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说贪嗔痴慢疑恶见是哪本书?

   更新日期:2024.06.02
南怀瑾说贪嗔痴慢疑恶见是出自《南禅七日》

  • 17185021241 :学易经,先看哪本书
    韦逄虾3460 :答:学易经,可以先看《极简周易》谷园著,《周易译著》黄寿祺著,还有南怀瑾的《易经杂说》这几本书,这几本书都是比较好的周易入门书,而且很正统。易经基础最重要:首先要具备最基本的五行基础,包括阴阳之间辩证关系,五行的起源与五行原理,代表五行的天干与地支,天干之间的生克关系,地支之间的六冲、...
  • 17185021241 :关于天道.
    韦逄虾3460 :答:见取见:各人所执著的主观成见不同。 疑:不信任他人。慢与疑两者联在一起,总以为自己对,别人不对的心理,就是慢疑,每个人都有。 其他的贪、瞋、痴、慢从略,大家自己研究。 上面所说的,就是属于佛法的心理学。 普通的心理学,是讲现象的分析和研究,越发展越细。佛教的心理学,如八十八结使,唯识宗的...
  • 17185021241 :天道说到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韦逄虾3460 :答:贪嗔痴分别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 贪:就是想得到的欲望。见一切利益都想要就是贪心。佛说:贪心堕饿鬼道。 嗔:就是愤怒,怨恨的心里。不如意就容易生嗔恨心。有顺理嗔,无理嗔,无名嗔三种。佛说:嗔心堕地狱道。 痴:就是不明道理,不知好歹,遇事处理起来不明智 贪嗔痴慢疑中,慢疑是什么...
  • 17185021241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
    韦逄虾3460 :答:深知事物皆幻,都不可得,彻见这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就是我人的本性。在境界上时时保护锻炼它,把多生执著的习气都磨光,贪嗔痴慢疑才能销殒。教下说这四惑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有九地八十八品之多。要一步一步慢慢除去,不是一下子除得了的。故须具一片长远深心,在境界上精勤地奋斗始得。
  • 17185021241 :求:有关佛教中的贪、嗔、痴、慢、疑的解释,想要通俗易懂版。
    韦逄虾3460 :答:佛经释义:染着五欲之境而不离也。例如贪爱贪欲等。唯识论六曰:‘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俱舍论十六曰:‘于他财物恶欲为贪。’瑜伽伦记七上曰:‘贪之与爱,名别体同。’大乘义章二曰:‘爱染名贪。’同五本曰:‘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嗔:简意:恼怒打...
  • 17185021241 :求《南怀瑾全集》之《亦新亦旧的一代》
    韦逄虾3460 :答:本书初名《二十世纪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1977年9月出版,1984年3月改为《新旧的一代》。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专题演讲。 昔贤有言:“中国文化存,则中国兴;中国文化绝,则中国亡。” 如朽索之驭怒马 佛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疯狂与镇静剂齐飞,颓丧与麻醉品并驾” 英、德、法...
  • 17185021241 :贪嗔痴慢疑一共有个人性中的缺点,为什么佛教里重点只说了贪嗔痴三...
    韦逄虾3460 :答:贪嗔痴是一个总结,展开来不是五个,而是无量烦恼、八万四千烦恼,后来祖师归纳为百八烦恼(一百零八),再归纳为六个,就是贪嗔痴慢疑,加上“恶见(错误的见解、看法)”,归纳到最后就是三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慢是从嗔开展出来的,疑是从痴开展出来的,只是开合详略不同。认识烦恼是为了对...
  • 17185021241 :佛经中提到的贪、嗔、痴、慢、疑五毒本源是什么怎么破?
    韦逄虾3460 :答:更有甚者为了这一字而选择了不择手段,将道德伦理等抛之一边。贪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嗔可能就是一种虐己行为吧!生活工作中在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时往往都会不自觉地与别人发生着摩擦,不愉快也就因此而产生了。不明事理与是非不分是为痴,对于别人的意外行为,很多人往往不愿苟同,只愿相信自己,甚至...
  • 17185021241 :# 南怀瑾:把第六意识坚固定住才行,这是“转识成智”的第一步
    韦逄虾3460 :答:真正的修持,所谓修定,把清净的一念硬是定住,把一个定力挂在那里,自己贪嗔痴慢疑的习气统统转化了,这个叫做定的修持。再三强调,定是什么?是第六意识、心意识强烈的坚固,非常坚固。假设定力坚固的人,譬如历史上记载有很多人读书一目十行,眼睛这样一看,一页一下就过了,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看到了。这就是...
  • 17185021241 :佛说五蕴六毒是妄,“五蕴六毒”具体指什么
    韦逄虾3460 :答:的邪见。即使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会认定这个身心是我。例如:这个是我的身体、这是我的头、我的手、我的脚、我的眼睛、我的心;这个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儿女、我的妻子、我的丈夫等等,已经认定的,这些称为我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慢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蕴 ...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