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偏重什么?

   更新日期:2024.06.06

1.“诗仙”李白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为人自然、率性,又因其独特的成长经历,
使其诗歌散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魅力。
其艺术风格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 18883929162 :写送别的诗,李白的偏重什么,郑谷的偏重什么?
    毋宣鸣1758 :答:李白的诗偏重(直抒胸臆)郑谷的诗则(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 白 郑谷 扬花落尽子规啼, 扬子江头杨柳春,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愁杀渡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 数声风笛离亭晚,随君直到夜郎西。 君向潇湘我向秦。李白的这首诗借景抒发了对友人的不舍之...
  • 18883929162 :李白的诗歌侧重表现了什么?
    毋宣鸣1758 :答:李白的诗歌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表现蔑视权贵、反抗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一面镜子。
  • 18883929162 :本诗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有此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_百度知 ...
    毋宣鸣1758 :答:这两首诗都是写离愁别绪的,但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的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愁之苦.
  • 18883929162 :李白的诗偏重什么?
    毋宣鸣1758 :答:1.“诗仙”李白深受魏晋名士风流的影响,为人自然、率性,又因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使其诗歌散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艺术魅力。其艺术风格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2.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
  • 18883929162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偏重于什么?
    毋宣鸣1758 :答:”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
  • 18883929162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有什么特点?
    毋宣鸣1758 :答:,杜甫被称为“诗圣”。2、 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3、擅长的体裁:两人都能写各种体裁的诗歌,但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得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好。
  • 18883929162 :李白的诗多描写什么?
    毋宣鸣1758 :答:大部分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情谊,来抒发自己对亲友的思念与热爱。
  • 18883929162 :李白的诗风特点是什么?
    毋宣鸣1758 :答:(一)、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李白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细致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政治...
  • 18883929162 :杜甫和李白的诗歌的风格异同之处何在?
    毋宣鸣1758 :答: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李白终其一生都徘徊在出仕与高蹈之间...
  • 18883929162 :李白的乐府、歌行在创作上有何特点?
    毋宣鸣1758 :答: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李白用古题写己怀的乐府诗,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必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既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它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如《蜀道难》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