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造价最高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军舰是什么?军舰结局是什么

   更新日期:2024.06.02
和号(Yamato)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超级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 性能数据:·排水:62,000t(轻),68,200t(标)71,659t(满).
  主尺度:263×38.9×10.8m
  主武备:
  主:9[3xIII]x460mm;
  副:12 [4xIII] x 155 mm (1943.4换成6 [2xIII] x 155 mm ,另2座被6座双100mmAA替代);
  高炮1:12[4xII] x 127mm(1943.4为127/100联合组成 [2xII]);
  高炮2:24[3xIII]x 25mm . [1943.9]换为36 [12xIII]; 1944.4为98[24xIII, 26xI], [1944.7]为113 [29xIII, 26xI]; [1945.1]为152[50xIII, 2xI](另有几座[2xII]未被统计);
  高炮3:4 [2xII] x 13,2 mm .
  舰载机:7架.装载型号包括中岛95,0式等.
  装甲数据:
  pb 410 mm (belt: 16.1")
  Shinano: 400 mm (belt: 15.7")
  bk 300 mm (bulkheads: 11.8")
  cyt 350-300 mm (citadel: 13.8-11.8")
  pp 230-200 mm (decks: 7.9-9.1")
  Shinano: 190 mm (decks: 7.5")
  pag/b 650 mm/560 mm (turrets: 25.6"/barbettes: 21.5")
  Shinano: /530 mm (barbettes: 20.8")
  pas ./75 mm (turrets: ."/barbettes: 3")
  pka 80-50 mm (ammo boxes: 3.1-2")
  pwd 500 mm (19.7" CT)
  其他参数:
  功率:150.000 千马(153.553 千马最大功率),4轴-3舵(1主2副).
  航速/续航: 27节(正常),27.46节(最高航速,1941年试航结果).16节时续航7,200海里(63,000t时).
  人员: 正常编制2,500人(1941年为 2300人[150军官+2150士兵],1945年为2767人).
  日历:
  动工:1937.(第三次造舰补充计划)
  下水:1940.4.5(吴海军工厂)
  服役:1941.12.16(濑户内海)
  首次参战:1942.5.29清晨(中途岛海战,作为山本坐舰,联合舰队旗舰从柱岛出发)
  战沉:1945.7.9(中国东海)
武器系统:“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3联装主炮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主炮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为2774吨,相当于日海军“秋月”型驱逐舰的排水量。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后面19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塔后部装有长15米的测距仪,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上述望远镜及瞄准具采用潜望镜式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火炮冲击波的影响。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上,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每分1.8发;最大射程20海里,需飞行90秒。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1460千克,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3座主炮样式相同,都是由吴市海军工厂的舰炮部负责研制的。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射击,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副炮有3联装155毫米炮4座,分别设在上层结构的前后及舰的两舷。这些副炮本是巡洋舰的主炮。此外,还装有127毫米高炮24门,25毫米机关炮113门。整个军舰像个奋起自卫的刺猬,全身竖起了各种武器。 大和舰的舰型 为了尽可能的缩短装甲带并为主炮射击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吨的大和舰舰体长宽比设计成6.76:1,为了凭借15万轴马力(只相当于当时一艘日本重巡洋舰的最大输出马力)的动力获得27节的航速,日本海军舰政本部从1935年开始,经过长期水池试验,前后提出40多个不同的船模,从中最终确定了舰型。
  大和号舰艏水线以上部分明显向外前倾,舰艏前端成半圆形,其两舷大幅度外张,借以减少舰艏上浪。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线下约3米处,和尖削型舰艏相比,这种新构型可以减少8%的兴波阻力,同时还减少了约3米的水线,从而节省了30吨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内装有零式水下听音器,可以探测敌方潜艇的活动。这种舰艏和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舰艏很相似,但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个球形,而“依阿华”的则与水线以下舰艏保持平齐,两相比较之下,大和舰的球鼻艏外观更接近于现代,而效能更明显。
