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无文言文

   更新日期:2024.05.01

1. 没文言文翻译

管仲相齐 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以兵纳之。

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公子纠于鲁之生窦。

召忽死之,桓公既立,使鲍叔牙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

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

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

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遂以为相。

注云:三衅者,以香涂身曰衅。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此答子贡问管仲不能死之辞也。大抵召忽之死,为守节;管仲不死,为树功。

盖桓公兄也,合立当事之。子纠,弟也,不当辅以争国。

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 (《劝忍百箴》)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奉:奉命 B.鲁人以兵纳之 纳:接纳 C.辞曰:若必治国家者 辞:告诉 D.故请之 请:请求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以兵纳之 而与坐而问焉 b.合立当事之 不当辅以争国 A.“之”和“焉”相同,“合”和“当”不同 B.“之”和“焉”相同,“合”和“当”也相同 C.“之”和“焉”不同,“合”和“当”相同 D.“之”和“焉”不同,“合”和“当”也不同3.“民到于今受其赐”一句中“其”指代的内容是 A.召忽之死节 B.管仲之惠泽 C.叔牙之荐能 D.桓公之德政4.下列句中加点的“死”字与“召忽死之”中的“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C.等死,死国可乎 D.管仲不死,为树功 以下5—6两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5.此答子贡问管仲不能死之辞也 A.这是子贡回答管仲为什么不死时说的话。B.这是子贡回答管仲为什么不能死的原因的托辞。

C.这是孔子回答子贡所问的管仲为什么不死时说的话。D.这是孔子回答子贡所问的管仲为什么不死的原因的托辞。

6.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 A.所以圣人并不要求召忽去死,但称赞他守节的功德。B.所以圣人并不责问召忽为什么去死,但称赞他守节的作用。

C.所以圣人并不要求管仲去死,反而称赞他的作用。D.所以圣人并不责问管仲为什么不去死,反而称赞他的功德。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 ②寡君……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③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

④盖桓公兄也,合立当事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8.下列叙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后,让公孙无知杀了襄公,立小白为桓公。B.管仲、召忽奉公子纠之命逃到鲁国,子纠死后,召忽为他守节而死,而管仲不死,各得其所。

C.鲍叔牙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不如管仲,治理好国家,一定要请回他,故向桓公举荐管仲。D.管仲任相后,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统一了天下,百姓感激他的恩德。

1管仲相齐1.D2.C3.B4.A5.C6.D7.B8.C 齐襄公政治残暴,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逃到莒地(今山东莒南县)。公孙无知谋杀了齐襄公,管夷吾、召忽护送公子纠逃到鲁地(今山东西南部)。

鲁国人派兵接纳了公子纠。(鲁国人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还没有到达,公子小白先回到了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

让鲁国在生窦(地名)杀掉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而死(公子纠也死了),桓公即位以后,任命鲍叔牙为宰相。

鲍叔牙推辞说:“如果一定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任用管夷吾做宰相。我有五个地方比不上管夷吾。”

齐桓公于是派使者请求鲁庄公说:“我们国君有叛逆的大臣,现在在您的国家,我们国君打算处死他来告诫大臣们,特此请求(把管夷吾交还给齐国)。”鲁庄公派人把管夷吾捆起来,交给了齐国的使者。

齐国使者接收了管夷吾回到齐国。快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斋戒三天沐浴三天。

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夷吾,和他坐在一个车上并询问他(治理国家的方法)。于是任命他为宰相。

注释说:三衅,用香料涂抹全身叫做“衅”。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在诸侯国中称霸,一度匡定天下,百姓至今仍然享受他带来的好处。”

这是孔子回答子贡问管仲为什么没被处死的问题时说的。大盖召忽的死,是为了操守贞节;管仲不死,是为了建立功勋。

齐桓公是兄长,应当立他为王。公子纠,是弟弟,应该辅佐哥哥不应该争夺王位。

所以圣人不谴责他为什么不殉死而称赞他的功劳。

2. 请翻译下面文言文

(一) 五月戊申(二十六日),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仪式,把国君之位传给赵何。

