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郭德纲师徒反目是因为《光棍儿》这部电影?

   更新日期:2024.06.01

影片简介


《光棍儿》讲述了在张家口万全县一个叫顾家沟的村庄里,以老光棍儿老杨为主要人物,整个剧情围绕老杨的性苦闷这件事展开,故事依托张家口北部农村的风土人情,以性冲动为线索串联人物关系,中间穿插着顾家沟部分村民偷情、滥情、同性恋、嫖娼、骗婚等情节,试图以性的原罪为论点,全方位地展示现代中国农村的“日常”生活,刻画性苦闷、论证复杂社会现实,揭露人劣根性的一部电影。


故事在刚开始的几场戏中,分别简单地讲述了在村口晒太阳的老杨、梁大头、顾林、六软四个老光棍年轻时的风流事儿。

老杨在年轻的时候,作为穷苦放羊倌的他,就跟同村的二丫头偷情,并致二丫头怀孕;梁大头在六十年代勾搭女社员时,丢掉了一只手;顾林在年轻的时候,当着妻子的面儿想要轻薄小姨子,被妻子发现,然后妻子带着妹妹狂暴出走;六软在建国前,他十二岁的时候有着令他一辈子痛苦的娶媳妇的经历。

 

影片在介绍完老杨等年轻时的风流事儿后,没有拖沓的情节,直接进入老杨跟年轻人时的相好,现已为人妻,儿子都成年了的二丫头偷情。之后故事以性为中心,以顾家沟为半径,用独特的视角画了一幅张北地区的人貌风情图。


我称《光棍儿》称为《白鹿原》的2.0版本,并不是说《光棍儿》这部影片跟《白鹿原》相比,有着像从工业1.0机械制造,到工业2.0电气化与自动化升级的跨时代意义,《光棍儿》之所以叫《白鹿原》2.0版本,只是该影片的播出的时间比较晚而已。

 

播出的晚才叫2.0版本,这种尴尬局面,不仅仅因为该片是一部独立电影(奥斯卡获奖的多是独立电影),导演是一个年轻的80后,也不是因为影片中的演员全都是采用了非职业演员(曾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盲井》也多是采用的非职业演员)所决定的。


2.0版本这种现状说明了两个问题。


1,《光棍儿》在艺术层面、故事讲述、主题表达、演员阵容等等层面上都没有原著《白鹿原》小说主题意义宏大,影响深远。


2,《光棍儿》在选题和社会意义的表达上,又超越了电影《白鹿原》许多。


接下来我们不说电影《白鹿原》是怎么的不好,我们说《光棍儿》的好与欠缺的地方。


故事亮点:


1,故事的亮点在于,《光棍儿》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其调性应该区别于商业电影的价值观。而《光棍儿》中,有关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却又偏向于商业电影的走向。

 

老杨是一个以种瓜为主要营生手段的瓜农,普通观众会对社会底层的瓜农有一种悲悯的同情。老杨去县城卖瓜,遭遇流氓,自己辛苦种的西瓜被贱卖,老杨欲反抗,却遭到了流氓更加强烈的镇压,将老杨打的鼻青脸肿。这样的情节在观众看来,把老杨当成了一个可怜人。

然而可怜人老杨却不值得同情:收瓜的商贩来顾家沟村收购西瓜时,以老杨为首的农民为了利益,将烂瓜、裂瓜强逼商贩以正常价格收购。商贩不从,老杨同样带领村民以暴制暴。

 

故事中老杨,为了长期勾搭二丫头,来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分别对二丫头进行甜言蜜语、装可怜、嘘寒问暖,“虽然我给你了一百块钱的生活费,但那一百块钱是我生活的全部”老眼对二丫头如此,也算是一个合格、有情意的骈头。


似乎把自己物质上的一切给了二丫头的老杨,在自己相亲川妹子的时候,却大手笔拿出了六千块钱彩礼钱,这么大手笔,连二丫头都不敢相信原来老杨这么有钱。

 

当然老杨的鸡贼从反正也说明了老杨这个人物的可悲,他的唯一骈头是二丫头,而老杨则只是二丫头的骈头之一。

2,值得深思的人性,我们常说,国人把西方的每个节日都过成了购物节,在顾家沟每一种来自外面世界对顾家沟的影响,顾家沟村民,都会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将它改变。这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顾家沟赢得了对外来变故的战役,却失去了自己应该可以的自我救赎。

顾家沟明明可以以淳厚的乡情挽留住收瓜的商贩,他们却选择暴力。

当俏三一家明明可以凑齐路费,让一心跟着俏三的川妹子回老家奔丧,却选择了不理会。

 