  大和舰舰艏内侧的细腰部却呈内凹的弧形,其减阻性能更为优良。这种外形和“依阿华”级同样非常相似,但“依阿华”级舰艏的内侧曲线延伸到舰体中部以后就变得平直了,而大和舰的内侧曲线则呈弧线一直延伸到了舰艉,实际效能也更为优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是“依阿华”级由于巴拿马运河33米宽度的限制只好采用平直的舯部舷墙。
  大和舰舰艉水线以上高6.4米,与高达8.6米的舯部舷墙相比(水线以上),其舰艉低陷下去一块。由这个地方可以通往大和舰的舰载机机库,舰载机在吊装之前就暂时停放在这里。舰内机库在后主炮前的上甲板、中甲板的中部位置。其前半部有个梯形的区域,在此区域两侧可放置零式战斗机、水上观察机各3架。槽两侧设有与上甲板同高的舷台,舷台上有舰载机的发射装置。此外,舰尾还有起倒式起重吊放装置等。另外在舰艉两舷侧还有安放舰载小艇的隧道状艇库。
  在大和舰的舰艉处安装有前后配置的半平衡舵,其主舵面积为46平方米,副舵面积为16.5平方米,两舵之间距离15米,副舵对主舵起辅助作用。一般来说,两舵并列的平衡舵,一旦被鱼雷命中,容易同时损坏。大和舰的舵效非常明显,其战术回旋直径仅为640米(航速26节状态),而这一优势对在战列舰炮战中占领有利阵位有着很大的作用。
  大和舰的舰桥高达45米(从龙骨处算起),相当于15层的高楼,从远处看去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顶部装有主炮观测所(内置98式方位盘)和15米大型测距仪,向下依次为防空指挥所,昼战舰桥,作战室,舰长休息室,罗经舰桥(夜战舰桥),第二海图室,司令塔。在舰桥内部装有直通式电梯。从外形来看,大和舰舰桥侧面积310平方米,正面面积却只有159平方米,仅相当于侧面积的一半,其迎风阻力自然也就来的比较小了。
  “大和”号采用单烟囱,其特点是,各锅炉的烟道均曲折向后,与烟囱的某一部分相接。烟囱也尽量向后倾斜,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为保证烟囱开口部的安全,在开口部装设一种蜂窝状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径180毫米的许多小孔。有孔面积是无孔面积的55%,另外在烟囱前面的倾斜部及侧面装有50毫米厚的防护甲板。这样,烟囱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除了以上之外,大和级战列舰还是当时日本帝国海军中条件最好,设施最全的舰艇。单食堂就分成长官及舰长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烹饪室、准士官烹饪室、兵员烹饪室等五类,还有当时非常罕见的电气食品保温器。兵员烹饪室中设有6个巨大的110升蒸饭锅,2个110升菜锅,1个36升粥锅(日本人在生病时才喝粥),两台15千瓦“万能烹炊器”(电饭煲),两个“合成调理器”(搅拌器),还有洗米器,餐具消毒器等设备。另外,还有烤箱和1马力冰淇淋制造机,可以自制茶汤,柠檬汽水,冰淇淋等“凉果”(冷饮)。其菜色之好,较当时日本国内一般家庭的伙食标准高出许多,在日本联合舰队中也是首屈一指。另外,舰上还设有223.4立方米的冷柜(相当于560台普通家用冰箱)用于储藏新鲜食品。大和级还是日本海军中唯一一级全舰装有中央空调的战斗舰艇。全舰成员约2500-3000人,1/3士兵可以享受专用卧铺,军官全部是双层卧铺(2人或4人/间),人均居住面积3.32平方米(作为对比,长门号上大概是2.6平方米,一般驱逐舰上只有1平方米)。
  大和级舰员按当时日本海军编制,分为炮术、航海、通信、内务、机关、飞行、医务、主计(财务)等八个科,各科主官分别是炮术长,航海长,通信长,内务长,飞行长,机关长,军医长,主计长;每个科下属若干个分队,每个分队设大尉分队长1名,少尉分队士数名;分队下设班,每个班约15人,班长为上等兵曹。大和号临终时共设有22个分队(武藏号有21个分队,相差者为莱特湾海战后新增的高炮分队)。具体分配是:1-3号主炮塔分配有第1-3分队,前后副炮塔设有第4和第10分队,高炮设有第5,6分队(左右舷127mm炮)和第7,8分队(左右舷25mm炮),第9分队负责主炮射击管制和火控数据计算,第11分队负责测距,探照灯照射,航迹测定等,第12分队为通信科,第13分队为航海科(操舵,航海,信号,雷达,水音侦听);第14分队为运用分队,第15分队为工作分队,均属于内务科;第16分队负责电机,第17分队负责辅机(含损管、消防),第18分队属于飞行科,第19分队(机械),第20分队(锅炉),第21分队为医务科,第22分队为主计科,舰上最高长官为大佐舰长,战斗时在昼战或者夜战舰桥上负责指挥战斗,副舰长则在司令塔内负责损管防御。
“大和”号烟囱之后是后舰桥,是预备战斗指挥所。火炮实施前后分火射击时,它也起后指挥所的作用。

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二战中最先进的战舰,共建造三艘,其中大和号和武藏号在莱特湾大海战中被击沉,第三艘被改成了航空母舰,在下水后10多天后被美军潜艇击沉。

大和级战列舰,大和号和武藏号。大和号(Yamato, やまと)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历史上最大的超级战列舰之一。大和号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5,000吨,试航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注1。舰体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垂线长244米,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试航)10.4米,满载平均吃水10.86米。1945年4月7日,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大和级战列舰舰http://baike.baidu.com/view/205025.htm大舰巨平炮主义的完美诠释最后被美 军航 母的 战斗机围攻,被击沉

  • 14772158936 :二战时日本造价最高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军舰是什么?军舰结局是什么_百度知 ...
