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民以食为天?

   更新日期:2024.06.03

“民以食为天“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这个说法的原因:

这段话可以颠倒一下顺序:王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食为天之天。知此,王事可成;不知此,王事不可成。

翻译成白话就是:为王者须知,让人民有饭吃,是比天还大的事。

中国自古以来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让人们吃的饱吃的好。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至关重要。人们对于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

中国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讲究饮食鲜美,大多数家庭甚至每天为满足口腹之欲而花掉五分之一的时间也在所不惜。仿佛悠悠万事,惟“吃”为大,给人一种颠倒的感觉,似乎生存就是为了“吃”。

出处: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释义:

食:食物,吃的东西。也指粮食并暗示运作粮食所需要的生产资源等。

天:天空,老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

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扩展为人民群众需要生产粮食等生活必须品的资源来维持生存。

典故:

据《史记郦食其列传》记载,楚汉之争时,刘邦被项羽困在成皋,刘邦想要放弃成皋,这时谋士郦食其劝刘邦道:我听说知天命者为王。王者以人民为天,而人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是最重要的。

现在楚国屯粮的地方叫敖仓,但楚军却没有派重兵坚守敖仓。假如大王派兵攻打敖仓,夺得楚国的粮食,那就等于争取了楚国的人民。这样一来,大王必然会扭转战局,打败楚军。刘邦大大赞赏,于是派兵攻取敖仓,战局得到了扭转。

郦食其的那句话在《汉书》中变成了“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去掉了“人”字,就成了我们今天的“民以食为天”了。


扩展资料:

强调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支撑着中国半壁江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生产,一遇自然灾害就可能面临“吃饭难”的问题。

坊间百姓说得好,“家中有粮,遇事不慌”。如果现在或将来我们真的再遇到了自然灾害,出现粮食缺口,其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没有了农业也就没有了中国其它行业。只有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中国才能有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安全是当前最大的民生。从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中央“1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的问题。近年来,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一号议案”不仅锁定了“粮食安全”,也成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仓廪实、天下安”。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无粮不稳,无粮不安。粮食是安天下之本,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应当看到,当下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靠天吃饭”并没有根本改变,今后粮食消费还会刚性增长。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谁也“背”不起,只有靠自己。粮食生产这个经济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

粮食增产支撑着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不可动摇。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问题,把粮食生产放在科学发展全局中统筹兼顾,必须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吃饭问题关系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系到耕地问题,这是一条周而复始的“友情链接”,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重视农业,重视农村,重视土地,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永远是一个中心话题,不能回避,也不应该回避。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民以食为天

人民网——粮食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



“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人民把粮食看做是生命的根本。谁最早总结出这句话的呢?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哪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唐代的司马贞作《史记》的索隐时,注明其出自管仲的话。管仲曾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源远流长,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的密切关系,人们对于粮食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粮食关乎生命,提升文明。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是中国饮食文化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把粮食看作生命的根本。
这个“食”若换成“药”,意思就不一样了!

  • 19584231345 :民以食为天是谁说的 民以食为天的解释
    居波京2207 :答:1、“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2、“民以食为天”解释: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3、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4、译文:成就王业的人以人民为“天”,而人民则以食为 “天”。5、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6、示例:吃饭...
  • 19584231345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居波京2207 :答:“民以食为天。吃,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行为,吃得科学、合理也可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让健康状态更持久。”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如是说。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更新。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在京召开媒体发布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19584231345 :在中国为什么民以食为天?希望做好回答的具体仔细一些,最好从历史的角度...
    居波京2207 :答:“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汉书·郦食其传》理解意思:人民为国家的根本,粮食是人民生存的依靠,说明了民和食的重要;反推之亦然,没有粮食,人就不肯能生存,没有人民的存在,更谈不上有什么国家的存在。这一真理不仅在中国可用,也可用于任何国家,例子很多:中国历史记载可查的各种...
  • 19584231345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谁说的?
    居波京2207 :答:“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民以食为天”解释:释义:指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译文:成就王业的人以人民为“天”,而人民则以食为 “天”。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示例:吃饭问题不解决,社会...
  • 19584231345 :食以民为天这话对吗
    居波京2207 :答:中国很早即进入农耕时代,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於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人口相对较少,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使老百姓不得不对温饱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现在人们说民以食为天食多 数指直接能吃的饭菜等各类饮食,而这 话的原义是,人民把粮食看作生命的根本。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 列传》中写道...
  • 19584231345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居波京2207 :答: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意思是?“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基本的生活哲理,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食物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而且对健康和幸福也至关重要。食物是维持生命的基础,而吃得科学、合理可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让健康状态更持久。中国营养学会...
  • 19584231345 :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反映的哲理是什么?
    居波京2207 :答: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说民众最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衣食住行问题,而在这些中食物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元素。这属于哲学中的物质范畴。只有物质生活有保障了,他们才会去关心意识形态方面。所谓物质决定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揭示的是物质准备的作用。是说想要做成某件事,必须先要有充分的物质条件。
  • 19584231345 :民以食为天出自哪里
    居波京2207 :答:4、农民伯伯常说,民以食为天,我们要好好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5、食物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每个人都应该明白。6、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曾经说过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于人们的重要性。7、我们应该牢记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避免浪费。8、在农业生产中,民以食为天的...
  • 19584231345 :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什么意思
    居波京2207 :答: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 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 以食为天。”唐代的司马贞作《史记》的 “索隐”时,注明是出自管子的话。管仲曾 说:“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 之天者,斯可矣。”中国很早即进入农耕时代,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於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人口相对较少...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