3,方言,《白鹿原》讲的是西北黄土地那些事儿,《光棍儿》也是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故事,台词也同样以地方话为主。从电影《寻枪》开始,方言就在中国电影中大放异彩。《光棍儿》中的方言运用,给该片带来了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影片中大量运用简单、押韵又给人思考的方言,居然让观众有忍俊不禁之意,也有久久沉思之感,有兴趣的宝宝们,可以参考《光棍儿》最后的那句台词,那句台词太黄太暴力,我就不直接写明了……


4,影调:

 

影片整体色调朴实无华、清淡自然,本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导演用现实生活还原本来面目,深刻地表达了现实中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助,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和情节上都在色调和影调上做了精心处理。

 

比如,老杨强暴川妹子那场戏,影片的色调是街边不正规按摩店、红灯区特有的淫荡红颜色,导演试图用淫荡红这样的颜色,来诉说自己对老杨和川妹子所谓“婚事”的看法,现象和本质一样,都是在买卖,川妹子想安身听命,老杨想解决生理问题,利益交换,成人之间的游戏规则。

 

这样的影调处理,使得该片在保持稳定色调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很多变化,稳中求变的影像风格是很多独立电影人的创作特色和魅力所在。

 

《光棍儿》在画面的拍摄故事冲突时,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这样的运用不仅仅代表了导演对该片中故事人物的态度,表达该片的立场,也容易让观众感受到那种事不关己,却不得不被这样的长镜头拍法,陷入思考,有效的调动了观众情绪。

 

故事败笔:


《光棍儿》作为独立电影来讲,我实在不好意思说它的败笔在哪儿,因为我不是懂独立电影中各种思想、艺术的表达,也不懂豆瓣影评中,那些不文艺就会死的青年们,对独立电影推崇到无可复加的狂热。之前看文艺片《性、谎言、录影带》,拖沓的情节和不明所以的种种,看的我都快崩溃了。

 

当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也不要以自己的喜欢和审美水平就一味否定别人的作品。


我只是赞同冯小刚目前在做某品牌广告时,说的一句广告语:电影,观众喜欢才算好。Mao主席都说艺术应该服务于人民大众,我一直以来也是深受这个思路的影响,现在也觉得这个想法是对的。

 

所以,至于说该片的败笔,纯属个人喜好加以评价的,大家不喜欢的可以跳过,但是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吐槽,为了增加文章的活跃度和推荐量,你怎么吐槽我都是会回复你的。

 

败笔是从怎么服务人民群众的观看体验和思考角度来讲的:

 

1,还是说故事开头几个老光棍儿年轻时的风流经历,虽然开篇点题、情节又为后面的故事做铺垫,这样的人物情节展开似乎没有问题。可仔细想想,故事开头除了铺展老杨的个人经历外,铺其它老光棍儿故事的目的在于服务后面的故事,再往上升一个逼格的话,梁大头、顾林、六软的人设都应该有一条完整的人物线,虽然故事后面有意识安排力求把故事讲的完整,但有些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意思,所以说影片完成度有些牵强。

 

2,二丫头的人设,二丫头成为了故事的重要人物,为整个故事穿针引线。然而这样的人设,我看的却是云里雾里。影片交代,二丫头为了给儿子挣学费,几乎睡遍了村中的男人。


二丫头的目的性有了,那这样的目的动因,故事没有交待明白。要知道,已婚妇女出轨无论在古今中外,都是一件不被道德认可的事儿,二丫头干了这么大的事儿,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儿子交学费是不够的,哪怕你表现一下二丫头家很穷,笑贫不笑娼,也是能让人理解的,可二丫头偏偏又是村长的媳妇,呃……二丫头的动因缺乏扎实的故事交代。


总体来讲,《光棍儿》还算一部质量尚可的影片,该片以性为纽带,试图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想法,这是亮点也是败笔。亮点在于故事新鲜又不媚俗,没打色情擦边球,败笔在于写性却没有深刻的表达出性之下的社会反思,作者意图、价值观表达都不是很清晰,甚至是散乱。

标题说,郭德纲师徒反目的真相,《光棍儿》中真的有解释:利益。

成人的世界哪有对错,只有利弊,《光棍儿》里也是这么表达的。但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树挪死,人挪活。


《光棍儿》中顾家沟的村民没有自我救赎是作者的人物设定是那样的,而人呢?得饶人处且饶人,“智慧”还分“智”和“慧”呢,有智取胜容易,“慧”沉淀下去成心难,但“慧”最容易发现和自我改变:与人为善。



