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划分界线?

   更新日期:2024.06.01

这个问题牵涉到了,史学家们对先秦重要历史时期春秋战国的划分。

从西周末年到秦一统天下的500多年时间,一般被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大的时期。由于这个历史划分是后人们根据各自依据划分的,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论是春秋的开端还是战国的开端,一直以来史学界都存在着争议。

之所以西周末年之后的前300多年时间会被称为春秋时期,是因为儒家的开创者孔丘编撰了一本名为《春秋》的书,这本后来列入五经之一的书,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共计242年。后世史学家为了便于划分,根据《春秋》书记载的年代,将春秋时代的结束年份算到周敬王去世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76年。

虽然公元前476年是最被广为认可的春秋时代结束的年份(教科书正是采用这个年份),但是这个春秋时期结束的年份怎么算,一直存在不少的争议。一些史学家主张以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份,来做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公元前403年三国分晋,就是一个比较被认可的划分春秋和战国的历史事件。

我们都听过一个词战国七雄,也就是秦、楚、韩、魏、赵、齐、燕这七个战国时期的国家。而这七个国家中的赵魏韩三国,都是在春秋时期中原霸主晋国的疆域上诞生的。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正式被周威烈王分封为诸侯,在名分上与晋国平起平坐,这个事件史称三家分晋。

由于三家分晋这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代表着战国七雄正式诞生,所以史学界中有很多人认为,应该以这一年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点。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了,他在自己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里,就是以这一年为开头战国时代的开始,并以此为起点编撰全书的。

另外像是与《春秋》齐名的《左传》,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晚已经是公元前468年了。因此一部分历史学家主张,以《左传》记录终止的公元前468年,为春秋战国的划分节点。

而代表着赵魏韩三家正式控制晋国的历史事件,是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消灭了智氏,晋国实质上已经灭亡。因此也有部分学者主张以公元前453年,作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年。

《春秋》一书记录截止的公元前481年,以及孔子去世的公元前479年,也曾被视为春秋时代结束的年份。但是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这两种观点已经不怎么流行了。

除了公元前476年,其它的这几个年份中,以事件划分的公元前453年和公元前403年,也得到了较多的拥趸。战国都知道是七雄,所以以七雄诞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进行划分,依据确实十分充足。

春秋、战国具体怎么划分时段,史学界一直为此争执不下。不出意外的话,这个争执就算千年后也不会停止。



因为国家的数目发生了变化,并且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才会将此作为分界线。

因为三家分晋意味着礼乐崩坏的分界线,所以根据历史记载的习惯,所以就会这样划分。

因为春秋三家分晋不仅奠定了危险,而且齐国半路拦截魏国导致其损失惨重,同时两次重要的战役是各国之间失控的开始,所以这么说。

  • 15962632482 :为什么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划分界线?
    严残寿4611 :答:由于三家分晋这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代表着战国七雄正式诞生,所以史学界中有很多人认为,应该以这一年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点。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了,他在自己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里,就是以这一年为开头战国时代的开始,并以此为起点编撰全书的。另外像是与《春秋...
  • 15962632482 :为什么以三家分晋为战国的开始标志?
    严残寿4611 :答:因为。赵魏韩这三家家臣反了自己的国公,瓜分了晋国。闹了独立。这在哪朝哪代都是谋反的大罪。应该由天子进行讨伐的.但是当时的周天子却无力执法.反而被迫承认他们的独立并封侯.这表示天子的权威已经名存实亡.天下诸侯看见这样.便纷纷互相攻伐希望自己一统天下.取周而代之 所以以这个事件作为东周末年与...
  • 15962632482 :为什么韩赵魏三家分晋被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呢?
    严残寿4611 :答: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以奴隶制经济为基础的奴隶主统治的上层建筑。而后者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阶级统治的上层建筑。春秋社会后期奴隶制经济开始瓦解,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掌握国家政权。而此时的封建土...
  • 15962632482 :为什么把三家分晋看作是战国时代的开端?
    严残寿4611 :答: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之所以将三家分晋视为战国时代的开始是因为在战国时代实力最为强大的七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就是通过瓜分晋国的土地而建立,并逐渐走向强盛,与其他四国共同谱写着战国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的...
  • 15962632482 :为什么人们用481BC作为区分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的标志性年代?_百度...
    严残寿4611 :答: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战国开始的标记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 15962632482 :春秋战国以什么为界
    严残寿4611 :答:春秋战国以“三家分晋”作为分界线。表现士大夫直接越级,挑战天子王权,第一次打破了血统承接延袭政权的局面,周天子正式丧失对诸侯国节制控制权。此事件之后,天下分争由取得霸权向一统过渡。因此,春秋战国以三家分晋这一事件为界。韩、赵、魏正式成为诸侯的时间是公元前403年。
  • 15962632482 :三家分晋为何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其中有什么划时代意义?
    严残寿4611 :答:简单来说司马光是想说天子的职责就是带头守好礼法,以礼制来治理好国家。古代人都十分重视礼制,正是因为礼制对于国家治理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远大于法制,所以司马光才将“三家分晋”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并且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还...
  • 15962632482 :为什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要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呢?
    严残寿4611 :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作为开篇 ,一方面是从倒序的手法去写这一事件,且这一事件在当时是得到周天子的认可的。司马光认为这是礼乐分崩离析的开始,是对战国时期君臣之礼的破坏的不满,将此作为开篇,也是划分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的意思。一、三分晋国三分晋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晋国在新兴地主阶级...
  • 15962632482 :为什么春秋战国是从三家分晋分割而不是田氏代齐?
    严残寿4611 :答:题目所指的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的划分点,其实也只是一个观点,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田氏代齐也可以作为分割点,还有以接近《春秋》结尾时间点的周元王元年为分界线的,所以对于春秋战国划分具体时间的看法是众说纷纭。但是单以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二者作比较,我个人觉得三家分晋更恰当一些。01.三家分晋比...
  • 15962632482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三家分晋吗?
    严残寿4611 :答:直到后世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时,以“三家分晋”为开篇,所以后代史学界才开始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这个时间点便是前403年。司马迁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开篇,礼乐崩坏的起始点 从前文可知,“三家分晋”被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与司马光...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