    从承烟2659 :答:具体分配是:1-3号主炮塔分配有第1-3分队,前后副炮塔设有第4和第10分队,高炮设有第5,6分队(左右舷127mm炮)和第7,8分队(左右舷25mm炮),第9分队负责主炮射击管制和火控数据计算,第11分队负责测距,探照灯照射,航迹测定等,第12分队为通信科,第13分队为航海科(操舵,航海,信号,雷达,水音侦听);第14分队为运用...
  • 14772158936 :二战时日本有什么装备是世界领先的?
    从承烟2659 :答:日本潜艇部队很强,其部队规模、潜艇种类甚至超越了德国,但其作战思想过时,把潜艇当运兵船用,结果损失惨重...日本是岛国,且身处装甲兵薄弱的亚洲,所以战争初期并不重视装甲部队发展,主要最为步兵支援武器使用。直到瓜岛战役后,日本才开始组建独立装甲部队,且开始研究中型坦克,也就是最终定型的四式...
  • 14772158936 :二战时期,美俄、德、日军人一身装备各值多少钱?哪个国家单兵装备最值钱...
    从承烟2659 :答:而苏联的单兵装备主要有莫辛甘纳步枪、PPSh41冲锋枪、DP轻机枪,这些枪械加起来的总价有三百多美元。日本 日本当时的主流枪械主要三八大盖步枪、大正十一和92重机枪等,这些枪械的总价有一千二百多美元。总结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士兵的枪械装备,其余的例如防弹衣、头盔、手榴弹等装备价格也非常昂贵,这些国...
  • 14772158936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从承烟2659 :答:因为他们吃过海军弱小的亏,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明白了海权的重要性,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的发展海军。刚刚经历改革的日本工业基础非常的薄弱,他们的海军发展史也是从不断的购买模仿发展而来的。日本的海军军费最高时占到了经济占比60%,即便他们如此努力的发展海军,相比于大洋彼岸的清朝还是不够看。同样...
  • 14772158936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武器大全
    从承烟2659 :答:7、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军事实力相当弱后,具体的经济总量状况无从考证,二战后期共产党发展到91万人,民兵近百万,解放国土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人,装备大多是缴获的日本武器:国民党兵力有460万人[其中蒋介石嫡系只有100多万人],缴获了大量日军的装备,还有美国的4亿美圆援助和大量武器支援。日本VS美国 ...
  • 14772158936 :抗战时期,日军的装备到底多先进?
    从承烟2659 :答:就拿机枪而言,日军由于受法国哈奇开斯机关枪等这些法式武器的影响,在设计上已经不符合二战的时代要求了,比如其92式重机枪操作起来极为麻烦,而且重量过重,难以机动。此外其虽为重机枪但使用的是30发的弹板,火力持续性差,远不如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马克辛机枪等重机枪。此外像日本的南部14式手枪,,其...
  • 14772158936 :日本在二战造得最好的海军兵器
    从承烟2659 :答:日本在二战造得最好的海军兵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几个主战场,其中一个打得轰轰烈烈的就是太平洋战役了,这场战役的两个主要参战国就是美国和日本,日本偷袭珍珠港,所以太平洋战役一触即发,因为是海洋战役,很多军事装备都是与海军有关的,各种战舰尽显“身手”,但是因为日本在工业上和兵器上的...
  • 14772158936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日本,德国,苏联和美国,谁的武器装备最先进?
    从承烟2659 :答:总体上我觉得两者差距不大,且老美的优势体现在体系化方面(军舰最为典型,当时老美就把炮喵、火控、导航雷达整合到了一起)毛子的指导思想就是蚁多咬死象,不怎么讲究先进性,更强调装备的经济性 日本人也就是最后靠着德国人提供的图纸搞出了一些装备,无法与前两者相比 论武器发明确实德械点子最多,...
  • 14772158936 :二战日本侵华的时候,日本使用了哪些坦克?
    从承烟2659 :答:四式坦克是日本在二战末期研发的一款全新设计的以坦克决战为主的新式中型坦克。其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反坦克作战,因此性能比美军M4坦克要优越许多,但可惜发展的太晚,战争结束前只完工了6辆,另有2辆准备装备150毫米榴弹炮与150毫米加农炮,没有任何的实战记录。四式坦克基本代表了日军在二战时坦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 14772158936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从承烟2659 :答:当你撞到50米以上时很容易卡住。在火炮方面,日军没有大量的汽车,只能依靠牲畜牵引,所以大口径火炮的重量相对较低,枪管也相对较短。这会降低精度和范围。总之,资源的短缺,使当时日本优先发展一种军种成为可能。当时日本军队在亚洲是不可战胜的。(2) 当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驻扎了大量海军,给日本带来...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