  • 18172987941 :为什么说郭德纲师徒反目是因为《光棍儿》这部电影?
    越怜慧4529 :答:标题说,郭德纲师徒反目的真相,《光棍儿》中真的有解释:利益。 成人的世界哪有对错,只有利弊,《光棍儿》里也是这么表达的。但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树挪死,人挪活。 《光棍儿》中顾家沟的村民没有自我救赎是作者的人物设定是那样的,而人呢?得饶人处且饶人,“智慧”还分“智”和“慧”呢,有智取胜容易,“...
  • 18172987941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因为什么而反目成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_百度知 ...
    越怜慧4529 :答:先说结论:因为利益走到一起,最后也因为利益反目成仇。曹云金在发六千字长文之前,有一本《金声金事》的自传小说,为什么叫小说呢,因为里面很多情节不可考证,而且在后来跟郭德纲对骂的时候,曹云金自己把它们否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出这本书的时候,曹云金跟郭德纲还没有明面上闹翻,郭德纲给这本书...
  • 18172987941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因为什么而反目成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越怜慧4529 :答:当时郭德纲也正处于事业发展初期,自己也不是很顺利,按曹云金的说法,当时郭德纲是以艺术学校的名义收的他,并且定期向郭德纲交学费,但实际这个学费究竟收没收估计只有他们俩人知道了,反正按后来的许多徒弟的说法都没有交过学费,因为相声有自己三年学艺两年效力的规矩。拜师郭德纲之后,曹云金就在郭德纲的指...
  • 18172987941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怎么回事 师徒二人反目的原因
    越怜慧4529 :答:曹云金和郭德纲是怎么回事?曹云金与郭德纲反目无非就是曹云金觉得自己可以单打独斗了,不听从师傅郭德纲的安排了,加上郭德纲忙于德云社管理,根本没时间和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徒弟,所以才导致了师徒二人反目。1:先看看曹云金的情况。曹云金1986年生人,2002年拜师郭德纲,拜师后,一直在师傅家吃住。用曹云金的...
  • 18172987941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因为什么而反目成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
    越怜慧4529 :答:郭德纲教徒弟都是因材施教,当时他教何云伟念《口吐莲花》的时候,不让曹云金听,时隔多年曹云金依旧难以释怀。2006年曹云金参加CCTV相声大赛,一路过关斩将,冲进了决赛。在赛前,郭德纲跟曹云金说“孩子,咱们退赛吧!”曹云金不理解,他直接越过郭德纲跟师爷侯耀文诉苦,甚至跟节目总导演打电话——他太想...
  • 18172987941 :徒弟飘了,郭德纲和曹云金反目的原因是什么?
    越怜慧4529 :答:2010年因为李鹤彪打人一事,使德云社和北京电台一度反目成仇,郭德纲便要求德云社弟子不在与北京台合作,曹云金就非常不高兴了,他不想被规矩约束拒绝跟德云社签订违约金合同,原因是德云社的合同周期太长,违约金太高,合同中有一些条款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便被德云社马上停止了演出。曹云金那时候算是...
  • 18172987941 :曹云金和郭德纲是因为什么事反目成仇的?
    越怜慧4529 :答:第一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其实我们都知道,郭德纲他是在德云社当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一个人,曹云金呢也是他教出来的,曹云金是他的徒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么对于德云社来说,对于郭德纲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件。正是因为他教会了曹云金,让他有了这种说相声的能力,并且能够在...
  • 18172987941 :郭德纲和曹云金这对师徒,为何后来逐渐反目成仇了?
    越怜慧4529 :答:郭德纲夺回曹云金的字,将他逐出师门 原本是最亲密的师徒,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反目成仇,郭德纲对于曹云金的每一条看似非常无辜的控诉都给予了很清晰的回击,而且有理有据,让无疑是给曹云金最好的回击,郭德纲甚至还用“欺师灭祖”这么严重的字眼来形容曹云金的行为,可见是把郭老师气坏...
  • 18172987941 :郭德纲曹云金反目成仇,是师傅无情还是弟子无义?曹为何对郭恨之入骨...
    越怜慧4529 :答:郭德纲和曹云军反目成仇,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是弟子无义。曹云金对郭德纲恨之入骨的原因是,利益没有给到位。纵使郭德纲有千错万错,曹云金作为徒弟也不能和师傅讲道理,毕竟传统的儒家礼仪不能丢,师父和老师不一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师父,其中包含了一个“父”字,有一日为师,终生...
  • 18172987941 :曹云金与郭德纲之间的恩怨,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导致的呢?
    越怜慧4529 :答:郭德纲夺回曹云金的云字,在微博上公布将他逐出师门 原本是最亲密的师徒,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反目成仇,在曹云金发布微博的很短时间内,郭德纲也对曹云金的无辜控诉给予了条理非常清晰的回击,有理有据,最后郭德纲甚至还用“欺师灭祖”的字眼来形容曹云金行为,可见是把郭老师气坏了。其实...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