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航线是什么?

   更新日期:2024.05.31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历史上的驼峰航线到底是什么航线,其实这个航线又叫这个死亡航线,其实这个航线非常的复杂,有着非常多的故事,所以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驼峰航线到底是什么,详细的完整的介绍介绍这个驼峰航线。

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条航线驼峰航线。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北平无战事》这部电视剧,剧中由刘烨饰演的男一号方孟敖,是国民党空军的王牌飞行员,在抗战时曾多次驾机飞越了被誉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航线,可以说是游走在鬼门关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可以让方孟敖在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甚至危险时,依旧能够坚韧豁达。

今天的内容并不是要介绍《北平无战事》,也不是讲方孟敖,而是来和大家聊聊这条抗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物资运送空中通道驼峰航线,它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条航线,驼峰航线为中国最终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驼峰航线的时代背景

1937年积弱积贫的中国,主权危在旦夕。就在这一年末,国民政府破釜沉舟,招集20万劳工,在祖国的西南角依靠原始劳动工具、手工作业方式,一公里一公里地挖掘修造他们脚下的顽石硬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筑成了当时中国唯一接通外境的运输线滇缅公路。这条中国的泣血之路,全长1453公里,它在当时的作用相当于中国民族羸弱肌体上的一条动脉,在坚持反抗日本奴役的艰苦战争中,源源不断传送美军援华军用物资,持续输入中国对日作战的武装。

1942年中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中国正式成为美国租借物资的受援国,同时也标志着美国成为抗战后期援华的最主要国家。

最初,美国的援华物资主要是通过滇缅公路来运送的。但是1942年5月,日军攻陷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营运受到阻隔。

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于是驼峰航线便应运而生!美国空运队(The Air TransportCommand)和中国航空公司(CNNC)共同承担驼峰空运的任务,其中以美国空运队为主。

2、死亡之路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

由于当年的飞机设施落后,机上没有加压装置,飞机在异常高空飞行,机员需要有极大的耐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飞行,即便是拥有数千飞行小时经验的飞行员,仍未能把握旅途的不确定性。

驼峰航线不仅地形险峻复杂,还有堪称世界上最恶劣、最可怕的气候,天气始终是制约空运数量的主要原因。驼峰航线位于欧亚大陆三大强气流团的交汇点。从西面来的低气压沿喜马拉雅山移向西藏和印度之间的驼峰,与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高气压团以及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低气压团进行激烈的撞击。因此,驼峰天气的主要特征就是经常的暴风雨、猛烈的湍流、每小时160-240公里的横风以及严重的结冰。

有时,气候急促变化使飞机的水平飞行受到影响,会使货物撞击舱壁,甚至被甩出飞机。严重的结冰有时还会把机翼压变形,使飞机下降数千英尺。美国陆军航空队空运部印中联队司令官爱德华亚历山大中校曾在报告中写道:这里的气候是十分可怕的。在12000英尺(约3658米)高度开始结冰。今天,一架C-87仪表显示已飞到了29500英尺(约8992米)的高度,而不能再飞高了,不能飞到浓云的上面。

所以,驼峰航线尽管航程不长,却因其险峻复杂的地形和可怕的气候成为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空线。

3、能力有限的飞机

飞越驼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飞机运输货物。原则上,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不能低于航线最高山峰以上600米。但在驼峰航线上,这是办不到的。由于没有客舱加压装置,飞机只能飞10000英尺(约3000米)高。但是在这条航线上,没有低于12000英尺(约3600米)的山峰,所有在飞机上的人都需要戴上氧气面罩。

最初运输任务是由是道格拉斯DC-2、C-47运输机、道格拉斯DC-3、C-53运输机完成的。然而,这些飞机的有效载荷并不适合高负载的高空作业,满载后飞5000米高度已是极限了,这使得飞机不得不沿着喜马拉雅山隘以非常危险的迷宫般路径进行航行。

