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举国伤痛,唯有此人仰天大笑:老天有眼,他是谁?

   更新日期:2024.06.04

这个人叫李邈,一些网络上的文章将其写作“李藐”是错误的。

一切都是夺刘璋地盘惹的祸

此人确实是刘璋的旧臣,乃是东汉末年的割据诸侯。刘璋乃是益州牧刘焉的幼子,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老主亡故、新主必然杀戮。刘璋与旧臣汉中张鲁发生大战,失败。又遇到内乱,平定之。结果,曹操大军将来,刘璋便听信张松、法正一派主张邀请刘备,结果引狼入室。

刘璋见益州难以保住,便投降了刘备。被刘备迁往荆州,交关羽看管。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璋投降孙权,不久后也死了。算是一位“蠢人”。李邈当时任牛鞞(通“饼”)长。牛鞞是西汉设置的一个县名儿,治所在今天的简阳市简城镇,牛鞞长就是牛鞞县长的意思。

刘备得到益州后,李邈先是为犍为太守,之后一直在诸葛亮手下工作,任职丞相参军、安汉将军。但因为平时恃才傲物,经常顶撞上司,所以,诸葛亮对他并不满意。

诸葛亮曾救其一命,最终将其冷藏

李邈此人确实有才,但因为这个人太狂、太直得罪了很多人,因此,刘璋的父亲掌控益州时,众人就都不喜欢他。比如人们将他的两个哥哥李朝、李邵,已经早亡的弟弟称为“李氏三龙”,却单单把他扔了。可见这个人人品不咋样。

刘备夺了刘璋的天下后大摆筵席招待众臣,高兴的时候,李邈直接对刘备说:将军和刘璋都是汉室宗亲,现在兄弟齐心共抗朝廷的敌人曹操,你却取而代之夺了宗室兄弟的天下,你这么做是不对的。

刘备一听这话,其内心就动了杀机,冷冷地问他:你既然知道我做得不对,为啥不帮助刘璋打我呢?

这位二愣子李邈,竟然说:不是我不想帮他,而是我的实力不行,帮了白帮。

这一下刘备大怒,要杀他。诸葛亮为他求情这才饶了他。

之后,李邈便在诸葛亮手下为官。公元228年,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要杀之。李邈立刻引经据典劝阻诸葛亮不要杀马谡。诸葛亮一听烦了,把他打发走了。

由此,李邈对诸葛亮非常不满。

李邈上书怒贬诸葛亮

诸葛亮在234年病逝后,李邈竟然上疏《丞相亮卒上疏》。其主体内容就是题主所问的问题的题干内容。综合言之,其实就是:吕后的侄儿、霍光的儿子权力太大,造成皇帝要杀他们。诸葛亮死的正合适,要不然日后也得被皇帝杀了。他这一死,他的家族就得到保权了。这个人喜欢打仗,边疆就可以安生了,天下百姓少了战争之苦,都应该庆幸。

《丞相亮卒上疏》: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如果李邈在诸葛亮死了一年半载之后再上疏也好,可他偏偏在“国丧”(死后三天)期间这么说。

一者,对诸葛亮太不尊重,哪有刚死就叫好儿的,这么大的胆子儿谁给的底气?

二者,对刘禅和诸葛亮间的矛盾,也太过于公开了吧!

三者,是否在激化对刘禅的不满呢?其心过于歹毒。

为此,刘禅大怒,立刻将其诛杀。由此,算是给诸葛亮做了个“人殉”。



诸葛孔明去世后,蜀国上下无人不痛,无人不忧,唯有此时仰天大笑的人正是刘备的手下:李藐。李藐,曾经是刘璋的手下,后来刘璋被吞并,李藐做了刘备的手下,下面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在举国伤痛的时候,李藐会仰天大笑,竟然说出:老天有眼这句话。

众所周知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来辅助他成大业,而诸葛亮也并没有让刘备失望,他的才华与能力表示诸葛亮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自此,诸葛亮出山后,一心辅佐刘备绝无异心,在关羽因为大意失掉荆州后被杀,刘备一心要为关羽报仇不顾他人反对,终于也兵败东吴,此后一病不起。临终前,在白帝城托孤,刘备十分相信诸葛亮对自己的忠心,因此他交代诸葛亮若是刘禅不成大器,你可取而代之。而诸葛亮也并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一心想要北伐,因为他知道刘备的心愿,匡扶汉室。诸葛亮想要为刘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这最后的心愿,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北伐。然而在当时,很多人是不同意诸葛亮北伐的,刘藐就是其中一位,在刘藐看来,蜀国北伐是自讨苦吃,连年战争蜀国的实力已经是大损,不如休养生息保存实力,毕竟魏蜀两国的实力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诸葛亮不听从任何劝阻,执意北伐,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当时的蜀国,士兵长途跋涉,艰难险阻,而兵力更是不够,多次北伐未能成功。最终,诸葛亮去世,举国悲伤唯有李藐最开心,并且上书刘禅说,蜀国的民不聊生都是因为诸葛亮,刘禅也因此直接将李藐处死。



诸葛亮在病死的时候,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非常悲伤的范围中,但是就偏偏李藐幸灾乐祸,甚至还大肆的发表言论说真是苍天有眼,诸葛亮这一死,蜀国便有救了。

