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母庙简介及详细资料

   更新日期:2024.06.03

传说

传说一

白族

相传,龙母原是一个砍柴姑娘,跟妈妈住在绿桃村耪田种庄稼。一年,腾越坎子凹的黑龙占据了洱海的出水口,把大理变成一片汪洋。老百姓无法安生,纷纷逃往外地。母女俩无人帮助,无法逃走,只好到苍山的兰峰以割草砍柴为生。一天,女儿口渴,见树上结了一个又绿又大的桃子。她摘下桃往嘴里放,桃子滑到肚里,从此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女儿怕别人笑话,把儿子丢进深山。山上的大蛇每天给小孩喂食,不仅没饿死,还长得天真活泼。龙母很疼他,把他抱回家抚养,长大后跟龙母上山砍柴、割草。母子俩有一次割草回家,在龙潭边歇脚,得知龙王生病,孩子被请进龙宫,用仙草治好了龙王的病,在宫时,孩子出于好奇,穿上了龙王的共袍,变成了黄龙,然后打败了黑龙,解除水患,大理重又变成了肥沃的田野。绿桃村的百姓为他建了龙王庙,尊小黄龙为本主,称小黄龙的妈妈为龙母。

传说二

“龙母”作为一段传说,在广东、广西至越南北部一带都有流传,传说龙母是一位奇女子,其父系广西藤县人氏,姓温,名天瑞;母亲系广东德庆县悦城人氏,姓梁。她一生下来,头发就有一尺长,身体奇伟,脸慈祥。从小喜欢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特别值得珍贵的是,她有一颗晶莹的善良的心,当她长成亭亭玉立少女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姐姐、妹妹以及邻居的四位姑娘结成“金兰七姐妹”,立下誓言:要利泽天下,为老百姓做点好事。龙母有预知人间祸福的本领,精通各种医述,经常救死扶伤,义务为乡里百姓服务。当时,各种病疾、水灾、旱灾威胁著西江流域仓吾(苍梧郡)、骆越、西瓯、南越各族人民,一逢这些天灾人祸出现,苍梧古郡、西江流域就会疮痍满目,饿殍遍野。聪明、勤劳的龙母,率领“百越”民众战天斗地,战胜天灾人害,让当地的黎民百姓得以安居、生息、繁衍,因而深受人们的拥戴,被推为仓吾氏族的领袖。

使温女成为龙母是拾卵豢龙一件的事。一天温氏到江边去洗衣服,洗著,洗著,突然见到旁边水中熠熠发光,觉得生奇,便慢慢地走过去,只见水中沉着一颗象“斗”那么大的巨蛋,使她感到生奇,于是把它抱起来带回家里,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经过了七个有又二十七天,那只石蛋忽然裂开,从中窜出五条如蛇状能活动的蜥蜴,个个非常喜欢玩水,温氏象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喂养。到长大它们却是五条活灵活现的小龙。五小条感于温女的养育之恩,衔鱼孝敬温女,不断帮助温女与水灾、旱灾、虫灾和官灾斗,造福黎民百姓。于是,温女被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尊称为“龙母”,成为造福百姓,保平安的“神女”。后来西江流域的百姓们及为生计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某生的民众,世代仍念念不忘龙母的恩泽,建龙母庙,年年都祭祀龙母,企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传说三

传说有超人的领悟能力,好常在人多的地方呆呆地望着星空,好像和什么神灵对话似的。有的人瞧她这个样子,在出远门时,就上门来找她,请她预测一下,可有什么社员祸福?她看看来人的面相、手相,就轻声地说了起来,某月某日,你会遇见些什么,如果你如此这般,就不会有妨碍,否则就会有祸患。或者你将在某个地方,碰上这样一个人,这个人会指点你做什么什么样的生意,你听了他的话,就可以赚钱。来人往往是似信非疑地走了,但当他们真的外出回来以后,却又异口同声地说,温女氏的预言都一一就验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把她看成了“神女”。

龙母庙一

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千年古建筑,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建有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等,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是粤港澳乃至东南亚的祈福圣地,堪称中国龙母第一庙。

龙母庙位于梧州市桂林路,有主殿、后殿、五龙喷水壁、总府题名碑等。主殿一排三间,中为龙母殿,左为太子殿,右为傅将军殿。据考证,龙母是古代我国南方“仓吾”族首领,生于农历五月初八日,民间称此日为“龙母诞”;逝世于农历八月十五日,民间称此日为“升仙日”。由于龙母竭尽全力带领人民开山治水,为乡亲造福,深得百姓爱戴,因此,“龙母诞”和“升仙日”就成了龙母庙的传统纪念日。到时,不少信男善女专门从粤港澳地区赶来焚香拜膜。