1942年12月C-87 LiberatorExpress和C-109燃油专用运输机的抵达提高了运输吨位,其较强的高空飞行能力使其能够直接飞越比较低的山峰(15000~16000英尺),无须穿行危险的山隘。但此种飞机的事故率较高且不适用于当时所用的机场。尽管C-87有4个引擎,但载重高时爬升性能差,经常在起飞时因引擎熄火而坠毁,同时在山峰上空即使遭遇较轻的结冰状况也容易回旋而失去控制。

C-109是从现存的B-24轰炸机改装而来的燃油专用运输机,负责燃料补给。机上所有武装弹药均被拆卸,机身内安装有8个油罐,能够装载2900加仑高辛烷值航空汽油。生产的218架C-109中有很多被送往中缅印战区。但由于其满载时在超过海拔6000英尺的机场降落十分困难,并且飞行不稳定,C-109也和C-87一样不受飞行员喜爱。满载的C-109若摔机着陆,不可避免会发生爆炸,使机组人员丧生。

1943年4月起,寇蒂斯C-46Commando开始执行驼峰航线飞行。C-46是一种比以往任何一种双发运输机飞得都快都高的涡轮增压双引擎飞机,且载荷也比C-47及C-87高,装备C-46之后,航线的空运吨数明显提高。运量在1943年12月达到12,594吨,并在1944~1945年间继续攀升,于1945年七月达到历史最高值。

最终,道格拉斯C-54代替了C-46,。C-54拥有十倍于C-47的搭载能力,可以飞行4000英里(约6400千米)远22000英尺(约6700米)高。但是由于依旧没有增压装置,飞机限制了搭载人员时的飞行高度。

4、自杀式的航程

刚开始的时候,飞行任务就受困于缺乏资源和有经验的人员。在行动最初的几个月里,由于没有经验,军官会下令将飞机装至填满而不顾载重上限。导航设备、无线电信标以及受过训练人员的匮乏持续影响了空运行动。

虽然空运指挥部内有一些有经验的民航以及军用运输机飞行员,但其他人大都是刚受过飞行训练,飞行时间很短,对在恶劣条件下驾驶多引擎运输机几乎没有经验。中国飞行员尽管操纵过若干种类的飞机,但并不擅长于依靠仪表飞行,对空运使用的大型美制运输机也不熟悉。但是这些年轻的飞行员还是坚持驾驶重载的飞机在往成都,昆明和其他城市的往返航线上日夜飞行。

运输机时刻不停地从印度北部的13个机场起飞,在约800公里外的6个中国机场之一降落。有些疲劳不堪的机组成员一天可飞到三次往返之多。机械师在露天维修飞机,在频繁的暴雨中用油布遮盖引擎。机械师与备用零件也始终不足,维护与发动机修理时常被拖延。很多超载的飞机在起飞时由于引擎问题或遇到其他机械故障而坠毁。ATC飞行员与作家ErnestK. Gann回忆他曾在印度的Chabua机场一天内目睹四次坠机事故两架C-47,两架C87,三名飞行人员遇难。

复杂的地形、恶劣的天气外加上相对落后的设备使得飞机坠毁几乎成了驼峰航线运输中的常态。除了超载引起的机械故障,天气也是罪魁祸首之一,还有的是因为遭到了日寇飞机的袭击。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三年空运中,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前前后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由于地区的偏远以及中缅印战区较低的优先级,飞行必须的零件和补给供应十分紧张,飞行人员甚至经常被派往喜马拉雅山麓捡回飞机残骸上的零件以维修编队内剩余的飞机。

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描述驼峰航线:在长达800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烁烁发光,这就是驼峰航线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字:铝谷。这些悲剧性的坠机的一个副产品是当地出现了大量的由飞机残骸铝片做成的器具。