赵何祭祀宗庙之后,登位治理政事,他属下的大夫都成为朝廷大臣。又任命肥义为相国,并尊称为国君老师。

赵武灵王自称“主父”。赵主父想让儿子在国中治事,身穿胡人服装率领文臣武将去攻打西北胡人领地。

他计划从云中、九原向南袭击秦都咸阳,便自己扮作使者,前往秦国,想借此来侦察秦国地形及秦王的为人。秦王没有觉察,事后觉得此人相貌伟岸不凡,不像是臣子能有的风度,派人急忙去追赶他;而赵主父一行已经出了边关。

经过一番盘问调查,秦国人才知道他就是赵主父,大惊失色。 齐王、魏王在韩国相会。

秦国攻打楚国,夺取八座城市。秦王派人给楚王送信,写道:“起初我与你约定两国为兄弟之邦,在黄棘盟誓,派楚太子到秦国为人质,彼此关系欢洽。

不料楚太子辱杀我的重臣,不辞而别,使我无比愤慨,才派兵攻入你的境内。现在听说你又让太子到齐国充当人质,以求和解。

我国与你们楚国互相接壤,结为婚姻亲家,要是秦、楚关系如此恶化,就无法号令其他国家。我想与你在武关会面,当面约定,结成友好同盟。

这是我真心的愿望!”楚王十分为难,赴约怕落入圈套,不去又怕秦国更加恼怒。昭睢说:“大王不能去,应该赶快调兵固守。

秦是虎狼之国,早有吞并各国的野心,决不可信任!”楚怀王的儿子芈兰却劝怀王去,于是怀王前往秦国。秦王让一位将军假扮为秦王,在武关伏下重兵,楚怀王一到便闭上关门,把他劫持到了西边的咸阳。

又命令怀王朝拜秦国章台宫,行属国使臣的礼节,并逼迫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怀王要求举行盟誓,秦王却坚持楚国先交出割地。

楚怀王十分愤怒地斥责说:“秦王欺骗了我,还想用 *** 逼迫我割地!”不再答应。秦国便把他扣留下来。

楚国大臣十分震惊,互相商议说:“我们的君王扣在秦国回不来,被要胁崐割地,而太子又在齐国充当人质;如果齐国秦国一起算计我们,那楚国就完了。”便打算拥立一位在国内的王子继位为王。

昭睢反对说:“君王和太子都被困在外国,现在我们违背君王的意旨去立其他儿子,实在不妥当。”于是假称楚王去世,到齐国去要求迎回太子。

齐王召集群臣商议,有人建议:“不如扣下太子要求楚国割让淮河以北。”齐相说:“不可,如果楚国另立一王,我们就空有人质而落个天下指责的不义名声。”

那人又说:“不怕,如果楚国新立一王,我们可以和新王作交易:‘给我下东国,我替你杀死太子,不然的话,我们就联合三个国家立太子为楚王。’”但齐王还是听从了国相的意见,归还楚太子,楚国便立太子为楚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名望,派泾阳君为齐国人质,邀请孟尝君前来。孟尝君到了秦国,秦王任命他为丞相。

(二) 有人劝告秦王:“孟尝君做秦国丞相,一定会先照顾齐国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实在危险!”秦王于是仍任楼缓为丞相,囚禁孟尝君,想杀掉他。孟尝君派人向秦王宠爱的姬妾求情,姬妾说:“我希望得到你那件白狐皮袍。”

孟尝君确实有件白狐皮袍,但已经献给了秦王,无法满足姬妾的要求。他的幕僚中有个人善于盗窃,便潜入秦宫藏库,盗出白狐皮袍送给那个姬妾。

姬妾于是替孟尝君说情让秦王释放他回国。可是秦王又后悔了,就派人去追。

孟尝君逃到边关,按照守关制度,要等鸡叫才能放行过客,而这时天色还早。秦王派来追的人马上就到。

幸亏孟尝君幕僚中有人善学鸡叫,四野的鸡一听他的叫声都引颈长鸣,孟尝君才得以出关脱身。 楚国通知秦国:“蒙上天神灵佑护,我们楚国又有君王了。”

