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实现小康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

   更新日期:2024.05.01

1、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

在古代生产力落后和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人民的“小康”愿望难以实现,但中华民族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迅速确定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扩展资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极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现代化三步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朱民荣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此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成为古代思想家的社会理想;成为广大人民的生活梦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中国老百姓几千年难圆的小康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20世纪末成为现实。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重大事件。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标志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设计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一战略部署,我们首先在198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又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9404亿元,按现在的汇率折算,超过1万亿美元,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此外,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9.2%和49.1%,总体低于50%,显示出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一个显著特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已经从温饱型农产品消费过渡到小康型工业品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的服务类消费迈进。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二十多年间,一个有着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两个阶段的历史性跨越,这确实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宏观层次上体现为我国告别了商品短缺的时代,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小康生活水平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的小康水平包括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条件、生活质量的提高程度。宏观的小康水平则包括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优化。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如到1999年,谷物、肉类、棉花、钢、煤、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它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各种商品供应充足,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状况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表明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国力虚弱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前国民经济的严峻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中国,正在世界的东方稳步崛起。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还意味着我国将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已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前提下,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展望新的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实际上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大“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展开,是原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这也可以叫做“小三步走”。按照新的“三步走”战略规划,进入小康生活后的战略规划,将分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用大体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将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更加伟大的里程碑。

《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6日第4版

  • 15328201634 :为什么说实现小康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
    胥种虹2145 :答:1、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在古代生产力落后和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人民的“小康”愿望难以实现,但中华民族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中国共产党...
  • 15328201634 :为什么说实现小康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胥种虹2145 :答: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目标是需要过程的 实现小康生活就是其中的一步 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正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一步步进行
  • 15328201634 :如何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_百度...
    胥种虹2145 :答:1、彰显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
  • 153282016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胥种虹2145 :答: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
  • 15328201634 :中国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意义?
    胥种虹2145 :答: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靠的是人民的首创精神,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功 中国共产...
  • 15328201634 :为什么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胥种虹2145 :答: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1532820163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原因
    胥种虹2145 :答:②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③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
  • 15328201634 :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胥种虹2145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胜利,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从历史角度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自改革开放...
  • 153282016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胥种虹2145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标准不断提高...
  • 153282016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胥种虹2145 :答: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和实践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这一历程中...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