5、威震四方的飞虎队

在这里还要顺便提一下当时在中国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飞虎队。

电影《无问西东》中王力宏饰演的富家子弟沈光耀,为了报效国家,毅然穿上戎装成为一名飞行员所加入的那支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而剧中沈光耀的启蒙恩师,那位外籍飞行员教官的原形应该就是陈纳德了。

飞虎队 (Flying Tigers)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于1942年4月,1946年4月战争结束后解散,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

1938年8月,根据宋美龄的要求,陈纳德在昆明市郊筹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

1941年,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陈纳德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同年7月和10月,200多名队员来华对日宣战。当时日本人控制了中国的港口和运输系统,几乎使国民党政府与外界隔绝。这一小队空战人员驾驶着破旧的老式飞机,尽管经常面临燃料、零件和飞行员的不足,仍不断战胜远比它们规模大、装备好的日本空军。他们空运给养,在缅甸公路提供空中掩护,并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上空与日本人作战。

1942年7月4日,飞虎队被编入美国第十航空队,成为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的骨干力量,1943年3月又被改编为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后来升任少将。从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飞虎队在华作战期间共击落日机近300架,他们中间有24人在战斗中牺牲或失踪。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国志愿航空队以3个中队、数十架飞机的有限兵力,担负中国战场的国际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北、南两端的枢纽昆明和仰光的空中防务,期间还帮助中国运送物资。

日军在得知驼峰航线后,派战斗机从缅甸密支那起飞,拦截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机。担任护航的是美国陆军驻印度的第十航空队和驻中国的第十四航空队。据统计,仅在驼峰航线开通时至当年年末的半年中,飞虎队为驼峰航线护航就击落日机149架,击毁日机85架。1943年3月,驼峰航线开通16个月后,美军将驼峰航线的指挥权正式交给飞虎队司令长官陈纳德。从此以后,驼峰航线与飞虎队同在陈纳德的指挥下,两者逐渐融为一体。到盟军反攻夺回密支那后,驼峰航线的安全才得以彻底好转。

飞虎队的队徽以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截至抗日战争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此外,飞虎队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在常德战役中,中国军队在美机的配合下,坚守城池3个月。日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占了常德,但在猛烈的空中打击和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在常德只呆了5天便弃城而逃。在这场战役中,日军死伤人数达15000多人,其中许多是被飞机炸死的。

飞虎队多数队员此后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有10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近二十年,不少幸存的原飞虎队员回到中国,不畏艰险寻找飞机残骸和战友遗骨。

6、历史意义

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共同在中国西南山区开辟的空中通道。它的开辟是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对中国抗战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中美人民之间一架友谊的桥梁。

中美航空队往返于印度至中国云南、四川,总飞行时间共计约150万小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战略桥梁,只有1949年柏林封锁时的空运行动在空运货物量上超过了它。

据统计,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驼峰航线共空运到中国80多万吨物资(援助中国的物资81%是通过驼峰航线空运的,其中10万吨为驻华美军自用),这些物资包括武器弹药、医药及医疗器材、车辆及各种机器设备和军用被服等。中国方面利用驼峰航线把15余万吨的物资运到境外,其中包括钨、锡等中国特种矿产品和战略原料,主要用于维持西南大后方的战时经济。人员运输方面,在缅甸战役中败退的中英军和难民,从中国云南到印度接受军训的中国军队,从印度到缅北、英帕尔参加战斗的中美英盟军,从印度、缅甸和云南到湖南芷江等地参加战斗的中国军队,总计有数万人经由驼峰航线被运往各自的目的地。

驼峰飞行员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英勇牺牲,飞越驼峰天险,打破了日军对中国的围困,运来了对日作战的急需的战略物资,架设了空中战争生命线,对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内有三十块纪念碑,碑上一共刻着三千三百个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二千二百个美国人。这些年轻的美国飞行员,来到了一个他们从未到过的地域,进入自古以来的禁区,飞越一片海拔最高的惊峦险峰,为一个陌生的民族争取他们的自由和独立,最终长眠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这些牺牲于驼峰航线的先烈们将永远活在中美人民的心中。