龙母庙二

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代,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以优美的风水环境和独有的“龙母文化”而名播海内外,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悦城镇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秦汉期间兴建。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 消灾解难,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 以万计,香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成为一大奇观。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一千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绪31年)曾集中两广的能工巧匠,耗费巨资,花了七年的时间重建了这座龙母祖庙。 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龙母祖庙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龙母祖庙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虫、防雷性能,虽经百年风雨雷电,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惊叹不已,称为南方低水地区古建筑的典范。特别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 水侵浸,庙宇内外清洁如故,绝无淤泥。庙内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 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它具有“神”、“绝”、“巧”、“灵”四大特点,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相契,浑然一体。龙母祖庙石雕、砖雕、木雕、陶雕等,建筑雕刻艺术巧夺天工,广泛运用深雕和透雕工艺,使得祖庙建筑活灵活现和具有立体感;庙内木雕、陶雕题材广,造工精、数量多、保存好,堪称小型雕刻艺术馆。龙母祖庙无论从建筑技艺、文化底蕴都堪称“古坛仅存”。同时它在建筑艺术上别具一格的防雷、防水、防虫技术也堪称一绝。

龙母庙三

岑溪市现有龙母庙两座:一座是大竹村龙母庙,位于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龙母盎的父老河与糯垌河交汇处,建于何年不详,遗址已毁,1990年重建恢复原貌。另一座在三堡镇糯垌河与义昌江交汇点的三堡街上,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还有道光年间的和光绪年间的石刻碑文和古鼎。这两座龙母庙都是民间自发筹款建设的,规模不算大,占地面积约有五六百平方米,供奉主要有龙母,也有关公及道教等,宗教文化繁杂。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每年也有龙母诞活动,占地规模比德庆和梧州小。

在岑溪的政区地图上,至今还非常明确地标记有“凤庙冲”的地名。当地有很多人把“凤庙冲”也称作“凤墓冲”。“庙”、“墓”不分,“凤墓冲”就是“凤庙冲”。村中的老人传说,这是因为凤娇17岁那一年突然失踪,乡亲们四处寻找,都找不见凤娇的踪影。乡亲们在“豢龙潭”边拾到风娇的花鞋一只,在三堡河湾捞到凤娇的花鞋一只。大家误以为龙母娘娘肯定是溺水而死了,于是为凤娇葬鞋立墓、立庙纪念。数年之后,凤娇突然归来,全村人吓了一跳,以为是风娇变鬼回来了。一问才知道是凤娇“乘龙”去广东悦城探梁三公了,全村人皆大欢喜。由此可以分析,该村“凤庙冲”的“凤庙”与“凤墓”,应该是当地历史上最早的龙母娘娘的“墓”和“庙”。据考察论证,糯垌镇父老河在糯垌镇与糯垌河交汇,在交汇点就建有龙母庙。此外,在糯垌河与义昌江交汇点即三堡街也建有龙母庙,在义昌江与藤县的绣江交汇点也建有龙母庙。

龙母庙四

清代编撰的《武缘县图经》卷三记载:“龙母庙,县境多有之。”经初步考察,环大明山有龙母庙约20多座,均供奉龙母。重要的庙宇有:

武鸣县马头镇全曾村庙口屯的大明山“佬仆”庙(即龙母庙、骆越祖母王庙)。“佬仆”庙是环大明山地区历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壮族龙母庙,也是广西有文物遗存的最古老的龙母庙之一。所供奉的龙母神,壮语叫“佬仆”。神像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毁,庙宇建筑在1950年被拆,遗址上只剩下4个唐代的石柱础和散落遍地的唐砖和唐瓦。 武鸣县罗波镇“庙佬仆”,也称“罗波庙”。罗波庙壮语叫“佬仆”即汉语的“龙母”,也是环大明山地区最著名的壮族龙母庙。该庙位于风光奇异的罗波潭边,现存的主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现在的神像是1999年民众自发捐资重塑的。供奉的神祇有“佬仆”(龙母)、岑瑛、神农、观音、关公、岳飞、土地等。

武鸣县两江镇英俊村“娅仆”庙,汉语称“感应庙”,所供奉的主神汉名叫明山感应大王,壮语叫“娅仆”。这是两江镇规模较大的龙母庙,在1949年前祭祀日有上万人参加祭祀活动。原庙址在大明山铜矿峡谷里,后在河口处建起如今的感应庙。

