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句话中,礼是?

   更新日期:2024.06.02

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扩展资料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

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范,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周礼。

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 的道德规范。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扩展资料:

孔子认为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

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

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礼”字,在这句话中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礼貌礼节的意思,而是”秩序”之意。它的作用是达到和谐。此乃先王之道。

礼: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说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

这里的“礼”应该理解为礼仪。

  • 19526881013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是什么意思
    汤定潘4746 :答:“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意思是:礼貌道德的作用,就是能大家都觉得和谐相处是很可贵的。先王治国之策,就是以这样的礼仪道义为良好的行事准则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 19526881013 :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是什么意思
    汤定潘4746 :答:“礼之用和为贵,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学而》。《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
  • 19526881013 :论语学而篇
    汤定潘4746 :答:”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各种事情,无论大事、小事,不分场景,都一味地追求和谐,有时候可能也行不通。如果为了追求和谐而不守礼,也是行不通的。解读:其实这句话翻译下来,有子说的这句话有点绕。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核心是礼之用,和为贵。什么叫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用一个小故事来回答最...
  • 19526881013 :“天地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如何正确理解?
    汤定潘4746 :答:这句话源于《论语·学而》。原句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全段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
  • 19526881013 :“万事以和为贵”是那个人说的?下一句是什么?
    汤定潘4746 :答:“万事以和为贵”的典故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论语》中的《论语·学而》篇。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
  • 19526881013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句话中...
    汤定潘4746 :答: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
  • 19526881013 :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
    汤定潘4746 :答:礼之用和为贵的意思是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一、出处及详细释义:出自《论语》学而篇。意思是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 的道德规范。2、和:调和、和谐、协调。二、包含的...
  • 19526881013 :和为贵的意思
    汤定潘4746 :答: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和为贵”,句出《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 19526881013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是什么意思
    汤定潘4746 :答:"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他们小事大事都讲究和谐,(但是如果都死板地按照和谐来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 19526881013 :礼之用,后面是什么?
    汤定潘4746 :答:礼之用,和为贵,王之道,斯之美。 这句话源于《论语·学而》。原句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全段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