  • 18199153075 :中国近现代史中驼峰航线指什么
    曾葛雨3965 :答:是指二战时候中国云南通往印度的补给线,是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鐧惧害鍦板浘
  • 18199153075 :抗日战争期间的驼峰航线是什么呢?
    曾葛雨3965 :答:1. "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项重要军事空运行动,它不仅跨越了世界上最为险峻的地形,还遭遇了最为恶劣的天气系统的考验,同时还要不断面对日本战斗机的严重威胁。2. 这场空运行动成功地将近740,000吨物资运送到中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援。其规模和成效远远超过了盟国通过陆上...
  • 18199153075 :为什么叫驼峰航线?其真正含义是什么?
    曾葛雨3965 :答:驼峰航线的含义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说的这个航线非常的复杂,危险,所以也叫死亡航线。当时的飞机最高就只能飞行4000米,但是喜马拉雅山脉品均高度接近6000米,高了2000米是什么概念,已经不能呼吸。 所以真的是非常的危险,并且,当时也没有定位和坐标,完全就是凭借经验在飞,这样的飞行,一不小心直接丧命。所以当时的美国和...
  • 18199153075 :驼峰航线是什么?
    曾葛雨3965 :答:驼峰航线是中美两国二战期间,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保障中国战略物资运输,共同在中国西南山区开辟的空中通道。它的开辟是两国飞行人员共同创立的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对中国抗战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中美人民之间一架友谊的桥梁。 中美航空队往返于印度至中国云南、四川,总飞行时间共计约150万小时,是世界上...
  • 18199153075 :飞机不断掉飞行员不断损失,驼峰航线为何坚持飞?答案只有四个字_百度知...
    曾葛雨3965 :答:"驼峰航线"的线路是从印度阿萨姆邦为起点,云南高原和四川省为终点的东西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丽江白沙机场等地的一条航线。 「 ”驼峰航线”有两个称号,分别是「 ”死亡航线”和「 ”铝谷--驼峰航线”。这两个称号是怎么由来的呢?「 ”死亡航线”...
  • 18199153075 :为什么叫驼峰航线?其真正含义是什么?
    曾葛雨3965 :答:驼峰航线的名称来源于其飞行路线的形状,类似于骆驼的背峰。这条航线穿越世界上最壮丽的山脉之一——喜马拉雅山脉,其路径起伏不定,飞行员必须操纵飞机在高峰和山谷之间穿梭,犹如在驼峰之间飞行。其真正含义是什么?驼峰航线的真正含义在于它是一条极具挑战性的航线。在二战期间,这条航线是连接中国与美国...
  • 18199153075 :驼峰航线由来,贡献?是什么谁知道
    曾葛雨3965 :答:驼峰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艰险的航线。除了地形险要,气候恶劣,导航设施简陋,难以保障飞行安全之外,还有日本飞机的拦截。日军的拦截,使得驼峰飞行护航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担任护航任务的是美国陆军驻印度第10航空队和驻中国的第14航空队。据统计,仅在驼航线开通时至当年年末的半年中,飞虎队为驼峰飞行护航...
  • 18199153075 :驼峰航线那么危险怎么不把物质从巴基斯坦那边运过来,巴基斯坦那边或者俄罗...
    曾葛雨3965 :答:首先,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1942——1945年)中国和盟军的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而当时巴基斯坦和俄罗斯还不存在。巴基斯坦是在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才诞生的,而现在的俄罗斯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才独立出来的。其次,即使是在现在,中国跟巴基斯坦之间的公路运输条件依然不是十分便利(中巴公路历经10年才...
  • 18199153075 :北平无战事里方孟敖飞驼峰的事实什么战役
    曾葛雨3965 :答:飞驼峰航线是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击败中国远征军后,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的战略物资运输线滇缅公路。中美被迫开辟共同开辟“驼峰航线”来代替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提供战略物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