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没有当官?其实是李白没有参与科举的资格

   更新日期:2024.06.06
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将浪漫主义文学推至高峰,而且他所写的歌行体和七绝达到了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以李白的才华完全有能力求个一官半职,为什么他却没选择当官呢?实际上,不是李白不想当官,而是他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虽然科举是一种很好的晋升之路,但商人之后和罪人之后并不能参加科举,李白或许就是因为其中一个原因,导致他没办法参加科举。不过贺知章有把李白推荐给皇帝,也让李白有了一段供奉翰林的日子。
李白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唐朝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被人誉为诗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李白有着出众的才华却没有参加过唐朝的科举。难道李白是不想出仕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李白年轻的时候对于功名利禄还是有一颗炙热之心的。
在《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中李白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于出仕还是充满期待的。既然李白年轻的时候想当官,那么他为何不参加科举考试呢?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记载:(李白)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李白性情洒脱,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和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人搞了个组合叫竹溪六逸,这些人整天在一起喝酒对歌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
李白在徂徕山没呆多久便又南下去了会稽,并且和唐朝著名的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归隐。吴筠当时的名气要比李白大的多,他归隐剡中期间吴越两地的文人骚客都纷纷前去拜访他。时间一久,吴筠的大名便传到了长安唐玄宗的耳朵里。唐玄宗于是便下诏将吴筠招入宫中担任翰林,而李白在吴筠的举荐之下也被唐玄宗召入了宫中做了翰林。
那么何谓翰林呢?据《《翰林志》记载:贞观初,置弘文馆学士......玄宗改为翰林待诏,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相继为之,改为翰林供奉。开元二十六年,刘光谦、张垍乃为学士,始别建学士院于翰林院之南。又有韩翃、阎伯璵、孟匡朝、陈兼、李白、蒋镇在旧翰林院,虽有其名,不职其事。翰林一职最初的设立者便是唐玄宗,一般是由皇帝挑选优秀的人才来担任。翰林是替皇帝起草诏书、掌管机要文件的重要人物,不过在唐玄宗时翰林的权力没那么大,他们只是唐玄宗的御用文人罢了。因此在当时相比较通过科举考上的进士而言,翰林的地位要低得多。
以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情,担任唐玄宗的御用文人可想而知他过得是多么的不自在。后来李白最终还是因为得罪了唐玄宗的幸臣高力士被赶出了长安。
仕途失意的李白于是又开始了浪迹江湖、沉醉不醒的生活。李白的一生看似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一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看起来只想做一个世外快活逍遥之人。另一方面,他也追求功名利禄,否则他也不会说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言了。然而才华出众的李白,为何却没通过参加科举博取功名,这个的确是让人费解的问题。不过我们通过史书的记载或许能发现蛛丝马迹来解答这个疑惑。
首先我们来看参加科举考试的要求有哪些?《文献通考》记载,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於有司而进退之。按照唐朝的科举制度,参加科举的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生徒,另一类叫做乡贡。生徒就是在由学馆里出来的考生,乡贡则是不是学馆出身通过州县考试的考生。
李白要想考取功名的话必须要符合生徒或者乡贡的身份。但令人遗憾的是,李白的身份在唐朝时就说不清。李白的户籍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发现李白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就连为他攥写传记的史官也搞不清李白到底是哪里人。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旧唐书》只是交代了李白是山东人,李白的父亲担任过任城尉,后来李家就搬到了任城居住。这里李白的父亲姓甚名谁,史官都没有记述。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李白的身世并不清楚。
后来《新唐书》又修改了李白的身世,《新唐书 卷二百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这里史官将李白说成是唐朝李氏先祖李暠的九世孙,李白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了西域,后来李白的祖先从西域逃回定居在了巴西。《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说法截然不同,由此可见李白的身世在一千年多年前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李白为何刻意隐瞒身世,这里的原因我们很难找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身份来历不明是很难获得乡贡或者生徒身份的。《文献通考选举》记载,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工商不得入仕。唐朝承袭隋朝的科举制度,在政审方面也是严格的要求。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从事工、商活动的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李白隐瞒自己的身份自然就过不了政审这一关,所以他也无法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 19349734108 :李白为什么不做官?
