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写道:“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更新日期:2024.04.30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为北宋司马光所撰。全书共294卷,贯通1362 年史事。

司马光自少爱读史着,幼喜《左传》「自幼至老,嗜之不厌」,而有志著述。而司马光之所以撰写《通鉴》,亦是想承春秋之意,藉写史寄寓褒贬。而刘恕《通鉴外纪》尝载光之所以撰《通鉴》是想精简古来断代史之冗赘,而「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使前后有伦,精粗不杂」,而最终能成「一家之言」。最重要的是司马光欲藉此书便统治者「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而能有益于治道,时值英宗「雅好稽古」,欲遍观前世行事得失,光为侍讲,乃请藉国家之力,写成通史,以便人主周览。

司马光早于英宗之时已开始修书,其时书曰《通志》,有八卷,呈上给英宗时,英宗十分欢喜,乃命其继续编修,又让其于宫内藏书阁饱览秘籍及命副手旁助编修。此书亦按其内容更名为《论次历代君臣事迹》。在刘攽、刘恕及范祖禹襄助下,此书得以于神宗期间完成。神宗览之,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易此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其作序,可见此书备受重视。

《通鉴》一书乃司马光、刘攽、刘恕及范祖禹合作而写成的。其中刘攽负责战国到东汉一段;刘恕负责三国、南北朝及隋一段;其中南北朝一段,刘攽亦有份负责编撰;范祖禹则负责唐一代。其编纂方法,是三位副手各就自己负责的部份写成「草卷」,再编为「长编」,即把正史、杂史中的史事按照帝王在位年月,一条一条的摘录下来,然后再进行考异,最后由司马亲自「定稿」。用了十九年时间,终于完成《资治通鉴》,亦为中国首部编年体通史。

《通鉴》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2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6年,共十二代,1362年之历史。另外尚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总为354卷。《目录》是所谓年经国纬,类似《史记》的表,方便后人查阅,而《考异》则是考证各书对同一史实的相异说法,及史料来源、真伪等。

总之,《通鉴》在编写前及面世后,都激起各界的重大反响。它既革编年体的写作方法,更在内容、体例、编修方法各方面为后世带来重要影响,故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通鉴》将《左传》编年方式本纪、世家、列传等融纳为十六纪,计有《周纪》、《秦纪》、《汉纪》、《唐纪》等。且书中又以「臣光曰」,提出司马光的意见,此乃仿《左传》「君子曰」、荀悦《汉纪》「悦曰」而作。此外,司马光因循正统,故三国仅有《魏纪》,蜀、吴则无;南北朝只宋、齐、梁、陈有纪,北魏、北齐、北周则无;五代十国亦仅有《五代纪》,十国则无。此书又常用追叙或附叙形式,减少史实分散和割裂现象,而于叙事后,必有分析和评论。引自他人者,智注明出处。

《通鉴》所记上起三家分晋,下迄五代之末,其中战国和五代皆为动荡分裂之世,司马光以此为起迄,是想借前代的动荡来警戒后世君主,故此书所记以乱世为多,而少记治世。如单单秦二世三年的历己占去《秦纪》一半之篇幅。另外,又详记各代的民变,尤其是秦、汉、隋、唐这些大一统时攸的民变,好让君主以此为鉴,如唐末之黄巢之乱,就占去了五卷之多,而于选择史料方面,乃以政治为主,其它如军事,经济、制度等均不被详述。这因此书所记是以帝王为中心,与帝王统治有关之事,如魏征的谏书、陆贽的奏议等,就记载得十分详细;但相反,与之无关的如高士隐士之类、俊伟卓异之说就不被记录。另外,历代所谓「仁、英、武」的君主,受人尊敬的贤臣和直言敢谏的大臣,均详细记述他们的善政美事;相反昏君庸主、贼臣奸佞的丑事、恶行则尽力揭发,如此强烈的对比,也是想收警戒之效。