此外,武鸣县两江镇龙母村龙母庙、合耸村坡耸屯的达公庙、云川村拉敢屯的达仆庙、培群村硕板屯的娅仆庙,城厢镇大同村娅垌神庙、夏黄村起凤山娅仆(龙母)庙,陆斡镇韦杨村明山庙,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内感屯大明山灵感大庙,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敢仙洞的天地庙、明亮乡亭亮旧圩的娅仆庙、西燕镇渌户屯的高仆庙、大丰镇灵威村的特掘庙、巷贤镇周富村特掘庙、六联村樊村屯的大庙、三里镇的罗波庙,宾阳县思陇乡的胜龙庙等,虽然不冠于龙母,但它用壮语名称命名,意思均为龙母庙,这是与西江流域龙母庙明显区别之处。

龙母庙五

这座唐代古庙座落在仁化县扶溪镇厚塘村,距世界红石公园丹霞山32公里。整座庙宇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主殿建筑约700平方米,为三间三进砖木结构。第一进为南台祠,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布筒瓦屋面硬山顶,上饰双龙戏珠陶饰,镬耳封火山墙。大门前原有一对石狮,门前设廊台,中间四根石柱顶檐饰,檐饰塑双龙戏珠图,上托一匾额,匾书“护国庇民”四个大字,檐饰高突,非常精美、气派。墙上绘有壁画,内容多姿多彩,有山水画、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民间生活图景等,色彩华丽,栩栩如生;第二进为五龙祠,裹陇瓦屋面,硬山建筑,铃铛排山,陶塑和灰塑脊饰;第三进为显德殿,中间楼阁二层砖木结构,二层阁楼喙檐翘角。整座建筑古色古香,斗拱飞檐,浑然一体,雄伟壮观。

从现有的清朝雍正三年所修庙志和仁化县志等史料记载,此庙叫扶溪龙母庙,又名南台庙,建于唐高宗仪凤元年丙子岁(公元676年),距今已有1333年历史,是当地先民为纪念龙母的恩德所建,与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同源齐名。该庙从唐咸通十四年至今,总计修复11次。现有建筑风格最具明清建筑风格遗留。 庙宇建筑在五十年代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遭到严重毁坏,近几年附近百姓集资对主殿进行修复,除建筑主体外,大部分瓦片、檐子、装饰等更换重修,使用材料和工艺都略显粗糙,但基本保持了古建筑特征。

主要景点

梧州龙母庙位于梧州城北桂江东岸,桂林路北端,始建于北宋初年,明万历、清康熙、雍正年间曾重修,是一座广西少有保存至今的,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文物古迹,有很高的历史、旅游价值。

龙母庙依山面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宫、行宫、龟池、商场等组成。正殿雄伟庄严、雕梁画栋,前座正殿中供奉著龙母像,善男信女们多到此殿朝拜,以祈龙母赐福庇佑,故正殿前庭,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右侧殿供奉傅大将军像,左侧殿供奉龙太子。正殿后的中座,悬挂著龙母进京巨幅浮雕。后宫陈列著龙母床和龙太子床,主殿右侧为龙母行宫,为接待室。

二楼供奉著关帝神像,左侧有一池清水,内有一头万年长寿石龟,大龟背上驮著一大型石刻"总府题名碑"。游客到此拿钱币"投石龟求好运"。 龟池后山壁上有一大型浮雕"五龙喷水壁"。

悦城龙母

悦城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代,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的圣地,以优美的风水环境和独有的“龙母文化”而名播海内外,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悦城镇五龙山下,悦城河与西江交汇处,秦汉期间兴建。历代相传悦城龙母乐善好施,能 消灾解难,一千多年来香火不断,尤其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八的龙母诞期,来朝拜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数 以万计,香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成为一大奇观。

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现在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一千多年来龙母祖庙重修了13次。在公元1905年(清光绪31年)曾集中两广的能工巧匠,耗费巨资,花了七年的时间重建了这座龙母祖庙。 1985年,社会公众和港澳同胞集资300多万元,又进行了全面的整修。

龙母祖庙是一座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群,也是一座凝聚了历代建筑和造型艺术的殿堂。龙母祖庙建筑群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虫、防雷性能,虽经百年风雨雷电,至今瓦不漏,墙不裂,柱不弯,地不陷,令专家惊叹不已,称为南方低水地区古建筑的典范。特别是它完整的地下排洪渠道设计非常巧妙,溢流通畅快捷。每逢洪 水侵浸,庙宇内外清洁如故,绝无淤泥。庙内梁、柱、桁、檐,几乎全是木雕、砖雕、石雕、灰雕、陶雕,精妙 绝伦的艺术品目不暇接,令人叹为观止。它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南方古建筑“三瑰宝”。

