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基础的法律问题

   更新日期:2024.06.01
  1、法律上的作为与不作为都是形容不好的法律行为吗?
  单纯来说不是,那两个都是中性的词,没有什么好坏。
  法律上说的“作为”和“不作为”,其实都是“作为违法/犯罪”和“不作为违法/犯罪”的简称,故而感觉上有“形容不好的法律行为”的趋向。
  2、知道邻村有人盗窃光缆而上报的董某的行为是作为吗?
  董某的行为在语文意义上是作为,但不是法律上一般上所说的“作为”即通过某种积极的行为违法。他的行为是制止犯罪,是我们公民的义务,值得提倡。
  相关资料:
  作为
  作为 :zuò wéi
  ①行为,所作所为:他的这种作为危害了集体的荣誉。
  ②建树,成就:在事业上无所作为。
  ③可以做的事,大有作为。
  ④当做,做为:作为一名演员|作为会议室。

  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事实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
  (来源于百度百科)

  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违反的是刑法的命令性规范,即当为而不为。比如,负有扶养义务的行为人对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而情节恶劣的,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作为。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刑法中的由不作为的行为形式实现的犯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遗弃罪等;一种是既可以由作为实现,也可以由不作为实现的犯罪,在刑法上被称为不纯正(真正)不作为犯,如故意杀人罪、决水罪等。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在不作为犯罪中,作为义务反映了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犯罪事实和构成要素的本质特征。特定义务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不仅指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而且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条例、规章等等。比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行为人拒绝抚养、赡养的行为,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但是,非刑事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只有经刑法认可或要求的,才能被视为作为义务的根据。换言之,只有当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成为刑法规范所要求履行的义务时,才是不作为法律义务的根据。需要指出的是,不能仅机械地根据法律条文上的直接规定来确定行为人是否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对于法律没有规定的,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运用法理,分析有关法律规范的内涵及行为人同所发生的法律事件的关系,加以确定。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具有一定职务或从事某种业务的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比如值班医生负有抢救病人的职责,游泳场的救生员负有抢救落水人的义务,值勤消防队员负有灭火的义务。严格来讲,职务或业务上的义务亦属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因为这类义务一般都由各种法规、条例、规则所规定,其效力的根据仍在于法律的规定。但是,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行为的前提是担任相应的职务或从事相应的业务,因此,与一般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相比,又有显著的不同。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够产生一定权利义务的行为。如果一定的法律行为产生某种特定的积极义务,行为人不履行该义务,从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害或威胁,就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比如,约定抚养他人婴儿的人对该婴儿负有抚养义务,如果不尽此种义务致使婴儿死亡的,就应承当相应的刑事责任。法律行为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合同行为,广义地包括自愿承担义务行为。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使刑法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的排除危险或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如果行为人不履行这种义务,就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危害行为。比如,行为人驾驶汽车将行人撞伤,就负有将行人送往医院抢救的义务。先行行为是否仅限于违法行为,是一个理论上争议较大的问题。我们认为,无论是违法行为还是合法行为,既然由于它而使某种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的状态,行为人就有义务消除他能够消除的危险。当然,对这一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不作为成立犯罪除了存在特定的义务以外,还须具备下列两个条件:其一,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法律不强人所难。如果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特定义务的能力,那就不可能成立不作为的犯罪。而在存在履行特定义务实际可能的情况下,行为人却未实施刑法规范所要求的作为,致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犯,自然应负刑事责任。至于行为人能否履行义务,则应从行为当时行为人履行义务的主观能力与客观条件两方面进行判断。其二,行为人的不作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基本的属性,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基础。不作为之所以能成为与作为等价的行为,就在于它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法律上的作为与与不作为是法律行为的两种分类。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来促使主观愿望的达成,比如故意杀人,强奸抢劫;不作为是指行为人以消极的行为达成实现主观愿望,比如父母遗弃婴儿。一般来讲,所有不作为犯罪的行为人都负有法定的义务而不去履行,比如前者所说的父母遗弃婴儿,因父母对婴儿有法定的抚养义务,所以其遗弃行为才构成犯罪。

你所说的的知道邻村盗窃光缆而报案的行为不在此列,是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是如果没有掌握证据,可能构成诬陷罪。

  • 18663831167 :...一个采访提纲,是问法官有关小学生关注法律的问题,谁能给我一些建议...
    戎贝侦4582 :答:1,小朋友,你知道咱们中国有几部法律呀?都是什么呀?2,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当法官吗?为什么呀?3,小朋友,你喜欢看有关法律的电视节目吗?为什么呀?4,小朋友,爸爸妈妈平时和你讲法律吗?都讲了什么呀?
  • 18663831167 :我很烦恼,问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问题
    戎贝侦4582 :答:你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别人能解答的,其实你的疑问都出来了,你现在能做的就是两个方式:1、找你的领导或给你任务的领导把你的疑问上呈,等待他的指示;2、你按你的想法把章程中的但凡涉及的内容都做一下变更,然后拿去给领导看,他会告诉你那些变那些不变。领导都是挑错高手,你要善于利用这一点 ...
  • 18663831167 :我要问一个法律的问题
    戎贝侦4582 :答:而后,你提到的又给120打电话想救他,是一种犯罪行为之后的意图挽回犯罪结果的犯罪中止行为,但依照法律理论,此种中止如果不能阻止甲故意杀人结果的发生,则不成立中止。致乙死亡,则甲仍然是故意杀人既遂。至于医院的问题,它因为费用问题而不救治甲,是其医院内部规定问题,对乙的死亡不承担责任。只要...
  • 18663831167 :急,学法律的朋友请进,问个法律知识问题
    戎贝侦4582 :答:(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
  • 18663831167 :我想问些法律上的问题。
    戎贝侦4582 :答:‘信仰’要素依律所缺并依民族家及其文明类型指归能发民族家范围内令扪深思②故形相类似信仰能必须结论置于同民族家语境 律信仰内涵基于述理解我律信仰信仰律作客体精神领域明显信仰与律信仰包含与包含关系信仰所具备特征必体验律信仰特质深入认识律信仰内涵弄清问题必少 首先信仰神圣却未必理性信仰物质基础产种精神向导...
  • 18663831167 :急切求助:我想问一条法律问题
    戎贝侦4582 :答:急切求助:我想问一条法律问题:我爸爸因跟村人发生些口角,村人带几个将我爸殴打致伤重,请问法律是如何赔偿此事的呢?... 急切求助:我想问一条法律问题:我爸爸因跟村人发生些口角,村人带几个将我爸殴打致伤重,请问法律是如何赔偿此事的呢? 展开
  • 18663831167 :请教一个法律问题,学法律专业的哥哥姐姐们来回答
    戎贝侦4582 :答:丙的医疗费由甲及乙连带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收音机的损失由甲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
  • 18663831167 :我想问个关于法律的问题,请大家帮忙回答一下,谢谢!
    戎贝侦4582 :答:以94年2月为分水岭,之前的事实婚姻可以得到法律的承认,之后的不属于婚姻,而是非法同居关系。根据《婚姻法》这一原则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司法解释来决定子女应归谁抚养。�具体说来,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
  • 18663831167 :问一个法律的问题
    戎贝侦4582 :答: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的认定和处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
  • 18663831167 :在这,我想请教大家一个法律问题,望大家帮帮忙。
    戎贝侦4582 :答:《民法通则》 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这种情况下,是推定窗户的户主存在过错,要负责任的。一旦出现争议,进入诉讼,举证责任在户主一方,需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