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更新日期:2024.05.16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如下: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2、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4、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5、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6、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7、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8、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成功升天。

9、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

10、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成功升天。

11、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成功升天。

12、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13、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的历史最好成绩。

14、2010年,我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的厦门翔安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海底隧道自主设计、自行施工的能力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15、2012年8月29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清华大学等10余家单位联合研制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CIT400)通过验收,其最高试验检测速度达到400km/h、可在350km/h进行持续运营,总体技术指标代表世界高速检测列车最高水平。

16、2013年神舟十号再次飞天实现对接。

17、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18、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19、2010年5月1日,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20、2010年11月13日,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

21、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2、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成功发射升空,3日凌晨1时36分,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成功,中国从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扩展资料:

部分成就介绍

1、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58年,中央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组建专门的研究、设计机构,拨出专款,研制人造地球卫星,代号为“581”任务。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之后,中国科学院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突破和进展。

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该报告计划在1970年至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进入工程研制阶段,代号为“651”任务。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加入世贸组织

1995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自此从“复关”转为“入世”。同年11月,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中国复关谈判工作组”更名为“中国入世工作组”。中国的“入世”谈判是“复关”谈判的延续和发展。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了“入世”的基本立场。

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宣布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是世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3、神舟二号成功升天

2001年1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1月16日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按计划正常分离,返回舱返回地面,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进行多学科、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

2001年,飞船轨道舱已在预定轨道上正常运行170多天,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在空间天文研究中,获得了多个宇宙Y暴完整的光变曲线、能谱和时间结构,发现有超软X射线、硬X射线到Y射线宽能谱覆盖的事例,这是我国在Y暴实测研究这一前沿领域的重要突破,证明我国自己研制的探测器系统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在空间环境探测中,获得了详细的大气成分质谱图和大气密度实测数据,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首次获得的准全球大气密度周日变化分布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通过对回收的金属合金、金属复合材料等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样品的分析,表明我国自行研制的空间多工位材料晶体生长炉和相应的空间晶体生长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微重力材料科学研究方面上了一个台阶;

生物培养箱离心机、光照和温度控制在飞行中完全正常,表明我国空间生物效应实验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验工艺和流程日趋成熟,为进一步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时代记忆: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二号



  • 18067965934 :新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符常印4362 :答: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如下: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2、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3、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4、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5、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射落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6、1997年7月1日,...
  • 18067965934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符常印4362 :答: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5,北京奥运会。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申办权。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办。2008年...
  • 18067965934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符常印4362 :答: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铁路进藏:西藏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实现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历史一大步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2008:成功举办奥运;1977年 恢复高考 1982年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3年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
  • 18067965934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符常印4362 :答:“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 18067965934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哪些成绩?
    符常印4362 :答: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9、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亮相世界。10、1955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11、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 18067965934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符常印4362 :答:一个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是反映这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65岁。而印度1952年人均预期寿命41岁,直到2011年人均预期寿命才达到65岁,比中国晚了整整35年。5、在外交上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区别不同...
  • 18067965934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AI?
    符常印4362 :答:以下是对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更详细描述:1. 经济体系建设与增长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逐渐从战争废墟中站起,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导到工业为主导的转型,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在此期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趋势...
  • 18067965934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符常印4362 :答: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一、经济建设现代化 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代化方面,我国进行了多种探索。在较长的时间里,我们曾采取计划经济体制,这在当时的中国也是新事物。历史地看,该体制在两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1、是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2、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
  • 18067965934 :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按顺序)
    符常印4362 :答: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一任务。1962年,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东方红一号”卫星,于...
  • 18067965934 :新中国成立后的10项成就
    符常印4362 :答:10、北京奥运会我国首次实现金牌总数第一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卫星 参考资料来源...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