它具有“神”、“绝”、“巧”、“灵”四大特点,整个建筑群与周围的山水和谐相契,浑然一体。龙母祖庙石雕、砖雕、木雕、陶雕等,建筑雕刻艺术巧夺天工,广泛运用深雕和透雕工艺,使得祖庙建筑活灵活现和具有立体感;庙内木雕、陶雕题材广,造工精、数量多、保存好,堪称小型雕刻艺术馆。龙母祖庙无论从建筑技艺、文化底蕴都堪称“古坛仅存”。同时它在建筑艺术上别具一格的防雷、防水、防虫技术也堪称一绝。

岑溪市龙

岑溪市现有龙母庙两座:一座是大竹村龙母庙,位于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龙母盎的父老河与糯垌河交汇处,建于何年不详,遗址已毁,1990年重建恢复原貌。另一座在三堡镇糯垌河与义昌江交汇点的三堡街上,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还有道光年间的和光绪年间的石刻碑文和古鼎。这两座龙母庙都是民间自发筹款建设的,规模不算大,占地面积约有五六百平方米,供奉主要有龙母,也有关公及道教等,宗教文化繁杂。一年四季香火不断,每年也有龙母诞活动,占地规模比德庆和梧州小。

在岑溪的政区地图上,至今还非常明确地标记有“凤庙冲”的地名。当地有很多人把“凤庙冲”也称作“凤墓冲”。“庙”、“墓”不分,“凤墓冲”就是“凤庙冲”。村中的老人传说,这是因为凤娇17岁那一年突然失踪,乡亲们四处寻找,都找不见凤娇的踪影。乡亲们在“豢龙潭”边拾到风娇的花鞋一只,在三堡河湾捞到凤娇的花鞋一只。大家误以为龙母娘娘肯定是溺水而死了,于是为凤娇葬鞋立墓、立庙纪念。数年之后,凤娇突然归来,全村人吓了一跳,以为是风娇变鬼回来了。一问才知道是凤娇“乘龙”去广东悦城探梁三公了,全村人皆大欢喜。由此可以分析,该村“凤庙冲”的“凤庙”与“凤墓”,应该是当地历史上最早的龙母娘娘的“墓”和“庙”。据考察论证,糯垌镇父老河在糯垌镇与糯垌河交汇,在交汇点就建有龙母庙。此外,在糯垌河与义昌江交汇点即三堡街也建有龙母庙,在义昌江与藤县的绣江交汇点也建有龙母庙。

大明山龙

清代编撰的《武缘县图经》卷三记载:“龙母庙,县境多有之。”经初步考察,环大明山有龙母庙约20多座,均供奉龙母。重要的庙宇有:

武鸣县马头镇全曾村庙口屯的大明山“佬仆”庙(即龙母庙)。“佬仆”庙是环大明山地区历史上最大、最古老的壮族龙母庙,也是广西有文物遗存的最古老的龙母庙之一。所供奉的龙母神,壮语叫“佬仆”。神像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毁,庙宇建筑在1950年被拆,遗址上只剩下4个唐代的石柱础和散落遍地的唐砖和唐瓦。 武鸣县罗波镇“庙佬仆”,也称“罗波庙”。罗波庙壮语叫“佬仆”即汉语的“龙母”,也是环大明山地区最著名的壮族龙母庙。该庙位于风光奇异的罗波潭边,现存的主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现在的神像是1999年民众自发捐资重塑的。供奉的神祇有“佬仆”(龙母)、岑瑛、神农、观音、关公、岳飞、土地等。

武鸣县两江镇英俊村“娅仆”庙,汉语称“感应庙”,所供奉的主神汉名叫明山感应大王,壮语叫“娅仆”。这是两江镇规模较大的龙母庙,在1949年前祭祀日有上万人参加祭祀活动。原庙址在大明山铜矿峡谷里,后在河口处建起如今的感应庙。

此外,武鸣县两江镇龙母村龙母庙、合耸村坡耸屯的达公庙、云川村拉敢屯的达仆庙、培群村硕板屯的娅仆庙,城厢镇大同村娅垌神庙、夏黄村起凤山娅仆(龙母)庙,陆斡镇韦杨村明山庙,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内感屯大明山灵感大庙,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敢仙洞的天地庙、明亮乡亭亮旧圩的娅仆庙、西燕镇渌户屯的高仆庙、大丰镇灵威村的特掘庙、巷贤镇周富村特掘庙、六联村樊村屯的大庙、三里镇的罗波庙,宾阳县思陇乡的胜龙庙等,虽然不冠于龙母,但它用壮语名称命名,意思均为龙母庙,这是与西江流域龙母庙明显区别之处。