    蓟店的4107 :答:原因很简单,陆调最了解李白的复杂身世,年轻时他可以凭义气救李白于危难,但随着年龄渐长和饱经世故,他对李白的态度可能会表面热情、内心冷淡了。后来,陆调官至袁州别驾,成为和张镐关系密切的“故吏”,肯定拥有推荐官员的权力,但他一直没有推荐李白。 王元明说,李白在诗中,曾多次写出人情世态:“斗酒强然诺,寸心终...
  • 19349734108 :李白为什么没有当官?其实是李白没有参与科举的资格
    蓟店的4107 :答:以李白的才华完全有能力求个一官半职,为什么他却没选择当官呢?实际上,不是李白不想当官,而是他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虽然科举是一种很好的晋升之路,但商人之后和罪人之后并不能参加科举,李白或许就是因为其中一个原因,导致他没办法参加科举。不过贺知章有把李白推荐给皇帝,也让李白有了一段供奉翰...
  • 19349734108 :李白当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蓟店的4107 :答:其次李白的祖上到底犯了什么事情,要隐姓埋名逃到西域,甚至几代之后回到中原还要潜回,而且李白的所谓皇室身份也没有得到过承认。所以说其实李白的身世非常的神秘,或许和当年的李建成、李元吉扯上关系,也可能更遥远,要追溯到李陵那个时代,甚至有人觉得李白这么杰出的才华根本就是外星人来的,所以才有...
  • 19349734108 :解析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官如此失败的原因
    蓟店的4107 :答:李白之所以叫做青莲居士,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李白自己就非常喜欢莲花,他写过很多关于莲花的诗句,其中包括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和李白非常相配,也是李白自己高洁内心的写照,这样的号正好反映了李白这种类似的高尚情怀。其次有部分人认为这和当时盛行的佛教...
  • 19349734108 :李白一辈子为何没被封官重用,纯粹自作自受?
    蓟店的4107 :答:1、性格孤傲,李白有一身的傲气。在开明的唐朝出人头地的方法除了身世还有科举制度,而李白拥有一身才气却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从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看出他的自傲与对世俗的不屑,然而一个为官的人必须是要和人打交道的,免不了世俗的侵蚀,而他不愿深陷官场,内心归于孤僻,不想也不适合当官。
  • 19349734108 :李白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吗 如果是 他为什么还要辞官
    蓟店的4107 :答:李白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但是他发挥不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所以就无意当官。李白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生性高傲,对当时的官场上的腐败风气很不满,希望得到朝廷任用,让他有机会施展政治上的才干。这一次到长安来,听到唐玄宗召见他很是高兴,在宫殿上接见经过交谈,觉得李白的确很有才华,高兴地说:“你...
  • 19349734108 :诗仙李太白为什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
    蓟店的4107 :答:因为李白不懂官场规矩,无谓大小尊卑,难免遭遇嫉恨与陷害。玄宗曾经对李白宠信有加,同僚难免不胜艳羡,不过也有人心里失衡而生嫉恨之心。这倒还是其次,要命的是,李白竟然连大宦官高力士也敢耍,便为日后失宠埋下祸根。李白曾“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
  • 19349734108 :诗仙李太白为什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蓟店的4107 :答:李白出身在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家境优渥,所以养成了自由洒脱的性格。但也因为是商人家庭,所以李白在朝廷中没有关系,这是导致他仕途不顺的外在原因。而唐朝虽然思想开放,但也还是有很浓重的官本位思想,认为只有当了官才能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所以为了能够进入朝廷当官,所以李白选择了入赘宰相...
  • 19349734108 :李白深受唐玄宗赏识,可为何却没有做了大官?
    蓟店的4107 :答:同时,唐玄宗可能也意识到李白他并不是做官的主要人选,虽然他能够得到自己的喜爱,但是和能不能进宫做官为他辅助国家大事还是两码事的。所以可能唐玄宗在了解到李白并不适合的时候,也就没有让他去帮助自己负责朝中大事。再加上以唐玄宗对李白的了解来说,即使唐玄宗去这样要求李白李白也不会去做的。
  • 19349734108 :李白为什么当不了官
    蓟店的4107 :答:李白为什么当不了官的原因主要包括他缺乏其他技能和才干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个性上与官场要求的不合适。李白在唐代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擅长写作,并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中,升官需要通过考试和选拔才能够获得官职。而李白的才华虽然在文学方面非常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并不具备特别出色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