李邈此人狂妄自大,无非杨修式的人物。被刘禅所杀是自找的,也很正常。

这个人是李藐。他曾是刘璋的手下,刘备攻下益州之后就成了刘备的手下,诸葛亮一心收复汉室,他却认为北上劳民伤财,诸葛亮死了他非常高兴。

  • 18621847941 :诸葛亮逝世后,蜀国举国伤痛,唯有此人仰天大笑:老天有眼,他是谁?
    潘嘉齐1596 :答:之后,李邈便在诸葛亮手下为官。公元228年,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要杀之。李邈立刻引经据典劝阻诸葛亮不要杀马谡。诸葛亮一听烦了,把他打发走了。由此,李邈对诸葛亮非常不满。李邈上书怒贬诸葛亮 诸葛亮在234年病逝后,李邈竟然上疏《丞相亮卒上疏》。其主体内容就是题主所问的问题的题干内容。综...
  • 18621847941 :诸葛亮病逝举国悲痛,为何却有一人却仰天长笑?
    潘嘉齐1596 :答:在六出祁山之后,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蜀国上下都感到十分的悲痛,发自真心的痛苦不已,但是,这时候有一个人不但不悲伤,却仰天大笑,说:“诸葛亮终于死了,对蜀汉来说真是一大幸事!”他就是李藐,是蜀汉的文官,在之前,他就多次批评刘备和诸葛亮夺取荆州和益州是不道德的行为。李藐广汉郡的四川...
  • 18621847941 :诸葛亮病逝举国悲痛,为何却有一人却仰天长笑
    潘嘉齐1596 :答:诸葛亮病逝以后,所有人都十分悲痛,而唯独只有李藐在仰天大笑,甚至还痛骂诸葛亮穷兵黩武,死了才是蜀国的一件幸事。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十分著名的一个谋士,如果没有他的话,蜀国也不可能存活这么就,但是最终诸葛亮还是因为操劳过度,死于五丈原。诸葛亮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传奇,同时他对于...
  • 18621847941 :诸葛亮病逝,举国悲痛,有一个人为什么却仰天长笑?
    潘嘉齐1596 :答: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蜀汉上下陷入悲伤,人人痛哭流涕,但是李藐却笑得很开心。他认为蜀国终于有救了。还上书给后主刘禅痛斥诸葛亮穷兵黩武,搞得民不聊生,现在诸葛亮终于死了,应该下令剥夺诸葛亮的爵位。这简直就是一名狂徒,而蜀汉后主刘禅也很干脆,直接下令将李藐处死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李藐实在太...
  • 18621847941 :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后,蜀人李邈为何会拍手叫好?
    潘嘉齐1596 :答:丞相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国上下沉痛缅怀,唯独一人拍手称快,上表全国普天同庆 此人名叫李邈,是益州“李氏三龙”的长兄,由于其性格“疏狂率直”未被列为与兄弟齐名。李邈实际上没有坏心眼,他之所以会身败名裂被诛杀,皆因其性格所致。简单的说这个人为人太过正直了,丝毫不懂得...
  • 18621847941 :为何诸葛亮死后,四海笙歌,唯有司马懿悲伤痛哭?
    潘嘉齐1596 :答: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有名的谋士,他曾经为蜀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当他死了之后,蜀国歌舞升平,四海笙歌,唯有司马懿一个人痛哭流涕。可能在刘禅的心中早就盼着诸葛亮死亡了吧。刘禅是诸葛亮一手带大的,国事家事都是由诸葛亮一手把控。刘禅在这样的庇护下虽然生活得很好,但是却没有任何的权利。在...
  • 18621847941 :在诸葛亮去世后,唯一走那么远来吊唁的人会是谁?
    潘嘉齐1596 :答:用诸葛亮的话来说,蜀国以处在危急存亡之秋,内部矛盾重重,外部虎视眈眈,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尚且年幼,蜀国十一年间的稳定全靠诸葛亮一人之力。蜀汉政权其实是一个外来军事政权,刘备执政集团和益州本土士人之间一直矛盾重重,刘备去世后,南中等地马上造反,司空王朗等人也先后给诸葛亮写来了劝降信,...
  • 18621847941 :诸葛亮死后蜀国众人皆哭,为何有一人却仰天长笑?
    潘嘉齐1596 :答:首先是在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雄心壮志准备出兵北伐。在这紧要关头,李藐却站出来竭力反对。其次在238秋天,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消息传至蜀国举国悲痛。李藐却开怀大笑,并上书大骂诸葛亮。这次也不是好脾气的刘备了。而是把诸葛亮当做国父的刘禅。刘禅在盛怒之下,立即命令处死李藐。
  • 18621847941 :诸葛亮死后,整个蜀国都在痛哭,为何官员李藐却笑呢?
    潘嘉齐1596 :答:公元238年,诸葛亮于北伐途中病逝,消息传回成都后,蜀汉上下举国哀悼,而李藐却出来搞事,不但哈哈大笑道:“苍天有眼,蜀国有救了!”还上疏给后主刘禅痛斥诸葛亮穷兵黩武,搞得民不聊生,现在诸葛亮终于死了,应该下令剥夺诸葛亮的爵位。这简直就是一名狂徒,而蜀汉后主刘禅也很干脆,直接下令将李藐...
  • 18621847941 :诸葛亮病逝后,姜维为什么要九伐中原?司马昭一语道破个中玄机
    潘嘉齐1596 :答:诚然,在诸葛亮病逝之后,姜维便从他的手上接过了讨伐魏国的大旗。据史料记载,在姜维成为宰相的15年当中,先后进行了9次讨伐魏国的战争。虽然这9次战争当中胜多败少,但却并没有达到诸葛亮生前预计想要的目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还使得风雨飘摇的蜀国更加雪上加霜,因此不少 历史 学家好奇,...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