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呢?

   更新日期:2024.06.02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历时19年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该书记录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之间共1362年的历史。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资治通鉴不从三皇五帝写起,而是从周威烈王写起呢?

原来公元前403年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那就是周威烈王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要知道历史上周王室与晋国关系密切,晋国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国,都是姬姓,同一个老祖宗。面对韩、赵、魏三家大夫以下犯上瓜分晋国,还想当诸侯的要求,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威烈王不坚持原则是非,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顺水推舟地承认,这就是使韩、赵、魏三家的非法行为变为合法了。即使其他诸侯国想讨伐韩、赵、魏三家的僭越行为也就师出无名了。

司马光认为这是一件政治大事,因为礼制遭到破坏,周王室的权威丧失殆尽,从此拉开了诸侯国武力兼并天下的序幕。

当然,司马光的最终目的是以此引出天子维护封建礼制的重要性,因为礼制规定了君臣名分和上下尊卑等级地位,是维护皇权的重要工具。通过“三家分晋”这一这事件正好起到了开篇明义的作用,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我国历史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国人暴动以后开始的。西周以前无/信史,历史记载很模糊。司马光是一个严仅的学者。编著《资治通鉴》用了几十年时间。毎个字都是用正楷一笔一画写字,语言简练。司马光著书时代到周威烈王26年百1360多年历史,长期战乱,历史久远难勉资料遗失残缺。他只能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加以砭别编著。



因为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始于秦朝,战国秦朝才开始崭露头角。《资治通鉴》就是写的王朝兴衰。

因为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司马光写的。并且他们朝代尊崇儒家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代表,所以说从战国时期开始写。

因为从战国开始有了史官开始记载历史,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识,要有历史依据!

因为写资治通鉴的人认识有限,并不清楚战国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毕竟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

  • 17142274763 :为什么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呢?
    赖茂梁2468 :答:当然,司马光的最终目的是以此引出天子维护封建礼制的重要性,因为礼制规定了君臣名分和上下尊卑等级地位,是维护皇权的重要工具。通过“三家分晋”这一这事件正好起到了开篇明义的作用,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我国历史确切纪年是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国人暴动以后开始的。西周以前无/信史,历史记载很...
  • 17142274763 :资治通鉴为什么开始于战国?
    赖茂梁2468 :答:并且,在战国时期,各国都通过各种变法、改革来增强自己国家的实力,作者写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所以,司马光等人就从这里开始写起。个人分析,仅做参考。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
  • 17142274763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写起?
    赖茂梁2468 :答: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这个时间点,正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间。而韩、赵、魏三家分晋,也就是春秋的结束,以及战国的开始。当然了,并不是说因为这一年是春秋和战国的交界,《资治通鉴》才选择这个时间点。《资治通鉴》选择这个时间点,是有很深的用意的。三家分晋为什么能够成功?除了晋国当时...
  • 17142274763 :《资治通鉴》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
    赖茂梁2468 :答:一是统治阶级的需要,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司马光原先就编过一本史书《通志》,献给宋英宗,英宗看后大为赞赏,要求司马光接着《通志》往下编修,并决定设立书局,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助手。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着手编纂。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已66岁,《资治通鉴》全部修...
  • 17142274763 :春秋战国和资治通鉴的区别
    赖茂梁2468 :答:春秋和资治通鉴怎么区分 《春秋》是指古代春秋时期《资治通鉴》从战国时代开始写起。区分就是《春秋》在前,《资治通鉴》在后 春秋是什么意思据说当时鲁国(周王朝直系的分封诸侯,正统文化的代表)史官在记载当时各个诸侯国的大事时,按照年、季、月、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来记录,并把编年史命名为...
  • 17142274763 :资治通鉴的创作历程
    赖茂梁2468 :答: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
  • 17142274763 :司马光怎样写成了《资治通鉴》?
    赖茂梁2468 :答:以警示后人。司马光本人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在被贬洛阳之前就开始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把一部分...
  • 17142274763 :为什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要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呢?
    赖茂梁2468 :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 ,一方面是从倒序的手法去写这一事件,且这一事件在当时是得到周天子的认可的。司马光认为这是礼乐分崩离析的开始,是对战国时期君臣之礼的破坏的不满,将此作为开篇,也是划分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的意思。一、三分晋国三分晋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晋国在新兴地主阶级...
  • 17142274763 :《资治通鉴》从哪个朝代开始记载至哪个朝代
    赖茂梁2468 :答: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
  • 17142274763 :资治通鉴记录的历史,只有上起战国,下到五代吗
    赖茂梁2468 :答:是的。《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分别封魏、赵、韩为诸侯国,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紧接着是战国时代的来临,本年也是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的起点。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