  • 17883098704 :龙母庙简介及详细资料
    阳杜泻1427 :答:岑溪市现有龙母庙两座:一座是大竹村龙母庙,位于岑溪市糯垌镇大竹村龙母盎的父老河与糯垌河交汇处,建于何年不详,遗址已毁,1990年重建恢复原貌。另一座在三堡镇糯垌河与义昌江交汇点的三堡街上,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还有道光年间的和光绪年间的石刻碑文和古鼎。这两座龙母庙都是民间自发筹款建设的,规模不...
  • 17883098704 :龙母庙是珠江流域的人们为了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的女首领龙母而...
    阳杜泻1427 :答:景区介绍据我国当代著名汉学家、文化学者肖健介绍,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人民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建的庙宇。珠江流域各地都建有龙母庙,尤以广西梧州和广东德清闻名中外。梧州龙牧寺,创建于北宋初,位于梧州市桂林路,猪头岭西麓,与桂江相望。该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维修和修复...
  • 17883098704 :历史最悠久香火最旺的龙母庙
    阳杜泻1427 :答:龙母祖庙简介龙母庙位于广东省德清县月城镇三江汇合处。以深厚的龙母文化、古建筑文化、历史文化闻名海内外。龙牧寺始建于秦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一年重建。历时七年建成,与广州陈嘉寺、佛山寺并称岭南古建筑“三宝”。龙母庙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值得称道,其建筑体系是根据水域的特点而...
  • 17883098704 :中国龙母第一廟简介
    阳杜泻1427 :答:龙母庙依山面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宫、行宫、龟池、商场等组成。正殿雄伟庄严、雕梁画栋,前座正殿中供奉着龙母像。中文名:龙母庙 英文名:fostress of dragon temple 别 名:黄岐龙母庙 所属地区:南海区黄岐 下辖地区:龙母庙 地理位置:南海区黄竹岐乡东北黄...
  • 17883098704 :梧州龙母太庙的简介
    阳杜泻1427 :答:龙母庙依山面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由牌坊、前殿、中殿、后宫、行宫、龟池、商场等组成。每年农历五月初八和农历八月十五(相传分别为龙母诞辰和升仙日)是龙母庙最热闹的时候。期间,广东、香港、澳门游客以及海外侨胞组成旅行团前来贺诞,有的贺诞团达千人。这时庙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庙内庙外人...
  • 17883098704 :广东德清龙母庙介绍广东德清龙母庙开放时间
    阳杜泻1427 :答:据介绍,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人民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建的庙宇。珠江流域沿江各地都建有龙母庙,尤以广西梧州、广东德清等地闻名中外。德清龙牧寺始建于秦汉时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历代岭南建筑和造型艺术的集大成者。它被命名为岭南古建筑三宝还有广州陈嘉庙和佛山祖庙。寺内...
  • 17883098704 :广西梧州旅游景点介绍
    阳杜泻1427 :答:1、龙母庙 龙母庙位于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国家4A旅游景区”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的核心景点。始建于北宋初年,位于梧州桂林路,依珠投岭西麓、面临桂江,该庙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维修复原,建有牌坊、五龙喷水壁、前殿、钟楼、鼓楼、塔楼和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等。2、石表山 石表山休闲旅游...
  • 17883098704 :广西梧州旅游景点介绍广西梧州旅游攻略
    阳杜泻1427 :答:龙母庙位于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国家4A旅游景区“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的核心景点。据中国当代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肖健介绍,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人民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珠江流域沿江各地均建有龙母庙,尤以广西梧州龙母庙和广东德庆龙母庙为祖庭,享誉海内外。3、石表山...
  • 17883098704 :肇庆龙母庙的介绍
    阳杜泻1427 :答:肇庆龙母庙是坐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三江汇流处的道教寺庙,她前临西江、背靠五龙山,左右青黄旗山两相拱卫,形式“五龙护珠”之势。 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集中两广能工巧匠和技艺大师历时七年时间建造而成,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的...
  • 17883098704 :广西蒙山县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广西蒙山县景区有哪些景点
    阳杜泻1427 :答:2.龙母庙位于广西梧州市万秀区,是国家4A旅游景区“梧州骑楼-龙牧寺景区”的核心景点。据我国当代著名华人学者、文化学者肖健介绍,龙母庙是珠江流域人民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建的庙宇。3.石标山休闲旅游景区位于广西梧州市藤县。国家4A旅游景点。景区位于珠三角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圈的交汇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