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才导致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疾病。比普通人更大的心理障碍。    真正的友情是要互相真诚   可能在大家看来,这样的人可能会有一群好朋友,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他人,也正是由于他们不得以要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所以他们一定会让更多的朋友去喜欢他们,喜爱他们,但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现象,也就是虚假繁荣的友谊现象。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真心朋友。   并不是因为别人不喜欢他们,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忙没有帮到位,而是他们总是在帮助别人,而且总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可能对他们来说,别人交给他们的任务已经非常重大,非常重多了,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性格去回绝他人。他们只能照单全收,他们真实的情绪是愤怒的,是无奈的。但是表现出来却是风轻云淡的,是开心的,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都知道大家是人,不是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性存在,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爆炸的时候,正常人在遇到自己认为这件事情难办的时他可以及时拒绝。或者说他觉得这件事情触碰到我的底线了,我一定要发火,而这种性格的人,他们隐瞒了自己最真实的情绪,给自己带来了非常大的负担。   所以说他们总是在一段友情当中为难自己,成全朋友。但最终留下的朋友也绝对不会是真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不明白你的那些心思的。因为真正的朋友是绝对不会为难你的。所以他们利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留住的那些朋友,没准儿全都是狐朋狗友,甚至说贪便宜,想让他们一直帮忙的那些人。    如何摆脱圣母性格   从上文我们应该都能推理出来,其实这样的人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通过日常的小事发泄出来,只能这样一点一点的累积到最后情绪无法再控制住的时候,他们会通过非常大的报复性的行为来撒气。各大国家非常有名的杀人案,其实大部分都是由这种人格的人干出来的,比如说这个人平常看起来非常的老实,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老好人。   他帮助了大家很多,但是没想到有一天他突然就杀了人。让大家都无法相信,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平常他们已经积攒了太多的压力,无法释放。那我们怎样摆脱这种性格呢?其实大家应该帮助身边这种类型的人,去找回自己的自信心。   比如说让他们每天都得到各种各样的夸奖,通过点滴小事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应该通过让他们总是帮自己的忙,才夸他们。第二点就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朋友划清界限,比如说什么事情我该帮,什么事情我不该帮,什么事情我想帮,什么事情我不想帮,都要说的一清二楚,不要让大家觉得这件事情都给你干,你也无所谓。   这样大家都不会在乎你的情绪,也不会在乎你的心理压力。最后一点就是要经常进行说“不”的练习。这种圣母型人格的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在于他不会回绝别人,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日常生活当中就要让他们学会去拒绝别人,学会说“不”这样他们就可以没有那么多的心理压力了。    结语   我们大家要明白,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去做。不是一个人非常乐意的去帮你做任何事情,你就以后把他当软柿子看待。有一个圣母型的朋友,或许可以给你提供很多帮助,但是你根本没有办法跟他交心相处。而如果你真的太放浪形骸把他激怒了,会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果你真心想帮助你身边那位需要汲取别人的夸奖,才能开心的朋友。你就应该引导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引导他的性格变成一个正常的性格。希望大家都可以帮助圣母型性格的人改正自己无法控制的缺点,让他们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社交,同时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压力了。

  • 13298409859 :为什么我做事总是会事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不是太软弱了?
    支启珠2126 :答:有些人做事之前完全不经过大脑,也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让别人觉得是一个很冲动的人。但是有些人在做事之前又过于在乎别人的感受,使做事畏首畏尾。还有一些人做事前总是先考虑别人的感受,还觉得这样做是非常软弱的一件事。首先说一下,做事之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是软弱的一件事,相反,它会显得你善...
  • 13298409859 :...宁愿自己吃点亏受点委屈也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渐渐朋友们越来越不...
    支启珠2126 :答:2. 能为别人着想是好事,但是也不要总是一味付出,时间一长,朋友们就会认为你是应该的,如果有一天你不付出了,他们反而会恨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斗米养个恩人,十斗米养个仇人”的道理。3. 不要玻璃心,要坚强一点,遇上不可理喻的人,不要自责,是他们不对,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离开。4...
  • 13298409859 :太在乎别人对我的感受和看法怎么办?人际关系不怎么好
    支启珠2126 :答:太在乎别人对我的感受和看法怎么办 1.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得罪别人。 毋庸置疑,这是任何一个会过度在意别人看法的人的潜意识里都有的一个核心信念。 你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你害怕别人对你发火,你害怕别人冷落你,你害怕别人对你使用暴力,你害怕别人抛弃你。 而这一切害怕的本质,都是对于...
  • 13298409859 :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支启珠2126 :答:总而言之,做自己,自信一点,学会拒绝,你会发现那些才是你真正值得一生去交往的朋友。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更多的时後其实是自我ㄧ种「不安全感」的代偿作用,也是另一种希望「被认可」、「被重视」的心理反应。以为只要我什麼都先考虑他人了,他人会觉得我很善解人意、能体谅他人,为他人著想的人...
  • 13298409859 :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怎么办?
    支启珠2126 :答:就不会轻易对你有什么看法了。07 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想要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么在平常的时候当别人,对自己有一些看法的时候,一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别人在对你评头论足的时候,一定要勇于的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当别人感受到了你的感受,就不会或者 ...
  • 13298409859 :总是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是种啥样的心理呢?
    支启珠2126 :答:害怕别人批评自己,说自己不好的话。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这样的伤害,经常委屈自己去顺从他人。我之前在家天音心理学习时就遇到这样的案例。其实这种心理很多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说白了,就是心理有阴影,无法做到和人正常平等的交流沟通。他们是善良的,同时又是需要成长的人。
  • 13298409859 :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别人何尝考虑过你,形容这句话的意思
    支启珠2126 :答:你想着别人,但是别人不一定想着你。这句话主要就是说,你干什么事情都会先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别人干什么的时候不会去考虑你的感受。付出型人格。这样的人也可以说是善良心软,性格这种东西是很难改的,善良归善良一定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要慢慢的成长起来。
  • 13298409859 :怎样做一个做事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人
    支启珠2126 :答:帮助的人:33.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怎样做一个做事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人 罗纪宁博士答复: 中国人考虑问题首先从整体长远出发。做事首先要顾全大局,用俗话说,考虑周全,对周围的人都要给“面子‘。给别人面子,就是考虑到人是有情感的,情感激烈时候往往不能理性。所以给人面子,就是让大家在心平...
  • 13298409859 :总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是怎么了
    支启珠2126 :答:说的很对。要是自己优秀点就好了。这就是你做事总要考虑别人的感受的原因。因为你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请看清楚。我说的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可是你凭什么认为你自己不够优秀呢?因为你时刻注意在考虑别人的感受。其实,和别人交往,注意别人的感受也很正常。因为按心理学说法,尊重是彼此最...
  • 13298409859 :太在意别人感受怎么办
    支启珠2126 :答:你好,太在意别人的感受,最重要的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只有了解了这样的自己,才知道要如何去对待。思考 我们为什么会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呢?我自己和你有同样的体会也会在以前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这跟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有关。我们许多人。在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的孩子比较多,有...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