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作墓志文言文翻译

   更新日期:2024.06.01

1. 范仲淹作墓志译文全部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史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毕仲询《幕府燕闲录》 〔译文〕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给尹洙(字师鲁)看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因此,不可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史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汉代官名),虽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呵.”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2. 范仲淹作墓志译文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史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子,不然,吾几失之。”

―――毕仲询《幕府燕闲录》

〔译文〕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给尹洙(字师鲁)看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因此,不可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史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汉代官名),虽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呵。”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3. 文言文《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

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给尹洙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可不谨慎啊。

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诚然是属于清雅古隽的说法,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所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了,颇有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4. 文言文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翻译

有两个版本的原文1: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⒄,再适长山朱氏②。

既④长,知其家世③,感泣辞母,去⑤之⑥南都⑦,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⑧解衣就寝⑨。

或⑾夜昏怠⑿,辄⒀以⒅水沃⒁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⑩始食,遂大通六经⒂之旨,慨然⒃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⒆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文1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母亲贫穷无依无靠,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里几乎都是和衣而睡,有时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吃不饱稠粥,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于是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要意,情绪激昂地树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曾经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原文2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dàn)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2范仲淹两岁时失去父亲,家里生活贫困没有依靠。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责任。

他发奋读书,有时晚上感到昏沉疲倦,就用凉水洗脸。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就喝粥读书。

做官后,常常情绪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自身的安危。以至于谗言而被贬官,因为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服和食物仅仅自给自足罢了。他曾经自己吟诵说:“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选自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5. 【文言文翻译牧童评画,翻译】

牧童评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 17690034207 :范仲淹作墓志文言文翻译
    郜所德1065 :答:―――毕仲询《幕府燕闲录》 〔译文〕范仲淹曾替人写墓志铭,当他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给尹洙(字师鲁)看看.”第二天,他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因此,不可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史写作都刺史,知州写成了太守(汉代官名),虽...
  • 17690034207 :范仲淹作墓志原文文言文翻译
    郜所德1065 :答:范仲淹作墓志,叙事简径,不尚虚饰,用字为文,皆本经义。人咸谓公文章、节操、事业,三者皆备。然公常自谓:“某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作中,诚未足道。至于先君子遗风余教,不敢坠失,不敢加损于其间也。若夫登朝之后,遽蒙大用,于时国家之事,何所不闻;臣子之责,何所不办?而但区...
  • 17690034207 :解释文言文 、范仲淹作墓志
    郜所德1065 :答:3.翻译 、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你的文章名重一时,后代人所要以它作为根据。你不可不谨慎啊!4.翻译 、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可是 现在朝廷并没有设这种官职,以后必然会引起怀疑。
  • 17690034207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
    郜所德1065 :答:1、①发送 ②让,给 ③典范 ④依靠 2、C 3、幸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几乎要失误啊!(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虽然范仲淹的文章已经很出名,但尹洙仍然提醒他要谨慎,这是由于后代会以范仲淹的文章作为典范。可见一个真正朋友的可贵品质。(意对即可)
  • 17690034207 :关于修墓募捐文言文
    郜所德1065 :答:5. 【文言文《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范仲淹曾替...
  • 17690034207 :范仲淹作墓志铭为什么出错?
    郜所德1065 :答:因为范仲淹是个大名人,他的话,他的文章,必定被后人尊捧,而在墓志铭中,他却把宋代现行的官职,改用前朝相等官阶职务的名称,表面看来,这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才能做到的,也是一种雅致的说法,但是师鲁认为,如果虚构事实,改用官职名称,容易产生误导,后人还以为宋代没有知州,仍设太守。他的...
  • 17690034207 :文言文写父亲墓志
    郜所德1065 :答:悲恸之情,词文难达。辗转思虑,唯侍母至孝,方安吾心。秉承父训,自立自强,践行善道,施恩世人。如此子孙宗嗣,合当丰隆,家父有知,亦当颔首含笑矣! ———拜撰 公元——— (写得不好,或是有所冒昧,请见谅!!) 如果感觉还稍合心意,就请采纳给分。世俗之人,惭愧惭愧。 5. 【文言文《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
  • 17690034207 :寻5篇课外文言文(要原文 翻译 题目)
    郜所德1065 :答:【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
  • 17690034207 :文言文《赵将括母》翻译
    郜所德1065 :答:2009-04-04 赵将括母翻译(赵括的母亲的品质) 211 2006-08-10 赵将括母 全文翻译 THANK YOU!! 192 2011-02-09 赵将括母的试题 课外文言文翻译《不责僮婢》 45 更多关于赵将括母的知识 > 网友都在找: 赵将括母的译文 治国安民的翻译 张良奇遇的翻译 范仲淹作墓志翻译 ...
  • 17690034207 :谁有文言文练习的答案 初一暑假发的
    郜所德1065 :答:初中文言文 (一)人物故事 孔子犹江海 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③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④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