秦王恼羞成怒,发兵出武关进攻楚国,杀五万人,夺占十六座城。 赵王封弟弟赵胜为平原君。

平原君好养士,门下的食客常有几千人。其中有个公孙龙,善于作“坚白同异”的辩论考证,平原君尊他为座上宾。

孔穿从鲁国来到赵国,与公孙龙辩论“奴婢有三个耳朵”的观点,公孙龙辩解十分精微,孔穿无以对答,一会儿就告辞了。第二天他再见平原君,平原君问:“昨天公孙龙的一番论述头头是道,先生觉得如何?”回答说:“是的,他几乎能让奴婢真的长出三只耳朵来。

说起来虽然如此,实际上是困难的。我想再请教您:现在论证三个耳朵十分困难,又非事实;论证两个耳朵十分容易而确属事实,不知道您将选择容易、真实的,还是选择困难、虚假的?”平原君也哑口无言。

第二天,平原君对公孙龙说:“您不要再和孔穿辩论了,他的道理胜过言辞,而您的言辞胜过道理,最后肯定占不了上风。” 邹衍路过赵国,平原君让他和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的观点。

邹衍说:“不行。所谓辩论,应该区别不同类型,不相侵害;排列不同概念,不相混淆;抒发自己的意旨和一般概念,表明自己的观点,让别人理解,而不是困惑迷惘。

如此,辩论的胜者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胜者也能得到他所追求的真理,这样的辩论是可以进行的。如果用繁文缛节来作为凭据,用巧言饰辞来互相诋毁,用华丽词藻来从偷换概念,吸引别人使之不得要领,就会妨害治学的根本道理。

那种纠缠不休,咄咄逼人,总要别人认输才肯住口的作法,有害君子风度,我邹衍是绝不参加的。

3. 古文中“请”有那几种意思

1.请允许我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

2.请求,要求

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3.拜见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

4.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

5.召,邀请

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6.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7.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 15688186155 :请无求诸目而求诸心文言文翻译
    怀瞿脉4358 :答:请无求诸目而求诸心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本文出自刘基《自灵峰适深居过普济寺清远楼记》,《文集》卷六。(原文)……由于这种知识是依据于一定的内求功夫而获得的,刘基又强调"求...
  • 15688186155 :吾请无文言文
    怀瞿脉4358 :答:26、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楚国有云梦泽,犀兕、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是天下最丰富的,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野兔、鲫...
  • 15688186155 :请无文言文
    怀瞿脉4358 :答:奉:奉命 B.鲁人以兵纳之 纳:接纳 C.辞曰:若必治国家者 辞:告诉 D.故请之 请:请求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鲁人以兵纳之 而与坐而问焉 b.合立当事之 不当辅以争国 A.“之”和“焉”...
  • 15688186155 :文言文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乐饮,请为无礼~~~译文
    怀瞿脉4358 :答: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彊者犯...
  • 15688186155 :请的文言文意思
    怀瞿脉4358 :答:请的文言文意思:1、请求。例:若弗与,则请除之。注意的是:“请”字后面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请你做某事”,如“请除之”;第二种是“请允许我做某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 15688186155 :文言文请意思
    怀瞿脉4358 :答:1. 文言文中“请”的含义 ◎ 请 请 qǐng 〈名〉通“情”。情况,实情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词性变化 --- ◎ 请 请 qǐng ...
  • 15688186155 :请在古文中的意思
    怀瞿脉4358 :答:(5)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墓地不请.――《礼记·王制》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
  • 15688186155 :请用文言文
    怀瞿脉4358 :答: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2. 【每个人都想去的美好世界请用文言文翻译,最好说出典故,意思相近 译成古文就是:普天之下,人皆向往,莫过于世外桃源.这里有两个典故:普天之下,这一词出自《诗经.小雅.谷风...
  • 15688186155 :文言文否定词不
    怀瞿脉4358 :答: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否 否则熟虑而从之。——《礼记·表记》勿 将军勿虑。——《资治通鉴》(注:“勿”在古文中有敬意,大多情况下表示“请不”,而不是“不”。到现代才大多情况表示“不”,如“请勿...
  • 15688186155 :请假文言文
    怀瞿脉4358 :答:1. 文言文请假 敦敦吾师: 昨夜雨急风骤, 风云异色, 天气突变。因吾尚在梦中, 猝不及防, 不幸受凉! 鸡鸣之时, 吾方发现。不想为时已晚矣乎!病毒入肌体,吾痛苦万分!亦悔昨夜临睡之,不听室友之劝 谏,...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