《资治通鉴》于史学上实有崇高地位。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此书实有经世致用的效用。故宋末元初胡三省评此书曰:「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为人臣而不知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致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而顾炎武又曰此书「可以为治之资」;曾国藩亦言:「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必有所持循而不致失堕」再三的肯定了此书经世致用的价值,为历代君臣、名士所推崇。

《通鉴》一书更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旧史料。司马光作《通鉴》,除以正史十七史为主外,亦采杂史数百种,如晋代史迹兼采十六国史;叙南北朝史,兼采八朝所撰之私史,而此等书多已亡佚。而《通鉴》亦常对战争加以评论,且叙述甚详,而后世的军事史亦常引其资料,如清胡林翼作《读史兵略》,多引自《通鉴》,可见此书确有保存史料之功。

司马光于编撰史料时,系统十分科学化,先写成草卷,再编成长编,进行考异,后作删定,最后由司马光笔削成书。又把纪、传、表、志并为一体,以纪为骨干,加入志的典章政度,及表的年历数据,从中可见其系统和条目均十分清晰,亦为后世所仿。

司马光又把编年史评归为一体,以「臣光曰」抒发己见,当中实有其识见,从中亦可见此书乃专为帝王而设的治国资料。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 18056979222 :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写道:“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
    沙希该5029 :答:总之,《通鉴》在编写前及面世后,都激起各界的重大反响。它既革编年体的写作方法,更在内容、体例、编修方法各方面为后世带来重要影响,故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 18056979222 :资治通鉴手稿残稿展出,为什么只剩下残稿了?
    沙希该5029 :答: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这样评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历经北宋五朝风云,司马光成为后人心中理想的文人士大夫形象,至今仍然为人所称道。今年也是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
  • 18056979222 :四史学·《后汉书》研究史略·清代:校勘注释考证补表等全面丰收时期_百 ...
    沙希该5029 :答: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坚称范晔“决不当有谋反事”,因其“平时恃才傲物,憎疾者多,共相倾陷”,造成“谋反”冤案。陈澧《申范》一文说范晔在《和香方序》中对朝贵咸加讥刺,因而“与诸人有隙久矣”。“...
  • 18056979222 :十七史商榷的简介
    沙希该5029 :答:《十七史商榷》是中国汉族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1722—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居士,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 18056979222 :清代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人的私人笔记分别是()。
    沙希该5029 :答:《十七史商榷》是清代王鸣盛编写的一部史考类史书,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重要著作。《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又兼有历史评论的史学著作。王鸣盛在四十二岁定居苏州后,“惟以考史为务”,开始撰写《...
  • 18056979222 :为什么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一本关...
    沙希该5029 :答:故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究其特点,主要是:一、采用了丰富的史料,将千余年的历史融会贯通,集于一书,将其中盘根错节的无数事件加以耙梳,年经事纬,条...
  • 18056979222 :十七史商榷的作者简介
    沙希该5029 :答:王鸣盛系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著述宏富。他用汉学考证方法研究历史,历时20多年,撰写《十七史商榷》共100卷。将上自《史记》,下迄五代各史中的纪、志、表、传相互考证,分清异同,互作补充,又参阅其他历史名著...
  • 18056979222 :如何理解“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沙希该5029 :答:”看一下目录学的书就可以,简单的说就是学术(流派观点)的内容、分别和递承关系 其实目录学是学术史包括专史的纲目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他的《十七史商榷》中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
  • 18056979222 :披露与纰漏的区别
    沙希该5029 :答:1、披露:出自唐代文学家李德裕《代李丕与郭谊书》,“若不披露赤诚,实负姻好。”翻译:如果不能表白自己真诚的心意,实在是辜负了好姻缘。2、纰漏:出自清代文学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建康实录》,...
  • 18056979222 :王应麟的《三字经》原文是什么?王应麟不是南宋人么,怎么会写有明、清...
    沙希该5029 :答:因为是后人补录的,主要是清朝有个学士补录的,要是能力可以,还可以接着写。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